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化质量认识省域经济发展差距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中国120个样本城市的相关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组省域城市化质量水平指标的测度模型,并以中国东、中、西部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为例,分别用模型测度了它们的城市化质量水平,然后结合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质量主要指标的差异认为,省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协调发展取决于区域城市化的内在质量,要提高中西部省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应该重点培育次级高能量城市,增强省域城市体系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城市网络张力。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测评;省域经济;发展
  
  “城市是从自身的经济(系统)内持续产生经济增长的集聚地”,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组织的空间载体和主体,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的城市化质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与其周边广大的区域和邻近城市发生着密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区域的城市化质量,就必须以系统的、联系的观点去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将一些区域城市本身的孤立指标加以简单组合或给出主观的价值判断。笔者认为,省域城市化质量水平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包括:省域各主要城市(设定为地级及以上城市)组成的城市系统对经济生产要素的吸引力、省域城市网络张力和省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数,这些指标可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测度。
  
  一、省域城市化质量水平的测度
  
  (一)省域城市体系对经济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城市系统对生产要素吸引力指标有两方面的内容:(1)省域城市网络每个节点城市(指除省城以外的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平均引力,其经济学意义就是省域各次级主要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平均吸引能力;(2)高能量城市分布密度,表示省域内能强力辐射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极”、经济质量较大城市的空间分布密度。高能量城市是指城市质量(城市人口×该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500(万人亿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因为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最低标准为50万人,且全国地级、副省级城市2005年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30亿元,两者乘积为21500(万人亿元),故以此作为高能量城市判断标准。
  1 省域城市网络每个节点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平均引力E
  (1)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物理学中有一个势能公式,E=kM=k(G×P),公式表明,一定质量M的物体在具有一定相对高度时,就有一定的相对势能,它反映了物体可以对外界施加影响的一种内在属性。
  如果给上式各变量赋予相应的经济含义:设M为某城市的经济质量,G、P分别为某城市所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人口,k为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引力系数,则E就表示某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是城市的基本内在经济属性。式中K是决定某城市引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y1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即人均GDPX1、人均收入X2、人均财政收X3、人均投资X4、人均储蓄X5、人均消费X6、城镇化率X9;y2为城市发展动力指标和居民健康保证程度,即大学生密度X7、人才密度X8、执业医生密度X10;y3反映的是城市工业发育程度及其工业化的质量,即工业化水平X1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X12;y4代表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即城市人流、物流交换的综合运力X13、e、r、s分别是环境、资源和政策导向变量,由于这三个变量不易量化,又很复杂,而且这些变量最终还是要通过y1、y2、y3、y4对函数k产生影响。
  为求得某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引力系数,笔者根据中国各省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因篇幅限制,文中不一一列出),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经5次最大方差旋转,分别得出四个主成分特征值λ和贡献率β。四个主成分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基本达到84.9%,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这三个主成分的评价值已包括了全部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
  为使不同城市的K,值具有可比性,本文设Xy为j城市第i项指标(i=l,2,3…13)与全国相应指标(表2)之比,然后把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相对较好的苏、浙、豫、鄂、陕、川六省各主要城市的相关数据分别代入主成分函数和引力系数模型中。计算出六省各城市的引力系数K和对外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Ej。
  (2)省域城市体系对生产要素总吸引力F。
  (3)省域城市网络每个节点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平均引力E。
  2 高能量城市分布密度ρ
  按前面给出的高能量城市判定标准。可以看出江苏有12个、浙江8个、河南11个、湖北5个、四川和陕西各有3个。省域高能量城市分布密度即为单位国土面积上高能量城市的个数。高能量城市密度按下式计算。
  ρ:省域高能量城市个数/省域面积(个/平方千米)
  为便于比较,文中省域面积不包括地广人稀的民族自治州的面积,下同。
  
  (二)省域城市网络总张力及张力强度
  网络张力就是网络节点之间的互相张紧力,张力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网络张力。经济学含义就是省域城市网络体系各主要城市间因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相互经济影响力,这两项指标越大、意味着承载省域经济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越大。
  1 省域城市网络总张力Q
  在测度城市网络总张力时,由于省域中心城市(省城)的特殊政治、经济和交通枢纽地位,与省域其他主要城市的经济流互换频繁,相互引力较大,无论是否直接相邻(直接相邻城市是指有国道、省道、高等级公路、铁路等交通工具直接相连的城市),均需计人。对于其他不直接相邻城市,由于中间城市对经济流传导、辐射、扩散的阻尼作用,相互之间的引力较小,在计算中可以忽略。
  2 省域城市网络张力强度σ
  
  (三)省域城市发展差异指数μ
  本文用四城市经济质量指数来表示省域城市发展差异指数,它从结构学特征反映省域城市结构的合理性。该指数越大,省域城市结构越不合理,经济发展就越呈畸形态势。
  
  二、城市化质量与省域经济发展
  
  省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决于省域内部各层级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结构的协调,取决于各城市的优势互补,省域城市网络的开发就是要提高网络各节点间的经济生产要素交流的强度和密度,促进省域经济一体化。根据2000年至2005年的统计数据计算,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增加的情况是:东部(江浙两省)为2679元和893元、中部(豫鄂两省)为1411元和625元、西部(川陕两省)为941元和357元,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是东部>中部>西部。从表4中各城市化质量水平测度指标节点城市平均引力E、高能量城市分布密度p、城市网络张力强度σ、城市发展差异指数μ等数据看,依然是东部>中部>西部,表明省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省域城市化质量水平正向相关。东部地区节点城市实力强且致密,城市能级结构、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合理,城市网络强度大。能够承载省域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各省在发展省域经济、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中,往往忽略了省域辽阔、各地区经济资源差异性大这一客观现实,只注重发展“孤岛”型的省域中心城市,忽视培育层次结构合理、规模位序相称的次级及以下各层级城市,致使省内高能量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数量极少,城市网络塌陷、畸形,不能形成强大的张力,难以承载省域经济快速、和谐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要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解决省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和贫富悬殊扩大等社会热点问题,应该重点培育一些省域内的次级高能量城市,并优先在节点城市中发展高等教育,吸引专业技术人才;优先在节点城市发展现代工业,而不是搞中心城市“一城独大”,只有在省域内形成一个个结构合理的都市连绵区或都市群,才可能优化省域城市化的整体质量,才可能使省域经济发展持续活跃、最有生命力。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地分析和阐释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开发的制约因素和战略思路,认为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生态地位,但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长
具有较高生长能力的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战略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元素之一。对于解决我国粮食生产阶段性过剩问题以及土壤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合理
本文提出预测地震序列类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选取一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地震序列类型预测的有效工具。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成人化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根据儿童实际组织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与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共性特征,认为它们可能是由同一种原因引起的,而且伴随地震而发生的各种现象是相互联系,同出一因的。本文还分析了一些有关的现象,论证了上述两次地震的发生可能是由垂直力引起的,地壳内岩浆上涌可以产生垂直作用力,认为这两次地震的发生可能是岩浆上涌的直接结果。
本文着重研究了滇西地区(N23.5°~28°;E97.5°~101.5°E)地震活动概况、地震时空展布、地震活动特点以及震源深度分布。并对近期滇西地区强震危险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本文通过一系列水动力学模型实验,探讨了水位波动信息在含水层中传播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位波动信息在含水层中传播时发生幅度衰减、时间滞后乃至形态变异等复杂现象,其特征
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实力的稳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它可以改变以往建筑行业中突出的高耗能、长周期以及高污染等问题,能有效减轻对建筑附近环境的实际影响,属于我国建筑
“相异构想”干扰着学生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相异构想”的呈现,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作业检测等多种方法,有效解决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