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CD8低表达T淋巴细胞数量观察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u365H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CD8分子表达水平,了解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异常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对23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铅中毒组)及20例健康非职业铅接触成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8分子表达水平,统计CD8低表达(CD8low)细胞群和正常表达(CD8nomal)细胞群的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8.21%±3.02%)比较,铅中毒组CD8low细胞群相对百分比(12.98%±5.6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nomal细胞群数量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虽然总数没有异常,但CD8分子表达出现了弱化.该现象可能是铅致免疫功能损伤重要表现之一,CD8low细胞群有望成为研究铅免疫毒性新的线索。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百草枯(paraquat,PO)和代森锰(maneb,MB)联合染毒对大鼠运动行为和黑质纹状体系统神经元形态及电活动的影响,以探讨这两种农药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发病的关系。方法37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1只)、PQ组(PQ10mg/kg,13只)、PQ(10mg/kg)和MB(30mg/kg)联合染毒组(PQ+MB组13只),每周2次腹腔注射,染毒6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CWP)患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因素,为CWP并发COPD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87例CPW患者进行COPD诊断,受检者吸入沙丁胺醇200μg,15 min后进行肺功能检查,按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2007年修订版)〉诊断COPD.结果 487例CWP并发COPD374例,发生率为76.80%.Ⅱ期CWP并发COPD的发生率为68
第六届电磁辐射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将于2011年10月20—23日在重庆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电磁学专业委员会、重庆市科委、第三军医大学主办,第三军医大学电磁辐射医学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生物医学工 程学会协办。会议将以特邀报告、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本次大会为推动国内外生物电磁学领域的最新成就的交流,促进前沿学科问的交叉和渗透,向国内外展示我国在生物电磁学方面的研究
期刊
目的 了解应力性骨折(SF)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较的外周血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选取入伍新兵(均为男性),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正常对照组与SF组各3例.收集被测试者空腹肘静脉血提取RNA,纯化后进行人表达谱芯片试验.SAM软件分析芯片结果.选取表达差异最显著并有提示意义的差异基因,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SF组上调基因21条,下调基因1条.表达差异最显著的基因为
2010年7月,我院收治1例叠氮化钠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于2010年3月3日调入叠氮化钠烘房,从事叠氮化钠烘干、包装作业.2010年6月底,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感双下肢麻木,起初在足底,后逐渐向上发展至大腿根部,意识清、无头痛、呕吐;7月10日出现行走不稳,伴头晕、声音弱小、下肢乏力、复视.自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下降。
期刊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煤工尘肺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煤工尘肺肺动脉高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华法林2.5mg,每天1次,共4个月;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共4个月.治疗前后进行6min步行试验及以超声心动图测肺动脉压力.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为(258±26)m,与治疗前[(225±19)m]及对照组治疗后[(240±2
为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激励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发扬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精神,1994年,经科技部奖励办注册设立吴阶平一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吴杨奖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的55岁及以下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作为中国医药卫生领域权威的非官方奖项之一,吴杨奖以其科学、严格的评选程序和严肃、认真的评审态度确立了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声誉和地位,成为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努
期刊
顾学箕教授,1911年8月出生于江苏青浦辰山(今属上海松江),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创始人之一,他是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一任会长,为上海和全国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和预防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期刊
目前,临床上对救治急性硫化氢中毒时使用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存在一定争议.2009年11月19日,我院收治1例因抢救急性硫化氢中毒使用亚甲蓝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患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1.事故经过:患者为河北省某公司职工,该公司生产橡胶促进剂.生产流程:苯胺+二硫化碳+液碱→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产生硫化氢气体,随引风机排出,由于该患者在生产中未打开引风机致生产环境中硫化氢气体浓度升高。
期刊
近年来,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使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当物质的粒径明显变短时,其理化性状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机体的生物效应和作用强度也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研究表明,直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的沉积效率与其粒径密切相关,1~100nm的粒子可以自由进出肺组织而达到生物体内微米级颗粒所不能抵达的区域,在呼吸道的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区域均有沉积,并且可根据其粒径的大小不同而改变沉积部位,因而直接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