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靶前距水平井反位移轨道设计方法

来源 :复杂油气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小靶前距水平井一次造斜造斜率高所造成的技术难题,采用小靶前距水平井反位移井眼轨道设计方法。使用该方法,在不移动井口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次反方向造斜,增大水平井的靶前距,再采用常规造斜率设计小靶前距水平井轨道,降低施工难度。主要方法是先按常规造斜率设计计算水平井所需的靶前距,此靶前距与原小靶前距的差值即为所需的反位移量,再根据反位移段的造斜率、降斜率及造斜点深度,计算出反位移井段的最大井斜角和稳斜段长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井眼轨道的其他参数。
其他文献
在介绍阜四段(E1f4)岩电性特征及识别标志基础上,叙述了戴南组与阜四段(E2d/E1f4)间可疑地层"泥尾巴段"剖面的属性,认为它是断陷期剥蚀下伏阜宁组(E1f)等地层形成的E2d泥屑流沉积产物
苏南西部地区石炭系广泛发育有一套多滩(岛)浅陆表海(台地)潮上带至潮下带沉积的碳酸盐岩,层位齐全。根据岩石的沉积特征,划分为十种岩相。结合岩石成岩作用探讨了孔隙演化,并在现今
针对JS油田在中深井固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油田开发中采用稳产增产措施对中深井固井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室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优选出防窜、防水泥石脆裂的“双防”水泥浆
高邮凹陷永安南地区戴南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钻井揭示砂体在该区逐渐尖灭,具备岩性圈闭发育的地质背景。在地质评价基础上,综合地震属性分析、谱分解、波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