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ov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经历过程、获得理智和感情的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性学习所关注的三个目标,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探究性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探究性 数学 基础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学不在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动性的探究性的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经历过程、获得理智和感情的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性学习所关注的三个目标,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探究性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实现探究性学习?笔者的观点如下: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研究和创造的源泉,激发学习兴趣就是依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去相机的发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提问题是开展探索性学习的一个关键。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直观教具,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问题提出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课堂学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可终结,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强调亲自体验,延伸课堂学习内容。强调学习不仅要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嘴巴去说、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组织学生或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性探究,或自己动手完成课题学习。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范大学版),在学习完“频率与机会”一章后,安排了“红灯与绿灯”一节,就是要求学生首先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所学的抽样方法,自己设计调查方案,并从所调查获得的数据中寻找答案;从而考察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眼光去发现和提出问题,用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教与学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学习方式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变量,倡导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否成功开展探索性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饿获得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在开展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具有完整性和多样性,它要求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改变在以往教育活动中重学生智力发展,而忽视个性全面发展的情况。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我们的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在开展探索性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指导学生开展探索,关注学生的不同意见,及时引导、指正和给与肯定,促使其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能力强的学生,平等参与探究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关注个别有特殊学习困难和特学习才能的学生,考虑利用其他机会,给他们适合自己的探究任务,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展示其个性特点。
  2、确立教师的指导者地位
  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要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從传统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指导学生去学习,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转变角色,成为一名“参与者”,成为一名“平等中的首席”。通过指导,使学生切实明白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进而帮助学生去查找资料,利用资料;同时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恰当的评价,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还原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并能成就学生的终身性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才能使探究性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或认识,无论什么学科,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感人,紧紧地吸引着学生,教学效果很出色;而有的教师课却上得平平淡淡,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音乐课与其它学科一样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原因何在呢?这与每个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材教法的熟悉了解程度、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直接关系外,还与音乐教学中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教师在提高自
期刊
怎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还养成了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课改之后,高中政治的内容由过去的经济、政治、哲学三本书,发展到现在的四个必修(《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和六个选修模块,过去一学年的课程,现在只有一个学期,(内容没有相应的减少),这就给政治教师带来了挑战,怎样才能做到时间够有,而又不至于顾此失彼
期刊
情趣教学法是指以师生情感为纽带,以兴趣为动力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旨在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创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力求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达到生动、互动、主动、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效果。学习活动是情趣和认知的统一。乐学才能善求。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一、设“趣”从备课开始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情趣教学法,备课是前提。高中思想政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为此,教学内容方面,要注意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人微言轻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水平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实际,设计数学问题,在童话、神话故事中融入数学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出示上,应创设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如联系实际问题引入,设置悬念
期刊
内容摘要: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进入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优化了传统教学手段,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多媒体普遍应用在各个学校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不曾预料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慎重对待多媒体教学,让其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一、多媒体可以刺激学生各个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处
期刊
英语课文是信息的载体,课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在高中新课程英语课文教学中的一些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一、常见的课文教授方法    1、自下而上教学法。这种单向认知法属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其基本模式是教师先教单词,再讲句子,最后扩展至全文。这种教法着眼于课文的词、句,往往忽视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2、自上而下教学法。这种方法强调按照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认知事
期刊
目前普通中学特别是象我们河北沙河市的一些中学,普遍存在以下这些问题: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基础差,教学班额大;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多,考试成绩不好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不管问题有多少,归根到底要提高教学质量,还是要反思我们教师,学生的情况,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从根本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职业教育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将逐步免费,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但是,现今的中职教育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教学水平不高,职校猛增的不正常现象,中职教育混乱,如果不规范将为下步中职教育改革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规范 中职教育 影响    一、规范中职学校名称和数量    前几年由于中职招生形势好,又受1500元生活补助的影响,各省、市行政主管部门,在没有认
期刊
科学教学是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我们每个科学教师以后除了引导学生倾听教师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倾听他们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理解,让科学探究活动更人性化,更科學化。    一、教师的引导要注意倾听和回应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强调教师注意倾听和及时作出恰当的回应。以帮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倾听和回答是教师的引导策略中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