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弥散加权成像、甲状腺摄碘率和血清指标测定鉴别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无痛性甲状腺炎的研究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甲状腺摄131I率(RAIU)和血清指标等在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无痛性甲状腺炎(PT)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Graves甲亢患者和37例PT患者入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采用3.0T超导型MRI仪完成MRI检查,并获得ADC.测定甲状腺24 h RAIU,并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Graves甲亢患者的病理组织从接受手术的患者中获取(6例),PT患者的病理组织从接受活检的患者中获取(2例).采用Pearson检验明确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确定各项指标的切分点值,并判断各项指标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与PT患者比较,Graves甲亢患者的ADC、TRAb和RAIU显著升高(t=15.126、7.226和31.574,P均<0.01).ADC、TRAb和RAIU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OC显示,RAIU、ADC和TRAb的曲线下面积大于0.900.其中,RAIU具有最好的诊断价值,当最佳切分点值确定为24.500%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ADC比TRAb的诊断价值更高,当最佳切分点值分别确定为1.837×10-3 mm2/s和1.350 IU/ml时,ADC的上述统计指标分别为96.078%、91.892%、95.000%、97.059%和89.474%,TRAb的上述统计指标分别为88.235%、75.676%、84.892%、90.909%和70.000%.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Graves甲亢以滤泡增生、滤泡上皮细胞增生以及血管扩张和充血为主要表现;PT以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以及滤泡破坏为主要表现.结论 对于Graves甲亢和PT的鉴别,RAIU、ADC和TRAb均有价值,RAIU最佳、ADC次之.ADC的显像原理是基于不同疾病细胞密度差异的病生理变化,而RAIU的测定原理是反映不同疾病对碘摄取能力差异的病生理变化。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47岁,来我院就诊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胸闷,伴下肢疼痛,不伴咳嗽、咳痰、咯血等;当地医院胸片检查发现左下肺包块.于2012年12月27日来我院胸外科就诊,胸部CT示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考虑为周围性肺癌,伴左侧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增大;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学结果为小细胞肺癌.随即行2个周期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奈达铂+长春瑞滨”.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CT:左
本刊编辑部为适应新的出版形式,实现期刊网络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投稿网站现已顺利开通。为了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真正达到服务于作者和读者,希望大家踊跃投稿和查看信息,并对网站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力争将本网站办成实用性强、学术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网站。
期刊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恶变、转移以及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分子影像学应用高亲和力的分子探针与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在活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特征性地显示及测量生物机体的生化过程.近年来,分子影像学技术在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视化及定量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评价的重要手段.该文综述了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影像学技术的最新进
目的 比较爱莫瑞心脏工具箱(ECToolbox)4种公式(R0、R1、R2、R3)计算心电图门控核素心肌灌注SPECT(G-MP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V)所得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判断4种公式所得结果的诊断阈值.方法 选取63例患者,其中,23例有心肌梗死病史,40例为可疑冠心病患者.同一患者在一周内完成99Tcm-MIBI静息态G-MPS和99Tcm-红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AD)已经成为我国和发达国家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何防治是目前脑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神经影像学技术(如PET、MRI等)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实现了无创条件下对脑进行结构描述和功能定位,为人类研究认知功能、认知障碍及其发病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也使得这类研究的多层次、跨学科结合成为可能.该文就神经影像学技术对AD的诊断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放射治疗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放射治疗设备有了明显的改善,由过去以X射线治疗机、60Co远距离治疗机为主,发展到今天以直线加速器、后装治疗机为主要治疗机,辅以模拟定位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图像引导装置、多种体位固定方式等的系列设备系统.随着分工的细化,逐步形成了以放疗医师、技师、物理师、工程师、护士等为一体的人员结构.如何将放射治疗中各部门有机的结合并协同有效
目的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接受^131I治疗的剂量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对抗甲状腺药物耐药或有临床禁忌证并接受^131I治疗的51例儿童和青少年甲亢患者及150例成年甲亢患者。两组患者均按甲状腺质量不同分为5组:第1组:≤30g、第2组:31~50g、第3组:51~70g、第4组:71~90g和第5组:〉90g,儿童和青少年组与成年组间的各质量组间资料
期刊
胶质瘤是一种发病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其恶性程度及病死率极高,加之病理学类型多样、生物学行为各异,胶质瘤对各种治疗手段的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胶质瘤预后凶险,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CT是一种以组织密度差异来反映局部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但不能反映肿瘤的代谢状况.MRI虽然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代谢状况,但依然
入侵病原体与宿主之间呈动态平衡,以维持病原体成功地寄生在宿主体内而不致宿主死亡,这是许多寄生虫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包括曼氏血吸虫在内的许多蠕虫感染中,持续的炎症反应比病原体本身对宿主的危害更大,降低宿主的免疫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曼氏血吸虫感染后,宿主活化CD4^+Th2细胞,分泌IL-4、IL-5和IL-13。最近研究表明IL-13是肝组织纤维化的重要调节因子。
期刊
目的 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提高PET/CT全身扫描低剂量CT的图像质量.方法 采用CT性能模型测量CT值准确度和噪声,对模型进行两次扫描,扫描条件分别为:120 kV、120 mA和120 kV、300 mA.另随机选取行PET/CT扫描的受检者30例,按体重静脉注射18F-FDG 3.70 MBq,PET/CT全身扫描条件为:PET采用三维+飞行时间+点扩展函数重建技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