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务英语阅读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商务英语能力水平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阅读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更是有关商务知识方面的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商务英语阅读教程 第2册》第9单元 “Starbucks Warms Up to Idea of Advertising” 为例,以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具体探讨当前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模式。
【关键词】商务英语阅读 图式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 教学改革
近几年商务英语专业在国内许多高校中开设起来,但学生对该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商务英语阅读课普遍缺乏兴趣。商务英语阅读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商务英语能力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是阅读教学,即教师传授给学生多种阅读技巧,逐步提升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是有关商务知识方面的教学,也就是将英语语言作为一个载体,通过阅读这个手段,将商务知识贯穿到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语篇的学习来达到对商务知识的有效掌握,适应将来就业的基本要求。
一、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师片面理解阅读课的性质、学生缺乏商务背景知识以及不良的英语阅读习惯。
英语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的心理机制和相关因素很多。按照某些传统观点,阅读是一个从字母→词→句→语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的理解过程,阅读中的问题被单纯地归结为语言问题,教师的唯一任务成了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交流,授课内容拘泥于对重点词汇的释义、复杂长句的讲解及翻译、语法的归纳,使得大部分学生感觉阅读课枯燥乏味,商务知识也仅限于字、词层面,没有深层次的巩固和广义的拓展。
二、图式理论及其在商务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图式概念(Schema)由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urtlett应用并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把图式的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阅读理解是在将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头脑中原有的相关信息交互作用后产生出来的对语言材料的一种相关解释。这种相互作用的模式也称为图式理论模式,是目前一种较能全面地解释阅读理解过程的理论,也是一种适合在大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
图式是人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位,在语篇的理解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Rumelhart 722)。就阅读理解而言,图式可以分为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任何一篇商务英语阅读材料都是由这三种图式构成,阅读理解文章就是经过读的行为,主动地“猜测→证实”,来激活、同化自己已有的各类图式[5]。
(一)扩展语言图式
在商务英语阅读中,语言图式即读者所预期的具有与作者相通的商务术语和商务表达的内容体系。商务英语语言图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专业性强且具有跨学科特性,大量使用术语、缩略语,基于商务背景的一词多义等。教师应在学生已积累的语言图式基础上,在授课时指导学生抓住语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帮助他们在语篇中了解其商务意义;或由一篇或几篇同一主题的商务文章紧紧围绕的关键词展开,同时掌握它们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提取专业术语的知识链,拓展专业语言点,提供能够构建语言图式的信息框架,逐渐形成系统的商务英语表达知识链。
(二)激活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即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商务英语阅读教材所具有的强烈的专业性和情景性是造成学生阅读理解差的重要原因。根据图式理论,如果能在阅读前或阅读中向读者输入相应的超越文字的其他符号,使之与文字信息交流,激活读者心中已有的内容图式,就能让读者更容易获得全面的理解。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忽视了对语境的理解,造成学生不能在阅读中有效地进行信息预测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测。而图式理论对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强调商务英语背景知识的输入和应用对于篇章理解的促进作用。预先对商务材料的主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以有趣和有效的方式将商务主题所蕴含的背景知识和基础概念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更形象的认识。
就有关星巴克的课文而言,阅读前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两段有关这家知名咖啡连锁店的视频(分别是关于该公司的起源和执行总裁霍华德·舒尔茨介绍公司经营理念的内容),并要求他们看后回答问题。视频虽各只有4分钟,但迅速激活了学生脑海里关于咖啡和星巴克在中国的印象,问题则轻松地把学生导入到课文主题,使得阅读效果明显提升。
(三)积累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对商务阅读材料的逻辑结构、修辞组织以及文章体裁的相关知识。图式理论认为,除了语言和内容,阅读理解的过程还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文章的内容要使用相对应的结构来表达,而商务英语阅读材料大都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格式和文体,学生常接触到的五种类型的商务英语阅读语篇包括报道型、综述型、分析评论型、调查报告型和理论研究型。教师应结合具体的阅读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总结商务文章的结构特色和文体特点,积累他们的形式图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出发,培养学生抓文章大意的好习惯;并提醒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和正文中的小标题,找到段落的主题词、主题句,以及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句子和段落,因为这些提示都为他们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帮他们找到文章话题信息的线索。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是在巴特利特和皮亚杰Piaget的图式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流行开来。其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不应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要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在商务英语阅读授课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并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激活课堂教学,延伸课堂外教学。将教学效果尽可能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关键词】商务英语阅读 图式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 教学改革
近几年商务英语专业在国内许多高校中开设起来,但学生对该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商务英语阅读课普遍缺乏兴趣。商务英语阅读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商务英语能力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是阅读教学,即教师传授给学生多种阅读技巧,逐步提升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是有关商务知识方面的教学,也就是将英语语言作为一个载体,通过阅读这个手段,将商务知识贯穿到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语篇的学习来达到对商务知识的有效掌握,适应将来就业的基本要求。
一、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师片面理解阅读课的性质、学生缺乏商务背景知识以及不良的英语阅读习惯。
英语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的心理机制和相关因素很多。按照某些传统观点,阅读是一个从字母→词→句→语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的理解过程,阅读中的问题被单纯地归结为语言问题,教师的唯一任务成了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交流,授课内容拘泥于对重点词汇的释义、复杂长句的讲解及翻译、语法的归纳,使得大部分学生感觉阅读课枯燥乏味,商务知识也仅限于字、词层面,没有深层次的巩固和广义的拓展。
二、图式理论及其在商务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图式概念(Schema)由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urtlett应用并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把图式的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阅读理解是在将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头脑中原有的相关信息交互作用后产生出来的对语言材料的一种相关解释。这种相互作用的模式也称为图式理论模式,是目前一种较能全面地解释阅读理解过程的理论,也是一种适合在大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
图式是人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位,在语篇的理解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Rumelhart 722)。就阅读理解而言,图式可以分为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任何一篇商务英语阅读材料都是由这三种图式构成,阅读理解文章就是经过读的行为,主动地“猜测→证实”,来激活、同化自己已有的各类图式[5]。
(一)扩展语言图式
在商务英语阅读中,语言图式即读者所预期的具有与作者相通的商务术语和商务表达的内容体系。商务英语语言图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专业性强且具有跨学科特性,大量使用术语、缩略语,基于商务背景的一词多义等。教师应在学生已积累的语言图式基础上,在授课时指导学生抓住语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帮助他们在语篇中了解其商务意义;或由一篇或几篇同一主题的商务文章紧紧围绕的关键词展开,同时掌握它们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提取专业术语的知识链,拓展专业语言点,提供能够构建语言图式的信息框架,逐渐形成系统的商务英语表达知识链。
(二)激活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即为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商务英语阅读教材所具有的强烈的专业性和情景性是造成学生阅读理解差的重要原因。根据图式理论,如果能在阅读前或阅读中向读者输入相应的超越文字的其他符号,使之与文字信息交流,激活读者心中已有的内容图式,就能让读者更容易获得全面的理解。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忽视了对语境的理解,造成学生不能在阅读中有效地进行信息预测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测。而图式理论对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强调商务英语背景知识的输入和应用对于篇章理解的促进作用。预先对商务材料的主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以有趣和有效的方式将商务主题所蕴含的背景知识和基础概念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更形象的认识。
就有关星巴克的课文而言,阅读前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两段有关这家知名咖啡连锁店的视频(分别是关于该公司的起源和执行总裁霍华德·舒尔茨介绍公司经营理念的内容),并要求他们看后回答问题。视频虽各只有4分钟,但迅速激活了学生脑海里关于咖啡和星巴克在中国的印象,问题则轻松地把学生导入到课文主题,使得阅读效果明显提升。
(三)积累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对商务阅读材料的逻辑结构、修辞组织以及文章体裁的相关知识。图式理论认为,除了语言和内容,阅读理解的过程还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文章的内容要使用相对应的结构来表达,而商务英语阅读材料大都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格式和文体,学生常接触到的五种类型的商务英语阅读语篇包括报道型、综述型、分析评论型、调查报告型和理论研究型。教师应结合具体的阅读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总结商务文章的结构特色和文体特点,积累他们的形式图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出发,培养学生抓文章大意的好习惯;并提醒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和正文中的小标题,找到段落的主题词、主题句,以及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句子和段落,因为这些提示都为他们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帮他们找到文章话题信息的线索。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是在巴特利特和皮亚杰Piaget的图式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流行开来。其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不应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要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在商务英语阅读授课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并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激活课堂教学,延伸课堂外教学。将教学效果尽可能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