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人生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0木经惟1.直面生死的“怪蜀黍”
   TIPS如果不知道在家里挂什么好,就挂黑白摄影
  如果你不能确定穿什么,就穿阿玛尼,这个人人皆知的时尚法则同样适用于处理空间与艺术的关系。黑白摄影蕴含着无穷变化,在各种空间都能彰显魅力。特别是对于中性色调的“高冷”空间,由于黑白摄影的加入,会表现出画廊和美术馆般的艺术感。所以,如果不知道在家里挂什么好,就挂黑白摄影。


  在纪录片《迷色》的拍摄现场,气氛十分放松而友好,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60多岁的荒木经惟顶着古怪的发型,穿得邋邋遢遢,玩得很开心。也许,扮演“怪蜀黍”是他接近年轻女模特的最好办法——介于一本正经和好色猥琐之间,不那么严重的态度,一切都是好玩的。在他的女模特口中,他常被形容为“绅士”、“温存”、“让人放松”,她们希望通过他的镜头“看到一个新的自己”。


  这就是荒木经惟?不。在以他的故事为蓝本的电影《东京日和》以及他为早逝的妻子阳子所拍摄的摄影集《伤感的旅程》和《冬之旅》中,我们所看到的荒木,是一个极为多愁善感的男人。不知何时开始,荒木变成了一个“怪蜀黍”,背负着世界最知名的日本情色摄影师之名,将镜头对准任何年龄、身份、容貌、体形的日本女性,用相机与她们“做爱”。他不会只偏爱年轻美丽的身体,而是试图发掘不同女性的风情与内心。
  荒木是复杂的。他说:“一个男人不应该流露出他的悲伤,即使感到伤痛也别表露出来,只能自己承受,通过拍照,你能抹去这些悲伤,烟消云散。”从1971年自费出版了成名作《感伤的旅程》以来,荒木发表了大量作品,出版了200册以上的专题摄影集。他是全世界知名摄影师中最高产的一个。他对题材、器材都不加选择,从静物、景物到人物,从莱卡、宝丽来到傻瓜机,任何时候都相机不离手,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在日本书店中,凡是有摄影书籍的地方,一定是荒木经惟的作品集最多,他的个人摄影展遍布全世界。


  荒木的摄影,可以看做是一种长期的个人行为,照片不过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在摄影界,这种行为常被称为“私摄影”,摄影师就像写日记一样,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将照片与公众分享。荒木则说,如果有一千只手,他唯愿每一只手都拿着一台相机。
  荒木以他的情色摄影闻名。日本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家笠原美智子将荒木经惟为代表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摄影称为“视奸”,即男性摄影家通过照相机的取景框,用视线对女性施暴。荒木的摄影并不刻意追求艺术性,他的照片构图和视角时常平淡无奇,甚至会让人看后心生不过如此的感觉。人们很难不将他与日本传统情色文化联系在一起,当面对那些穿着和服被精心捆绑的日本女性的照片,荒木难逃贩卖之嫌。


  然而,人们的确是如此喜欢他的作品,连冰岛音乐人比约克也是荒木的模特。荒木说,童年时家附近有个墓地,他常常在那里玩耍。这个墓地离一个妓院很近,有些妓女死后就被直接扔在墓地里,甚至连墓碑和正规的棺材也没有。这些死于非命的妓女是他关于人生的最初记忆。“性爱与死不是两个对极,而是在性爱当中包含了死。无论如何,‘死’是必要的。因此,我的照片一定会有‘死’的气息。”
  也许这就是荒木照片的秘密。生死始终与性一样,伴随着荒木的摄影生涯,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由性所体验到的生死,难道不是贯穿一生的经验?所以无论荒木的情色照片多么过分,但它们从来没有传达给人们肤浅的印象。那个手拿相机的“怪蜀黍”早已直面生死,而性又能算得了什么?
   0杉本2博司.只为一念
   TIPS照片怎么挂?
  挂照片可以是件比较随性的事情。推荐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壁式图片架。在墙壁上安装壁式图片架之后,把各种照片直接放置在架子上即可。你不必因为要挂一张新照片而在墙上打洞,照片更换起来也很方便。


  跟绘画一样,照片装裱合适才能令其锦上添花。如果从摄影师那里购买照片,不如让他装裱好给你,长期与摄影作品朝夕相处的个人经验,令到摄影师的选择相对来说会比你更靠谱一点。如果你要挂自己拍的照片,不妨多尝试几种装裱方式,找到最合适的一种。


  杉本博司,一个其貌不扬的日本男人,于某晚自问:“现代人可以看到与古人相同的风景吗?”他想到,若将时间拉至地景存在前的太古状态,至今不变的唯一存在是那一望无垠的大海。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间,他全力以赴地造访世界各地,于断崖架起大型相机,等待天时(气候)地利(地点)人和(没有船只飞机等干扰)的瞬间。
  只是为了一个美丽的念头,去做没有任何实用性的事情,这并不是一个神志清晰、立志要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男人所为。试想一下,在成名之前,这样的男人是否在众人眼中有点可笑、疯狂和无聊呢?可见,杉本博司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
  “我一半的人生都花费在把自己那如梦境般的妄想和假设,再现到自己的视网膜上,成为实际可见的形体与创作。为此,我认为摄影是最为合适的工具。” 《海景》是杉本博司摄影的代表系列,他说:“我处理的对象是水和大气,其他世间万物都随岁月的流逝而变化,只有水和大气是至今为止对人而言变化最少的东西。我艺术的主题是时间。”   海景作品呈现出一种简单的构成:地平线均匀地将天空和水面一分为二。照片并没有任何地理学的标志,只是不同的光线、空气和海水,只有一旁的标签给出提示:这片水域来自何处。杉本博司利用古老的卤化银摄影技术,仅通过黑、白、灰三种基本色系就呈现出了自然色调所蕴含的全部潜能。“对黑白照片,我总认为在那漆黑的和谐影调中,还潜藏着无限的色彩。”


  1948年,杉本博司于出生于日本东京,少年时从未对艺术产生过兴趣,18岁时进入大学学习经济,由于其设计的广告海报获得全国性大奖,想继续在广告业发展,故在大学毕业后前往洛杉矶艺术中心学习摄影。在1970年代的美国,他重新认识了日本及东方文化。


  “年轻时漫无目的地离开了祖国,就这样在异国他乡度过大半人生,这一切皆是当初从无想象的。我成了流浪的艺术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异文明,西方文化是其中之一。经过如此长远的旅程,直到近来我才明白,我的个人精神是如何受到东方文明的深度滋润,而我的艺术创作,便是要把在今日连东方也逐渐遗忘的东方文明自古以来的价值放进可以用西方文明脉络去叙述的当代艺术之中。”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杉本博司受邀于世界各地展出,获得重要奖项。著名哈斯勃兰德摄影奖对2001年度的获奖者杉本博司的评奖评语是:“杉本博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尊重的摄影家之一。他的重要摄影题材都是对艺术、历史、科学与宗教的诠释。他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主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2012年,杉本博司在北京举办了首个个展。他又一次流露艺术家的“天真”:希望成为8、9世纪时的僧侣,在宋朝时期就来中国。“中国宋代的水墨画让我领悟到黑白色调所蕴含的无限可能。随着13世纪宋朝的覆灭,一批水墨山水的不朽之作辗转流落到日本。我抓住每一个亲眼目睹这些杰作的机会,凝神细观,不知疲倦。”
  他承认《海景》系列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马远笔下的流水。尽管明白自己的作品在很多地方都无法与这些大师比肩,他依然以“温故知新”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从古老事物中获得关于新事物的启迪。
其他文献
欣赏李磊的作品,就好像阅读一本书籍,聆听一段交响乐,经历一场深刻的对谈……你确实能从中发现他的内心,他的感悟,和他的激情。尽管也许你从未见过他,但却能恍惚感受到一种久别重逢般的喜悦。而这一切皆与他的成长和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多重身份的“业余画家”  李磊经常笑称自己是“自学成才”的艺术家。这简单的四个字不禁让人感叹于他的天赋异禀,但在仔细斟酌之后,又难免透露出他对于自己从未受过专业学院教育
期刊
李磊,一位少有的研究型艺术家。他有极强的钻研自觉,不满足于一时一地的掌声与喝彩,就像国际体坛优秀健儿一样,念念不忘超越旧我,渴望发挥一个人的极限,让自己的艺术焕发既有个性风格、又有时代特征的大艺术光芒。这是他多年来给我的印象。  客观而言,李磊的诗性抽象画、诗性装置艺术等,其面目所体现的艺术境界以及个人辨识度均很高,若将目前的风格保持稳定,他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稳占一席之地。但,他骨子里认同的艺术,不
期刊
“高于对方的视野,你有吗?”  佛海佛瑞(Fred&Farid)创始人Fred Raillar  佛海佛瑞已是知名的法国创意热店了。其实算算,也不过才开张七八年而已,也就是在本次金融危机刚刚发萌的时候成立的,如今,整个世界经济还没有走出此番轮回,而佛海佛瑞已成为了欧洲最火的创意公司。  说是创意热店、创意公司,说白了其实就是家广告公司。在经济不景气的日子里,整个市场的广告额肯定是下降的。在缩水的湖
期刊
随着O2O商业模式的高速发展,传统商业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在这个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商品,都能在互联网上解决的时候,传统商业之路何去何从?当大多数人还在思考线下与线上如何进行博弈;互动体验式商业除了KTV、电玩城如何创新;品牌特性的高度重复如何区分的时候,在由太立德仁全程策动的天津爱琴海购物公园招商成果发布会暨开业倒计时启动盛典上,红星商业为我们描摹了一个全程体验式的商业模式,以超乎想象的繁华姿态,闪
期刊
佳七如梦,向爱致敬。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海子《夏天的太阳》  七月,躁动的夏轰轰烈烈的来了于是很多躁动不安,发生了许多故事公开恋情、结婚、生子、出轨、出柜……  不管怎样,尚好的七月,向爱致敬   600RMB/2只   2000RMB/瓶   1111RMB/套  《一心一意》RMB/套1111  一心一叶,一心一意。顶级收藏级别的骨瓷茶具沿袭了艺术
期刊
最近北京的艺术圈最热闹的就是一个名字——艾未未。2015年6月6日,艾未未同名个展“AI WEIWEI”在位于798艺术区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与常青画廊同时开幕。这是他回国22年来首次做个展。  去北京之前,我就先读了他的访问文章。他将一间有400多年历史的明末祠堂“汪家祠”用了5个月的时间拆分成1500个构件,运往北京然后穿越两家画廊之间的墙壁伫立于新的空间。不弄这么大就不是艾未未。  他说:“我
期刊
与李磊交谈,是一件有趣的事,能够从中知晓很多之前未曾涉及的领域,令人感觉收获颇丰。但他同时也是我们所遇到的“最不受控”的采访对象:其博学程度,令他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都会自然地牵扯到人文、历史、社会等方方面面,话题范围和内容深度被不断扩大和提升,到最后这几乎已经不像是一次采访,而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一次相聚和深度“唠家常”。  “艺术最重要的是给人以感动和启发”  《财富堂》:从事艺术二十余年,您的创
期刊
是市场的偏见,社会的定义,性别的孱弱,内在的不安,还是从本质上来说,女性群体的想象力、创造力与持久性可能真的比男性稍逊一筹呢?本刊很愿意就此征询艺术圈中各界资深人士的想法,让TA们在这个话题上给予关注的人们更多的启发。  李苏桥  当代艺术收藏家  女性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格并不是都低到地板上的,也有在艺术市场中搞得风生水起价格冲到天花板的,如草间弥生的作品等等;所以我觉得女性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低迷,
期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物”与人类是平等者,与其说人类是创造者,不如说是发现者、代言人。我们通过一种形式连接了“物”与“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我们不曾发现或是忽略了的物质材料的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能挖掘所用材料之美,与其平等对话,找寻其灵智奇巧之处,则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表现,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而艺术的作用,就是生产一个“与存在相遇”的结构。  2015当代艺术展”在苏州园区李公堤圆融艺术
期刊
2016年1月30日,由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灯工程管理处和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联合主办的“在阳明山遇见苏州园林——花里神仙·苏州园林”展览在台北阳明山国家公园光复楼二楼展厅开展,展览将持续至3月20日。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历史悠久,运用中国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营构建筑,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私家园林的典范。园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