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君:从“阳台”到“车站广场”——解读李晓君的散文创作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李晓君先后在《散文》、《青年文学》两大文学刊物发表了三组很有分量的散文作品(在第1期《散文》发表《影像,或独白》(四篇),第11期《散文》发表《片断与札记:李晓君作品小辑》,在第12期《青年文学》发表《四重奏:一次游历的记录》)。这无论对2002年江西文坛还是他本人都是令人欣喜的收获。这三组作品,以其强烈的现代感、唯美主义、流水般的节奏和绚烂的光影、色泽而加深了全国文坛对江西散文创作势头猛烈的认识,江西散文创作因此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三组散文的发表,使他本人的写作身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写:不管他是否愿意,作为散文写作者的李晓君已经大于诗歌写作者的李晓君。 In 2002, Li Xiaojun published three sets of very valuable prose works in the two literary journals of “Prose” and “Youth Literature” (in the first issue of “Prose” published “Image or Monologue” (four articles), Article 11 Period “Prose” published “fragments and notes: Li Xiaojun works,” in the 12th “Youth Literature” published “Quartet: a travel record”). This is no matter for the 2002 Jiangxi literary world or himself are very pleased harvest. These three groups of works, with their strong sense of modernity, aestheticism, flowing rhythm and splendid light and shade,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igorous momentum of Jiangxi prose creation in the national literary circles. Jiangxi prose creation therefore presents more possibilities . The publication of three sets of essays made his own writing a certain degree of rewriting: no matter whether he likes it or not, Li Xiaojun, who is a prose writer, is already larger than Li Xiaojun, a poetic writer.
其他文献
在基层分队里,我们的保安员都来自五湖四海,队员的性格特点也各异,在一起工作、生活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往往由于一句话、一个小小的玩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导致队员之间产
笔者在开会学习和业务交往中 ,结识了这样一些老人 ,他们有的原来业余养蜂 ,有的是蜂产品受益者 ,退休后当同龄人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时 ,他们却爱上了蜂业这一行。通过他 (她 )
湖北通城县档案局、馆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档案部门的主要矛盾是调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局馆18个同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其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他们把改革的突
我国保安服务业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已经成为全体保安从业者的共识。要改革创新,这是时代要求,是大势所趋。那么究竟怎样进行保安服务业的改革创新?大问题、小问题,
分队会议是分队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队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议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分队保安服务工作的开展。开好分队会议不仅能鼓舞士气,激发潜能,更能收到 Det
日月如梭,我们60届的同窗们劳燕分飞已41载,于新世纪第一春,回到了魂牵梦萦、碧绿如茵、生机盎然的母校──武汉大学相聚。 去年秋,一位大学同窗到海南旅游,路过南宁,相会时我提出:我们56
鸟语声声,花香四溢,四月的春风为羊城带来了一片盎然生机,与此同时,举世瞩目的第10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4月15日开幕。本届广交会共两期分别在流花展馆及琶洲展馆举行,
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力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起步于1992年的齐齐哈尔高新区,2001年就被批准为省级高
抓落实,是我党优良传统。小平同志多次告诫我们:“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江泽民同志更是严肃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档案工作,要适应新形
在层层叠叠的书山中,我觅到了工作的参谋、学习的伙伴、生活的益友——《上海档案工作》。从“本刊专稿”中得知,《上海档案工作》栏目丰富。它拥有宽广的“人物述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