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运直航 让亲情不再遥远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54h446jn6gf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运直航把那湾海峡变浅了,也把那份乡愁变淡了。
  
  2个半小时跨越18年
  
  2008年12月26日对青岛的孙玉洁来说是一个激动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她登上了青岛至台湾的首班直航飞机赴台看望自己的亲人,这次距她第一次踏上宝岛已经相隔18年了。
  孙玉洁的二叔孙树忠老人在60年前就去了台湾,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了联系。孙玉洁回忆说:“收到二叔的来信时,一家人抱头痛哭,心里非常高兴但也不敢出去告诉别人。”
  孙玉洁第一次去台湾是在1990年。“那时候去台湾很麻烦,前期办理各种手续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路程也很远,要先到广州,然后到深圳再从香港到台湾,整个过程下来得30个小时,很耗时间也很耗精力。”一转眼18年过去了,虽然其间有几次想再去台湾看看,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他们只能借助电话传达彼此的牵挂,只能在电话中听一听彼此的乡音。孙玉洁说,在电视里看到直航的消息后非常激动,马上报名参加了去台湾的旅游团,并在第一时间告诉了二叔,老人知道孙玉洁要来高兴得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这次只经过2个半小时的飞行,孙玉洁就在台湾桃园机场见到了二叔一家人。“这次去跟18年前去台湾心情是大不相同的,第一次去心里很苦,但是这一次是非常高兴的,心情也很轻松,因为现在实现‘大三通’了,以后我去台湾就方便了。”孙玉洁说到这里哽咽了:“18年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弹指一挥间,但对我们来说每一天都是在无尽的思念中度过,每一天都是很漫长的。现在两岸实现‘三通’了,老人能够带着全家人到青岛、到大陆转转,看一看故土亲人”。
  这次去台湾,孙玉洁带去了海米、木耳、香菇等青岛特产,孙树忠老人把这些礼品分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不停地念叨一句话:“这是我家乡的海米和香菇,比台湾的更好吃。”家乡的味道老人是永远不会忘怀的,亲人久违的面孔更是老人日夜思念的,而直航终于实现了老人多年的愿望。,
  
  过年直航的感觉更畅快
  
  春运首日,在两岸实现三通后的首个春节里,身在大陆的台湾同胞纷纷乘坐新航路的直航包机回家过年。
  8点40分,就在上航将要关闭直航航班办票柜台前,拖着一个硕大旅行箱的台商陈先生匆匆赶来,搭上了这次航班的“末班车”。由于经济舱已全部客满,上航的服务小姐将他的座位提升到了公务舱。顺利办完登机手续后,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提前1个多月就订好了飞机票,准备回台湾过新年。他表示,“虽然之前已经坐过几次直航包机,但这次坐回家过年的直航包机还是很不同,感觉更畅快了。”
  春节的两岸包机热闹非凡,三个东航柜台前已经排满了等候的乘客。台胞潘先生一家四口正在排队,他们此行也是回台北过春节。临近春节,上海飞台北的机票十分紧俏,“我提前2个月就买了全价票,单位里不少同事都还没有买到机票呢。”
  65岁的王老先生是第一次乘坐“截弯取直”直航包机,“之前都是先飞行绕过香港,然后才能到上海,他表示,随着飞行时间的减少和票价的降低,希望未来两岸能增加包机次数,让直航航班密度更大,就像“京沪航线”一样。
  回台湾过节的台湾同胞成为了春运首日两岸包机的主要乘客,上航和东航的两个航班几乎都实现了“满载”。2009年春运期间,两岸包机航班明显增加。节前的1月10日至25日除夕夜,往返浦东机场和台北、高雄的航班有216架次,特别是高峰日的1月22日、23日、24日、25日一共有82架次的航班往返两地。
  
  建上海台湾“一日生活圈”
  
  随着首架直航班机东航MU2075航班满载150名旅客前往台北桃园机场,曾积极推动两岸直航的蒋孝严感慨不已。2003年1月,他在上海浦东机场见证了两岸隔绝半个世纪以来,首架台湾民航班机飞临上海。时隔近6年,在直航开通之际,蒋孝严感慨地说:“一路走来,我深知推动直航非常不易,如今获得这个结果,可见只要大家有决心,两岸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创双赢是大家所期盼的。”
  而目睹这一刻,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李茂盛更是难抑激动心情:两岸直航,这个梦做了30年,今天终于美梦成真。两岸直航后,上海至台北空中飞行距离由原先的2000多公里缩短至950公里左右,飞行时间也由150多分钟缩短至90分钟。上海和台湾进入了“一日生活圈”,许多在上海投资的台商可以吃完早饭再来上海上班,晚上还可以回去和家人共进晚餐。
  台湾民航学会会长、原“中华航空”董事长、目前依然兼任“中华航空”董事的李云宁尽管年事渐高,但还是掩饰不住对未来两岸航空业美好前景的激动心情。“直航不仅仅节省时间,还能减少油耗和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在前段时间油价高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时候尤其显得意义非凡。”李云宁说。
  台湾航空业者甚至期待两岸业者可以结成联盟,进行互补,“让两岸航空事业更上一层楼”。 李云宁说,如果结成两岸航空联盟,就可以完成地面代理、维修服务、安全措施的共同目标,形成人力资源互补。
  与航空业者一样,投资实业的台商也异口同声表达了激动心情。北京台商协会会长、捷安特北京商贸公司董事长林清发称,60年来第一次真正“三通”,不仅仅有利于台商,也有利于大陆。“尤其在金融风暴对制造业产生强大冲击的情况下,可以让很多在第三产业蛮有经验的台商来大陆投资。” 现在长三角、珠三角都是一小时生活圈,环渤海也成为两小时生活圈,会有越来越多的台商来大陆投资,物流通了就意味着资金流也跟着通,“尤其第三产业有很大互补,最大的市场就在我们脚下,不好好把握就会丧失。”林清发说。
其他文献
全国橡胶塑料设计技术中心和全国橡塑机械信息中心分别于1998年、2002年和2008年出版了《全国橡胶机械及配套产品选用手册》(中英文版)。该系列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各橡
本刊讯春运期间,各地将投入大中型营运客车约76万辆,以应对超过20亿人次的运输规模。近日,交通运输部表示,希望各地方交通运输部门研究政策,对农民工出行给予票价优 Benxi h
你有困惑,我来解决。这就是我们开办本栏目的宗旨。法律信箱意在通过来信解答的形式,为广大读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宣传法律知识,共同构建一片正义的天空。 You
2008年12月5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务机基地项目破土动工,将建成中国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提供全方位公务机服务的专用基地。合作双方代表上海机场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念
曾在上海生活了一年的白琉,在2010年再次回来时,对上海交通的变化备感惊奇。  那还是2006年,白琉感觉很糟糕:徐家汇、人民广场这样的市中心商业圈,堵车很厉害,地铁也挤得很,线路少,不方便。  忍受不了的白琉离开上海,来到北京,没想到,很快又陷入另一个纠结之地。  而今年,他多次去上海出差,高峰期和非高峰期,打车或者坐地铁,整体感觉居然是“还成”。  北京治堵纠结,作为中国大陆的另一座大都市的上
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先导性产业,航空运输业对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国土面积以及中国民航的现有规模,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20
486.1公里,这个远高于飞机起飞时速的数字刷新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纪录,而中国南车也因为这个数字成为了中国高铁产业的名牌,更肩负着让高铁行业成为中国名片的任务。
龙少  龙少,女,陕西西安人。有作品散见于《星星》《草堂》《青春》等刊物。曾获莫干山首届国际诗歌节金奖。现居西安。  晚归有雪  风是昨晚的风,而雪不是  它们被新的,更洁白的雪花覆盖  像隔夜月光,与尘世烟岚巧妙相遇  你低头踩雪,轻轻地跑  你背后有宽阔的人间,面前也有  雪在你头顶,纷纷飞落  那么轻的忧愁,是绵延的灯火  是灯火下的黄昏  一场雪  夜幕降临,我们走在街头  你说踩着这些雪
2009年1月10日,在广东韶关110kV通梅线,首次进行了广东电网直流融冰装置投运后的实际融冰试验。随着直流融冰装置输出电流的稳步提高,导线温度开始逐步上升,当导线温度升至8~10℃
山西省繁峙县建设局局长张晋军从2006年8月份上任以来,带领局党委一班人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实际,制定方案,责任到人,迅速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打开了“强化管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