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落日半掩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  比
  左边一排石榴树
  右边一排女贞。碧树对比秃枝
  巨大的视觉反差
  向前延伸出去
  树下各有一排整齐的灌木
  秋天我曾见到有人来这里修剪
  石榴树结满果实
  女贞空有一身葱绿的叶子
  我沿人行道走
  风从两排树木中间穿过
  窸窣来自头顶树叶的晃动。那时
  气候温和
  我喜欢性情安静的女贞多一点
  現在是冬天,寒风凛冽
  树影洒在中间,上面舞动着无数鞭子
  而我喜欢其中
  抽打更为凌厉的秃枝多一点
  傍  晚
  海水沿着沟渠
  倒灌到龙王塘,渔工涌进城镇
  多么肮脏的街道呀,我想躲开这
  没有尽头的嘈杂
  我想被人间消化得慢一点
  这些年,我居然
  没有摊子上的水果
  活得明白,它们在同样的空气里
  从来都不躲避,我学不会
  这样宽心。但我
  替它们高兴:傍晚将去,夜幕将来
  它们就要回到采摘时的
  筐子,活到新的一天
  黄昏中的透视法
  从城东走到城西
  我的眼容下了
  城市的两面。我的眼
  有时要作为一把开刃的刀子
  把城市分割为两面:一面是
  无穷的黄昏,一面是无穷的洪流
  它把分割做得
  格外专注——
  那些倾斜端面的斜线纷纷奔向
  远方虚无的一点。我看到城市
  如在古老技法中
  焕发美学青春,但这
  一闪而寂的愉快
  根本来不及与你们分享
  落日半掩
  总能够从寻常景物中
  观察到
  难以作答的悬疑
  下午,落日困在城中
  楼房挡住的一半
  像我藏在身体里的疾病
  麻雀飞走
  空荡荡的电线便是
  唯一高悬的真理
  空气中漂浮着
  电流磨损的碎片
  无形的损耗是来自时间
  还是疾病
  只有人间会发生
  如此巨大的损耗
  只有人间这太阳
  可被称作落日。只有人间
  才有人肯笃守
  残缺的光照,不圆满的命运
其他文献
文艺作品中主人公长时间或长距离的奔跑,往往被赋予象征意义。最典型的是由小说改编为电影的《阿甘正傳》。阿甘是个智商仅为 75 的智障者,每当遇上什么问题,他都会向前奔跑,在奔跑时享受着飞翔一般的感觉,宣泄释放着长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情感,奔跑让他实现了自我价值。80后作家梅思繁的长篇小说《奔跑,奔跑》写一个女孩在一直奔跑,不仅在跑道上奔跑,也在人生道路上奔跑,因此奔跑也具有象征意义。作者想要通过这个女
期刊
一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冬至夜,我和云生坐在自家的天臺上,夜空中又出现了我十岁那年看到的月亮。我从来都没有见过月光下的芒草花,却于一个落雪的夜晚,在项丽敏的散文《芒草花,冬天的另一场雪》中与之相遇。  丽敏在文中描写的是一幅名为《月灵》的油画:一位年轻的女子置身芒草丛中,手里握着长长的竹箫,出神地吹。芒草花的颜色是接近透明的白,斜斜地倾向一边……  月光下的芒草花有着绝美的模样,浸润着一个女子的月华
期刊
作者简介:王金平,法官,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作协副主席、邢台县作协主席。河北大学作家班毕业,曾在《文艺报》《人民日报》《中国作家》《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900余篇。  下午四点钟,邢水县法院执行庭庭长马强和其他四位执行法官、警车司机,站在河南省华县县城的马路边,垂头丧气地等着回程的长途客车。一辆中巴车从东边驶过来,快到他们跟前时,减缓了车速。  “坐车吗?车上有座位!”长途客车司机
期刊
作者简介:马珂:曾在海南、北京做过十多年报刊编辑,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散文海外版》《作家文摘》等,现供职于湖南广播电视台从事电视工作。  从1990年到2004年,除去中途赴北京工作的三个年头,我在海南度过了十余年的苦乐时光。可以说,海南留下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许是基于这份“第二故乡”的深厚情缘,后来的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有无意地去寻找和发现当地的海南元素。像是一种追忆,一种温习。 
期刊
作者简介:梅梅国云,海南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海南省文学院院长,双福字创造师,当代实验艺术探索者。创立笔外意象概念,并以此概念指导艺术创作,每幅作品都有着难以置信的想象和构思,在腾讯微博曾创造单幅作品2000万最高阅读纪录,网友对作品的解读量难以计数,目前已跨界到陶瓷、刺绣、紫砂壶、砚台、翡翠等物品上。出版有多部長篇小说和诗集,曾获解放军昆仑文艺奖和武警文艺奖,根据长篇小说《若水》改编的长篇广播小
期刊
紫荷嫁到中院村,只与奉婆婆之命赶回家的志坚一起生活了几天,志坚便丢弃了教书先生的饭碗,参加了革命。参加革命,这话在紫荷是第一次听说,志坚说,这事,他已经酝酿了很久。紫荷相信志坚的决定是对的,尽管,他的话有一些她似懂非懂。志坚临行时说,我此一走,家就托付给你了,老娘年纪大了,凡事你多想着点,多担待点。祖国内忧外患,生为男人,如果不能以血肉之躯为国分忧解难,生有何益?只是,这一别,不知道何日才能回家。
期刊
冠家在老街自古就是大户人家,老街许多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富贾贤达都是出自冠家。在老街,没有不知道冠家的,也没有不知道冠爷的。  冠爷在老街耀出了威望,一是酒量惊人,二是才高八斗。  传说五千年前杜康寻遍了中原大地,最后在老街用八角井之甘甜泉水酿出了天下美酒,杜康也被称之酒祖。老街有了美酒,天下墨客便趨之若鹜般涌向老街。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等都曾把酒杜康在老街吟诗作对,老街也是名声大天下。  老街
期刊
作者简介:王卓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文学院创研室主任,海南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有散文集《村庄的私语》、长诗《文澜颂》、《海南青年作家三人选》(合著)等出版。主要有短篇小说《蕨》系列,散文《城市表达》系列等发表,作品散见于《天涯》《读者》《人民日报》《文学报》《文艺报》等期刊、报纸,曾获第四届海南省青年文学奖、2004年度全国报纸副刊年赛一等奖等。  向黄昏  站在城市阳台的一角,向
期刊
作者简介:苏黎,女,甘肃山丹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刊》《飞天》《中国诗歌》《青年文滴》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出版有散文集《一滴滋润》,诗集《苏黎诗集》《月光谣》《多么美》等。参加过《诗刊》社举办的第24届青春诗会。  一  青海湖,我向往已久的圣湖。  一大早,我们从西宁乘哇玉的公共汽车去青海湖。八月的早晨,天边拉了薄雾,水天相连,远山若隐若现。一路经过了药水河、湟源、
期刊
作者简介:陈鸿波,1977年出生,湖北红安人,曾服役于济南军区驻山东烟台部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学会创始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书画装裱师、书画评论家。曾参加2015年中华诗词学会“青春诗会”,并获得“谭克平杯”青年诗词提名奖;深圳市第二届“簕杜鹃”文学奖。  在城市的日子久了,整天在街衢市井中穿行,便不知不觉地要感染些流俗气。虽不沾烟酒,却总有烟酒之徒不绝于眼耳,褪不掉、洗不净。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