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宗佛学解读艾丽斯?沃克的《紫色》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elie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其代表作《紫色》描述了主人公茜莉──一位黑人女性从缄默忍耐到抗争奋进的蜕变。茜莉的自我拯救之旅恰似禅宗佛学中的求索之路。禅学中的问答传道法、二元归一、精神磨砺、开悟等重要理念也能在《紫色》中找到契合之处。
  关键词:紫色;禅宗;问答传道法;二元归一;开悟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10-01
  一、引言
  艾丽斯·沃克(1944-)因《紫色》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紫色》一书的分量可见一斑。沃克曾坦言自己“不属于任何宗教,而是吸收各方智慧”,《紫色》也可看作一本“佛禅之书”(O’Brien 72)。然而,国内外从禅宗佛学这一角度解读和研究《紫色》的文章寥寥无几。此文旨在通过文本细读和平行比较来追索《紫色》中的佛禅痕迹。
  二、问答传道法
  问答传道法指在禅宗修行中通过问答与交谈的形式师父对弟子进行教导、劝诫以助其开悟。在《紫色》中,莎格与茜莉、茜莉与艾尔伯特都体现了带有禅宗色彩的师徒关系。莎格有如茜莉的精神导师,通过与她的交谈,茜莉破除了脑中上帝是“又老又高、带有灰色胡子的白人老头”的固定印象,意识到上帝的这种形象实则是她上期受到白人文化和男权压迫而思维固化的结果。莎格既而指出上帝并不是白人,也不是男人,“上帝既不是他,也不是她,而是它”,“上帝在你心中,也在每个人心中,只有在心里寻找上帝的人才能找到”(Walker 182)。这也恰与“佛陀自在心中,不必外求”(Suzuki 4)的禅学智慧吻合。在小说的后半段,茜莉也在与艾尔伯特的对话中,化身导师的角色,对其进行劝慰和启发,使艾尔伯特“第一次像一个正常的人生活在地球上,感到满意,这像是个新的体验”(203)。
  三、二元归一
  禅宗主张二元归一,反对以“逻辑”、“两分”的思维解读和评断世界。无可否认,二元对立的理念为一方的霸权提供了借口。男人/女人的两分促生了“男权至上主义”,而白人/黑人的两分又成了“种族歧视”的发源。如若我们能从二元归一的佛禅智慧出发,就能明晓无论是男人或女人、白人或黑人,本质上都是“人”,是平等、自由的个体,无有高低优劣之分。《紫色》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男人/女人、白人/黑人的二元对立,催生了结局美好而和谐的画面。就男/女而言,一方面,男人和女人能够平等相待,像茜莉从最初备受艾尔伯特的虐待到最后与其交心相谈和平共处,另一方面,男性、女性都能突破固有的性别角色,达到“雌雄同体”,如艾尔伯特拿起了针线,做了本该属于“女性”的活儿,而他的儿子和儿媳也颠覆传统,男主内、女主外。另外,《紫色》也展示了白人/黑人是能够相互尊重、理解与关爱的,如在非洲的白人女传教士多丽丝·拜因斯为躲避战争带着非洲小男孩哈罗德回英国定居,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阻止英国对“非洲”的“血腥侵略”。而白人女孩艾琳娜·简小姐,对身为她家黑人女仆的索菲亚,也总是维护与关爱。不以性别和种族去定义一个人,以“二元归一”的禅宗理念,才能让美好和谐的《紫色》结局成为可能。
  四、精神磨砺
  在禅宗中,师父只能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真正的修行还是要靠弟子个人,要靠弟子自己的精神磨砺,去领悟、去参透。在此过程中,弟子常常感到困惑或者孤独,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同样地,莎格虽然对茜莉进行了点播和引导,但茜莉是靠自我的启发走向了最后的顿悟,完成了自我的拯救。莎格没有一直陪在茜莉身边,她离开,她远行,她留给茜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成长,在这期间,茜莉是孤独和痛苦的,她觉着“活着,仿佛是一件吃力的事”217),但是通过这样的磨砺,她真正独立、成熟和强大起来,以至于在听到莎格写信要回来时,她说道:“我心里很平静。假如她来了,我会幸福的。假如她不来,我也会满意的”(222)。她已经能不再倚仗他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与意志,也同时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突然”和“变化”。
  五、开悟
  茜莉的开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和莎格的交流,她懂得要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上帝(佛陀),“它是万物的一部分,而不是与万物分开的”,她说道:“如果我砍一棵树,我的手臂就会流血”(183)。此时物我合一、世界大同的佛禅智慧已在茜莉的心中生根。而后通过破除二元对立的逻辑枷锁,并通过自己的精神磨砺,她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泰然,也完成了自己的终极顿悟。正如在她的最后一封信中,她称呼道:“亲爱的上帝!亲爱的星星,亲爱的树林,亲爱的天空,亲爱的人们,亲爱的万物,亲爱的上帝”,她消弭了自己和世界的界限,领悟到上帝、星星、树林、天空、人们、万物实为一体,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这个世界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存相依。
  六、结语
  综上所述,《紫色》体现了佛禅的基本理念,茜莉的成长之路也是一次开悟之旅。佛禅这一东方智慧与《紫色》这一西方的文学作品的共通与契合,体现了沃克广阔的视野和情怀,也证明了有些智慧是人类共有而能产生共鸣的,无关乎性别、宗教、种族与地域。
  参考文献:
  [1]Hakutani, Yoshinobu. Cross-cultural Visions in African American Modernism.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O’Brien, John. Interviews with Black Writers. New York: Liveright, 1973.
  [3]Suzuki, D.T. An Introduction to Zen Buddhism.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4.
  [4]Walker, Alice.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
  [5]Wang Dongmei. Race, Gender and Nature: Ecowomanism in Alice Walker’s Fiction.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Press, 2013.
  作者简介:刘溆凤(1991-),女,汉族,湖南溆浦县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因此在高考中化学实验试题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之一。新课程实施后对学生自主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化学实验试题更是成为高考题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化学实验试题归根结底依然是化学基础知识的考察,只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因此本文对2016年各省市高考中的化学实验试题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化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高考;实验试题;特点  G633.8  化学和实验是密不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进行探讨。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正确的企业理念,做好员工的培训计划、绩效工资、员工管理等也能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人才工作全过程.”他还指出: “教育和引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事实上,大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从中医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融通性出发,分析了中医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价值,最后提出从树立“整体观念”和实施“辨证论治”
摘要:语文学科是美育教育最适合的科目,具有很强的审美教育功能,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元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这样可以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陶冶情操,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本文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点,就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關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途径  G623.2  语文学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