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里的温度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我问一位在邮政负责报刊信件投递的朋友:“你每天能送多少封书信出去?”朋友一脸茫然——除了那些公文信函,几乎没有私人书信。
  一种失落感萦绕在我心头。书信,曾温暖过不少人的黯淡时光。
  20世纪70年代末,大哥远在四川南充读大学。家到南充的距离,现在来看不过是四五个小时的高速路程,但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辗转需要3天。
  大哥是国家恢复高考后乡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好消息像长着翅膀一样,飞越叠叠高山,跨过潺潺溪流,送到千家万户。一时间,大哥成了乡里的明星。子贵父荣,做村会计的父亲,在外面也风光了不少。
  开学的日子悄然而至。因为暑期洪水肆虐,乡里通往县城的公路坑坑洼洼,一些地方甚至被泥石流阻断。但大学报到的日子不能延误,父亲决定和大哥走50公里的山路,到长江边一小镇乘船去县城。离家那天,父亲肩扛笨重的木箱,大哥也是肩扛手提,乡邻们前来送别。“到学校后要给大人们写信。”瘦弱的母親站在山梁上叮嘱大哥。
  日子在秋风送爽里行走。十多天后,邮递员从偌大的绿色邮包里掏出一封汗迹斑斑的书信。“你大学生儿子给你们来信了!”邮递员满脸羡慕,向父亲恭敬地递过书信。
  “儿子终于来信了!”不惑之年的父亲,犹如乡村里的赤脚孩子,风一般地奔跑回家。“他妈,大儿来信了!”皱巴巴的书信,在母亲眼前飞舞。
  “你是文化人,快念给我听,看看儿子都说些啥?”母亲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她眼巴巴地盯着父亲,想尽快获知大儿的一些消息。
  “敬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你们好!”父亲手执信纸左右两端,母亲扔掉正在劳作的活计,静坐在父亲对面,聆听父亲一字一句朗读来信。随后,父亲手握书信,将大哥的来信内容告知年迈的祖父祖母。祖父祖母忧虑的脸庞,因为大哥书信的来到也舒展开来。
  “来,都停下,听听大哥的来信!”父亲摇醒了恹恹欲睡的3个孩子。我们仨,文化尚浅,听不懂大哥信中提及的那些课程,只知晓大学很大,比我们几个生产队还大,比我们就读的小学不知大了多少倍。
  那时没有电子产品,我们很快入睡,父亲则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边手拨灯芯,一边给大哥写回信。天刚染红,父亲就把我们3个孩子从床上掀起来——“来,听我念给你们大哥的回信。”
  四方木桌,我们各坐一方,父亲把他熬夜写成的回信念给我们听。母亲时时打断父亲,要求父亲嘱咐大哥,说什么要自己照顾自己,要多吃肉,衣服要一周一换,被子要一月一洗……那天的早餐,因为父亲要去赶集寄信给大哥,母亲破天荒地为我们一人煮了一个鸡蛋。书信交到邮局,我们静待大哥的回信。
  寄信是需要贴上邮票的。后来的日子,父亲便将寄信的“光荣使命”交与我去完成。我就读的小学旁边,有一个邮局代办点。早晨上学之时,邮局还没有开门,我便将硬币或者纸币用作业本包裹起来,附上“寄给某某某书信的邮费”连同书信一并塞到邮筒里。等邮递员打开邮筒,他便会为书信贴上邮票,书信就会生出“翅膀”,飞到大哥所在的学校。有时我寄信忘记了塞钱进邮筒,但寄给大哥的信依然被邮走。邮递员送信到村里,便会提及帮忙垫付邮费的事,父亲很是感激,连忙掏出八分钱给邮递员。自然,回家后的父亲把我一顿痛骂,说我办事毛手毛脚。
  毕业后,大哥响应国家支边号召,甩开父母殷切的目光,独自一人去了四川康定。那首耳熟能详的《康定情歌》让我们全家人知晓了康定,但至于它的具体位置,我们一概不知。后来大哥来信,信里夹着一张背景是雪山的照片,我们方知康定是个寒冷的小城。母亲的眼泪首先滴落下来,父亲很快也泪眼婆娑。好在大哥与家里书信不断,亲情在书信里欢悦地流淌。
  父亲是村里的会计,家里的木板楼上,有一张他的简易办公桌。抽屉里,除了那些于我很是生疏的账本,便是父亲收集的大哥的来信。父亲很细心,他在每封来信的信封上,写下收信时间,一封一封整齐重叠。下雨的日子,父母闲暇下来,父亲便会拿出书信,再次朗读大哥的往昔来信。书信里,我们能感知大哥刚到大学的不适应,到后来的迷惑,再到后来的活跃,以及工作中的零零碎碎。
  后来我上了初中,父亲把我叫到跟前:“你现在是初中生,以后大哥的回信就交给你了。”我诚惶诚恐,怎么敢与大学毕业的大哥书信往来?
  赶鸭子上架吧!
  那个周末,父亲拿出厚厚一叠信纸,铺在餐桌上。他一句一句念着,我一字一字写着。
  “你的字还得努力练练,写得像螃蟹爬一般。”父亲教训起我来。他文化不高,自然也无法挑拣出回信中的错别字及病句。
  二十多天后,我收到大哥的回信,厚厚的一叠,还贴了两张邮票。打开信封,一份是大哥的回信,一份是我寄给大哥的书信。回信中,大哥尤其提到我,要我以后多写信给他,一是交流学习心得,二是通过写信提高作文水平。我寄给大哥的书信,标点、词语及句子,都被大哥用红笔一一改动,比当年我的语文老师改得还要仔细。高人指点,方知自己写的书信错误百出,但大哥并没有打击我,而是鼓励着我。每一次大哥回信,我都要把他退回的书信一一细读,看看自己错误的原因何在。日子渐次分明,退回的书信中被改动的地方也越发稀少。
  后来,我就读师范学校,大哥写来书信,叮嘱我在学好专业的同时,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
  那些年,我常常与大哥书信交流,自我感觉写作水平长进不小。恰逢学校文学社招聘新社员,我拿出自己刚写的一篇小文投石问路,文学社的辅导老师觉得我有写作潜力,就吸纳我为文学社的会员。那时校园“第二课堂”搞得如火如荼,每周三下午,我都准时踏进文学社的大门,聆听辅导老师讲散文、小说、诗歌的写作与鉴赏。
  后来,文学社的刊物(油印小报)发表了我的一首散文诗,我兴奋地寄给远在康定的大哥。大哥除了祝贺,还给我寄来许多文学期刊,鼓励我多观察生活,写出有浓烈生活味道的文章。其时,大哥已有多篇作品发表在国内分量极重的文学期刊上,他也因此加入了四川省作协。那些日子,我与大哥的书信,交流更多的是关于文学。在他的润色和推荐下,我的小文也陆陆续续发表在一些报刊上。现在的我,在文学上有了一丁点成绩,大半的功劳都应归于大哥。
  时代飞速前行。现在,书信被电话、QQ、微信逐一取代,但我们的亲情依然如故,书信里承载的温度还在。
  (作者系中学高级教师、万州区作协会员)
其他文献
“有了电梯之后,上下楼方便多了!”近日,綦江区文龙街道菜坝社区的居民喜上眉梢。  菜坝社区位于綦江老城核心区,辖区内的20多栋老旧单体居民楼之前没有安装电梯。多年来,乘坐电梯上下楼成为很多居民梦寐以求的事情。  夙愿之所以实现,得益于綦江区大力推行“走村入户排忧解难”闭环机制。  2019年6月,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綦江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群众、检视自身问题时发现,还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以来,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党委、政府对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在稳步提升整体民生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滚动实施好15件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百姓突出问题。这些事情看似寻常,但每一件都源自初心、系着民心,犹如一股股细流涓涓而来,滋润着百姓的心田。岁末探民生,老百姓感受到了哪些变化?收获了哪些温暖?这里有一组心里话,看看他们怎么说——  我是
认识之道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开展活动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重庆“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
“在路上”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司法局乌杨司法所所长刘磊的工作常态。辖区內的每家每户,他都了若指掌。  10年前,刘磊从一名退役军人转变成一名司法新人;10年后,刘磊成为辖区内出了名的调解能手。调解纠纷、协助办理拆迁事项、日常巡查……早出晚归对刘磊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用局领导的话说就是“休息不多”。可即便如此,他也十年如一日地为群众奔波,毫无怨言。  2019年,刘磊所在的乌杨司法所被评为“全
【摘要】 根据我国政府行政开支(所谓的行政成本或行政费用)过高的结论,社会各界将原因归根为行政规模膨胀,于是以简政、减员达到缩减规模、减少开支的目的。现实中,国定贫困县政府行政暴露出一是内部的相互矛盾,即一面是行政力量薄弱,一面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二是与外部的矛盾,即新经济环境下国定贫困县整体行政力量的单薄与简政、减员措施存在的尖锐矛盾,导致县级政府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作者以青海省国定贫困
6月21日,黔江区石会镇中元村村民黄友发的孙女黄语嫣早早地起了床,这天是周一,学校要举行升旗仪式。  迎着朝阳、踏着晨露,黄语嫣背着书包从家里出发。从家到她所就读的工农中心小学,单边步行仅需20分钟。路上遇到相识的同学,黄语嫣就和他们在宽阔的水泥路上结伴而行,一同赶往学校。  中元村的孩子们能有这样欢快的上学时光,得益于全村十几前年的一次集体大搬迁,也得益于村里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  推动者  2
【摘要】江门属于较发达的区域性经济。经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江门税务代理存在的主要矛盾是税务代理需求的急剧增长和有效供给不对称以及注册税务师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笔者认为,应从协调供需关系、降低执业风险、建立职业赔偿制度三方面促进江门税务代理的发展。    税务代理在西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和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但在我国尚处于发展之中。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较发达地区,自我申报纳税制度
“乡镇干部就是跑田坎的干部,就是‘泥腿子干部’。”  十多年前,这曾是一句流行语。在乡镇干部之间,甚至在一些会议上,乃至在媒体上,都会听到、看到这一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乡镇干部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农民,是做农民工作、懂农业的干部。乡镇干部就是要到田坎上与农民打交道,要下田能栽秧,上台能演讲,能给农民讲政策、讲技术,与农民打得攏堆,腿上沾着泥,说话接地气。  可如今,这些似乎有些改变。  1  “
学习是最强大的生存工具  2011年,注入“大润发”和“欧尚”两个品牌在大陆所有门店资产的高鑫零售公司在香港上市,其规模超过了家乐福和沃尔玛。很多人不禁心生好奇,这个后起之秀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答案可从大润发的成长中找到。  1997年,台湾润泰集团创立了大润发超市,其掌门人黄明端在41岁之前就没逛过大卖场。大润发最初就是模仿万客隆,以仓储模式经营。1998年,大润发在大陆的第一家店便开在上海
“国之命,在人心”,铁打的人民流水的官,民心、民意、民权才是最可靠的“约束性指标”。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乃至通过民意遴选政务型官员,何愁其不重视民生?“十二五”时期大规模启动民生事业,做大增量的同时还得调整存量,一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   置于历史长河,五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接下来的五年是改革的重要时间窗口:顺应民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