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旺综合征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莫旺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尤其伴发的睡眠障碍)进行临床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确诊的3例莫旺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影像、多导睡眠图、肌电图、脑脊液、血清检查的特点。

结果

3例患者的血清抗接触蛋白相关性蛋白2抗体均呈强阳性,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呈弱阳性。3例莫旺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神经性肌强直、肢体疼痛、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激越性失眠。3例患者根据病史均可诊断为激越性失眠,其主要表现为夜间严重失眠伴活动增多。其中2例(例2、例3)患者进行了多导睡眠图检查,可见例2睡眠效率仅为59%,且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纺锤、慢波睡眠明显减少,仅见片段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插入到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1期;例3完全没有睡眠。例1、例2接受免疫治疗(激素、人丙种球蛋白)后,临床症状包括睡眠障碍得到明显改善。例3在入院第4天因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尚未进行免疫治疗。

结论

莫旺综合征患者血清检查可见高滴度抗接触蛋白相关性蛋白2抗体。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激越性失眠是其特征性表现之一。及时进行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在老年体检人群中应用的效果,探讨老年体检人群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在1 181例老年体检人群中进行糖尿病风险评分(C-DRs)的筛查、糖耐量试验(OGTT)、血生化指标、病史采集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反映筛查方法的准确度,用约登指数反映不同累计分值对目标人群筛检的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
目的探讨急诊首诊老年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临床观察对2012年3月17日-2013年8月14日期间在我院急诊因急性胸痛首诊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和30 d全因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非老年组(年龄<65岁),进行分析对比,探讨老年急性胸痛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514例急性胸痛患者,老年患者有309例,非老年组有205例,30 d随访中
认知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影响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COPD认知功能障碍包括了感知、注意力、学习记忆能力、执行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在内的5个方面主要认知域,其能力的下降可能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吸烟、营养不良以及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病程及住院时间、炎性因子等因素相关。早期筛查、评估COPD认知功能障碍以及长期氧疗等措施对干预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3组,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常规组)35例,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莫沙必利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试验组)6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6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排空率、空腹血糖和血清胃泌素(GAS)含量变化,并半年后随访,观察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和复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程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初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半程预激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全程预激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6%和53.3%;χ2=2.042,P=0.153);观察组肺部
目的比较遗忘型与血管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神经心理特征差异。方法分析297例诊断为遗忘型(AMCI,258例)及血管型(VMCI,39例)社区MCI老年人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社会功能评定量表(FAQ)、改良Hachinski缺血评分量表(M-HIS)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C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患者及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观察,了解RBD是否存在黑质与运动脑区的功能连接异常。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纳入2014—2015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RBD患者14例(RBD组)、帕金森病患者12例(帕金森病组)、正常对照者8名(正常对照组),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及Hoehn-Yahr分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R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地区单中心睡眠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分类,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日至2016年12月30日所有就诊于我院睡眠中心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可疑睡眠障碍患者的就诊情况、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睡眠障碍与躯体疾病的共病情况。结果历年就诊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最终共收集8 037例睡眠障碍患者,平均年龄(46.59±15.83)岁,男女比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