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在路上》中人物异化与主题象征性分析

来源 :章回小说·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nglu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试图用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富勒姆-的代表作《逃避自由》中的异化理论来解析小说《在路上》中萨尔们的境遇,并揭示其外部行为的根源。用社会学理论阐述并且试图揭示文学现象。
  关 键 词: 逃避自由 异化 垮掉一代 社会性格 自由之路
  1957年,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发表了小说《在路上》,这部小说后来被视作所谓“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宣言书。 “垮掉的一代”游走在路上,只有行走,没有目标,混合着颓废与反叛的双重精神,构成了二战后一代人的精神特质。
  本论文作者认为,一本书在社会上的走红,总是有着某种特殊的原因和社会基础,这本书的社会基础在哪里?我想,答案也很简单,当我们在日益地追求物质和被物质社会所挤压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和行动的自由,我们都有一个潜在的欲望,就是逃出城市而“在路上”,向那些蛮荒之地而去。现代人需要这本书,因为他们在城市大楼的间隙里讨生活,很多人成为了房子和工作的奴隶,所以,这本解放之书、自由之书,就会成为大家的梦想。
  1.西方资本主义繁盛所带来的人的异化
  富勒姆在其代表作《逃避自由》一书中,深刻阐析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这一西方资本主义由萌芽到繁盛过程中,人类渐渐获得自由的过程。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受到教会与君主的统治,个人从属于上述两种力量,在经济与身体方面都受到压制与束缚,没有所谓的自由,人们渴望自由到到来. 后来,由于宗教改革,西方教会的力量减弱了。由于工业革命,昔日的宗教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还有文艺复兴,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彰显。在此期间,人们渐渐地获得了些许的自由。20世纪改变了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
  每个人在所谓的民主国家之中沐浴着自由的阳光。可是他们真正得到了自由吗?很多人的精神感到空虚,时刻感到一种孤独感与无助感,人们被一种力量所裹挟,探其究竟,该力量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力。每个人日复一日的工作,貌似都是忙忙碌碌,但是追本溯源之后又没有什么重要目的,这就是所谓“无所事事的忙碌”。上述状态是因为人们已经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所导致,成为了经济社会里一个无足轻重的零件。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重新思考---经济增长的最初目的是使人们生活幸福,衣食无忧,可是现在这“唯增长而进行的经济增长”却成为人们的一种牵绊。
  2.《在路上》中人物在资本主义繁盛背景下得性格异化与精神追求
  2.1“垮掉一代”的内涵
  在我看来,“垮掉的一代”其实特别还是要求进步的,他们在令人窒息的美国战后一片追求物质和金钱的社会气氛里,企图找到精神自由的天地和空气,并且通过漫游、药物和皈依佛教等来寻求升华。不管是迪安还是萨尔,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对于纯真美好事物的向往。
  2.2繁盛背景下的社会性格
  从个别之中看到普遍,正式一个很简单的哲学概念。在社会中的人亦是如此,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身上能够透视出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与价值最求。《在路上》一书写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正值二战结束,美国本土没有遭受战争的蹂躏,物质生活并不像欧洲盟友那样萧条,可是精神世界却一样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路上》中的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正反应了当时很多青年的思想纠葛。也映射了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精神螺旋之中。
  3.不得不谈的《在路上》主题象征性
  在我看来,与迈尔威尔的白鲸一样,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同樣具有极强的主题象征性,主人公们数次踏上征程,横贯整个美国,正象征着漫漫人生之路。他们在路上一同寻找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追寻,但是却望尘莫及的自由。在路途中,他们经历坎坷,矛盾,错误,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追求自由之路的信念!
  结论
  弗洛姆相信一定有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存在,其发展过程才不会构成恶性循环。他提出“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在人类思想史上,不乏诸多关于自由的言论与定义,但我认为,只有弗洛姆对自由的理解最为恰当。因为作为争取到了自由的主体,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获得自由后真正地享有自由。自由的实现除了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外,还要具备完整而健全的人格。而客观的物质生活基础,是人不能自由选择的,因为人总是生活在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下的。但人可以通过对自身的调整达到一种总体而完整的人格。这种人格恰恰是真正的自由实现的前提。弗洛姆认为,自由与融合并非不可同时获得,个体化与孤独、焦虑的矛盾可以在这个爱的平台上消解。在逃避独而强迫自己工作以造成对痛苦的麻木,也不是为了统治自然、主宰自然而激进的活动,而是一种创造,这是人自身能动性的产物。藉着创造的行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和谐。这种自发的创造性,并非是前人从未有过的想法、观念,而是个人内心涌动的最独特的思维。而所谓自发性的“活动”,也并非指做什么事情,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来产生创造性的活动。它体现在人的情感、理智、感觉、经验及意志等各个方面。我们已经知道,独创性活动是自我能动性、自主性的产物,而主动性又是爱的主要特征,而且爱是自发活动的首要因素。现代人所具有的普遍的焦虑及生存的无意义,是因为他们心中无爱,于是对什么都不会感兴趣,就不可能有能动的创造性产生,而自发性的活动更无从谈起。在现代社会的大工业化中,面对着无尽的流水线的工人,压抑(抑或根本没有机会展示、发挥)自我创造个性,于是对工作缺乏爱心,产生生存的无聊感。自发性的创造则会带个人面对一切的极大兴趣,提升人作为人的价值感。如艺术家们,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造之中,通过自我个性、独创性的外化于手中的作品,展示自我的独特个性,提升了自我的价值。这便是有爱与无爱、自发性活动与强迫劳动带给人生存状态的巨大差别。
  通过对《在路上》的人物与主题的分析,作者认为唯有爱和能动地工作才有希望走出经济繁荣带来的负面影响,踏上the road to freedom.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历经数十年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很多企业成功培育出了自己的知名品牌,成为了行业中的领导者。这些拥有知名品牌资源的企业,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利用
在科技水平迅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全球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然而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一系列“城市病
摘要: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对规范我国建设市场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区别,并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以进一步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办法。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各阶段;造价控制  0 前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新的工程费用计算方式,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自2003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以来,正在被业内人士所接受,推行
期刊
摘 要:随着美国电视文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系列科幻、探案、悬疑等多种元素聚集在一起的电视系列剧。这些电视系列剧包括家庭、醫疗、侦探、警匪等类型,尤其是科幻、侦探剧给美国电视荧屏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情节是悲剧的灵魂,是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的载体。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在时间的顺序里按照一定因果关系组合。在美国电视系列剧中,情节设置跌宕起伏,悬念设置巧妙,吸引了众多
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针对思想认识不统一,立项阶段的问题,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不够和施工阶段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工程建设招标工作,择优选择专业的分包单位,加强材料、设备的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立项  一、前言  建筑工程建设往往耗资巨大。一项建筑工程,有时需要成百上千万乃至更多的资金,因此,建筑工程造价是审查工程项目的主要经济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控制建筑投资的关键环节。文章主要介绍了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工程造價管理是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下对建筑工程进行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的变动,通过工程造价管理能更好的达到工程预期的目标,不断提高造价管理的工作质量才能使建设单位资金达到更好的收益。  1 工程造
期刊
网络教育即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不同的空间或时间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育方式。中国网络教育的
学位
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的限制逐渐被取消,各个外资大型超市的进入和扩张,中国的零售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面对着这样巨大的挑战,我国零售企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