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演变的特点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luoyu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形象各异,众星闪耀。最初的女神命运都有着崇高美与悲剧美,但是慢慢演化中,女神形象也逐渐世俗化,但也不乏有早期反抗精神的女神存在。在她们形象演变的背后,看出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与侧重点以及社会的演变规律,女神地位的沦落反映了社会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型。
  关键词:女神;形象特点;古代神话
  在大放异彩的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女神的形象的出现虽然没有西方次数那么多,形象那么完美,但是也给古代神话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巫山神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水女神历来成为后代才子仰慕的对象。
  高尔基说过:“一般说来,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 可见,神话的产生,是原始和原始性社会构造的产物,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加以人类的想像而产生的。在那个母系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远古时代,女神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由于生产力的地下,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受制于自然条件,又对自然充满这好奇,于是企图通过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通过崇拜神,来获得心灵的慰藉,寻求战胜自然的勇气。
  一、从“一神独舞”,到“众神群舞”
  上古女神,经历了由“一神独舞”,到后来的“众神群舞”阶段。首先是伟大的造物主女娲,她可谓集结了所有神的优点,抟土造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创造了婚姻制度,发明笙簧以娱乐等等事迹。此时,社会是女娲统治世界的一神世界。后来,女神的出现数量渐渐多了起来,神也逐渐由单一到多元化。如貌美严厉的统治者西王母,复仇女娃精卫填海,被天帝遗忘的旱魃等,这些都是有卓著功勋的英雄式神话。后来,青要山上妖媚的武罗神的出现,女神特有的女性特征开始显现,如月亮女神常羲,太阳女神羲和,她们都是英雄的母亲;还有惊艳的洛水女神宓妃,美丽多情的巫山神女瑶姬;偷珠的汶川女神,背弃诺言受罚的蚕神,盗仙药的飞天女神嫦娥;更有凄美忠贞的娥皇女英,在封建社会的民间传说中又演变出来勇于追求爱情的织女,七仙女,西王母侍女飞琼等等,女神的世界群星汇集,熠熠生辉,到了“众神群舞”的阶段。
  二、女神形象演变的特点
  回顾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形象,可以看出其形象的演变,有如下的特点:
  (一)充满悲剧美与崇高美
  从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神话中的主人公大都以悲剧收场,或者是带有悲剧性色彩,古代神话中的女神的命运亦是如此。例如,草神瑶姬,红颜薄命,还没有出嫁就夭亡了,她的精魂变成了巫山的一株瑶草,后来被天帝哀怜,命去做云雨之神,朝云暮雨不休。再如洛水宓妃,因爱慕洛河美景而下降人间,却在渡河时不幸淹死。这两个不幸的女神溺死的经历,无疑包含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而精卫填海的故事则体现了女神的崇高美。精卫,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因去东海游玩而不幸溺死,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淹于东海,按照常人的思维来看,精卫何其不自量力,但是,她就是通过这种复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何其崇高悲壮。这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精神正是古代人们所崇尚的精神,是战神自然的勇气。
  “任何悲剧艺术绝不仅仅是展示苦难 恐怖或死亡,而是要通过悲来反射出美,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从而歌颂光明,鞭挞黑暗,扫除污秽,预见未来,这才是悲剧美的灵魂。” 鲁迅也曾说过:“悲剧,就是要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 正是在这些悲剧中产生的美,才是尤为可贵的,得不到的东西往往是最美好的,悲剧意识,让后代多少文人才子为之倾倒为之痴狂,可见悲剧美的意义。而崇高美,反映出了上古社会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与自然斗争的信心与勇气。
  (二)女性形象由崇高开始转向附属地位
  最明显的是关于天女旱魃的故事。天女魃本是黄帝的女儿,但是这个女儿的形象却不像之前的女神那样貌美如花,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这个女儿经常穿一件青色衣服,模样并不漂亮,据说还是个秃头。这样的丑陋的形象为之后她虽在父亲站蚩尤的战争中建了奇功,却可怜地被父亲遗忘。留在人间无法上天,而在民间造成旱灾受人厌恶与驱赶。同样地,蚕神也是一个披着马皮的女子形象,再到嫦娥窃丹药飞上天后,变成了一只蟾蜍,即是癞蛤蟆。这两个故事都是为了表明,女子犯了错误之后应该受到的惩罚,可见,在这个故事形成时期的时代,女性的地位已经由女娲时代的崇拜到男性神占主体,女神恶意丑化甚至遭受惩罚,无不体现着那个时代人们对女性的态度与审美趣味,由此可知男性地位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系社会的衰落,父系社会的形成。
  (三)具有反抗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意志
  虽然在父系社会逐渐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但是,还是有反抗意识的古代的女神存在,就如精卫填海,她便是因为不满于东海将她淹没而发誓填海复仇。她并没有柔弱地处于被动地位,逆来顺受,而是坚决反抗,履行自己的志向。而又如嫦娥奔月,她不甘于被贬下凡的命运而偷吃仙丹,背叛了自己的丈夫,此行为多多少少暴露了女性的反抗意识。她们不甘于受男性的奴役,而选择了反抗,这在古代男性主导地位时是极为少见的,可谓个性解放的一步。
  从女神形象以及地位的转变,我们便可知道历史发展的大致脚步,从原始的崇高美,悲剧美注重德行的崇拜,到封建社会世俗化的重情感的女神形象,从原始的女神人蛇共体,神通广大的女娲独神时代,到封建社会女神逐渐的“人话”众神共舞,可见社会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沦落。
  女神形象的演变,“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是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艺术。”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以及文化形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之中,女神的神话故事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不同时期的神话故事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版
  [2] 张广保编.《淮南子·览冥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3] 张小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悲剧美和崇高美》,《文史艺苑》,2009年第22期
  [4]胡晓娟.《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焦炉是一种在950℃~1050℃ 的高温下长期连续生产的大型热工设备。炉体结构复杂,各结构部位存在着大量的管、孔、洞、沟、槽、缝, 不仅耐火砖的砌筑量大,而且砖型繁多,质量要求严格,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虽然影响焦炉砌体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卻是焦炉各部位砌体和孔油料面几何尺寸必须十分准确。因此,为确保该工程项目优质、高速,在开工前必须做好焦炉砌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才
做一个文明学员,这是每个入学老人的自觉愿望,也是他们在老年大学坚持学习的基本条件。做现代老人,是有时代感和进取心的老年人的人生选择。要把自己塑造成为现代老人,就要建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新课程下的观念转变不仅是教育目的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及评价观等新观念概念式的转变,在大力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语文教师更要把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作为转变观念的关键和突破口。语文教师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如下:  一、单一化的思维轨迹。许多语文教师唯书本、教参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依葫芦画瓢,甘做“传声筒”。通过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无法发挥自己的创
提出用冷萃取法测定沉淀水合二氧化硅水溶物含量的分析方法。试样溶于水中 ,混合均匀后过滤 ,对滤液进行离心分离、蒸发、冷却、称量并计算水溶物的含量。本方法简便 ,测定准
《C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科专业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突出强调理论与实验并重的教学形态。本文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问题,阐述了优化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合作学习有着深刻多元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目前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问题本文着重从教师、
分析了摩尔法测定氯化物的终点的判断依据 ,建立了摩尔法测定氯化物终点的确定方法。 The basi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nd point of the chloride by the molar met
摘 要:在新課改以来,小学在教育教学制度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尤其是当前的信息化条件下,要求教师能够积极的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境与难点,并提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一、引言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的抽象性,有时需要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自身学习以及实际工作经验,对智能张拉压浆系统与传统的预应力张拉,以及智能张拉和压浆的工艺与传统做了对比,通过对比体现了智能张拉系统在梁板与预制中的运用。  关键词:智能系统 梁板 运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rough their own learning and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