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本残书

来源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odm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在一个远房亲戚家里得到这半本残书,它无头无尾,残缺无名,但它却使我在那所乡下中学里大放异彩。
  我小的时候天分低,加之父母早亡,导致性情孤僻,且多次辍学,初中以前在学校里一直默默无闻。我们那个时代正是无书的时代,除了课本及语录外,中学生几乎看不到别的带字的东西。那年寒假,我和姐姐去河套办事,在亲戚家里发现了这半本发黄的残书。亲戚见我视之如宝,便取出中间夹放的鞋样(北方农村做鞋时剪裁布料的模纸),慷慨赠予,这便是我平生得到的第一本课外读物。这之后它便成了我的宝贝,整个假日不曾释手。在这半本书中我认识了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我一首又一首地背诵他们的诗,《丰乐亭游春》《泊船瓜洲》《题西林壁》《示儿》……我最喜欢的是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时虽不能盡解其意,但半知半解已至欣喜若狂了。为了记牢这些诗句,我还在半块玻璃上用毛笔作字,背完一首,便书写一首,其目的亦在于练字。那时乡下贫困至极,这半块玻璃便是我那一个冬天的“纸”了。
  又一个学期开始,我的作文居然登上了学校的板报,我的作业亦被拿去展览,一时有了小作家、小书法家的名号。我受宠若惊,暗暗感谢亲戚送我那半本残书和姐姐给我拾来的半块玻璃。
  后来我进了一所师范学校,广阅古籍才知那半本残书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五十年代编选的《宋诗一百首》。如果说我今天可以算作诗人、作家,那么它便是我的文学启蒙了。
  回想我的中学时代,值得纪念的似乎仅有这一笔。古人云:学贵有志、有识、有恒;古人亦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前者我十分赞同,后者乃是切身体验,希望后来学子均能实践。同时,我还感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是爱上那半本残书,我这乡下人焉能今日为文乎?
其他文献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不久前透露: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陈新年分析,
自2003年秋天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以来,我国的粮食问题再一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世纪中国经济腾飞,迫切需要解决粮食问题--国家什么时候需要多生产粮食,就能生产多少粮食
我有50多年听够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如何之大、富人如何花天酒地、穷人如何挣扎在死亡线上.事情也确曾如此.但没想到这种情况今天也落到我们这个批判者的国土上了.今
前不久,我处办理了一件已出卖但未转移登记房屋的特殊继承权公证。承办公证员办结该案后,不是按照常规交卷了事,而是从执业公证员的独特视角对该案作深层次法理分析,并向有关
俞琰初学儒家,读朱熹《周易本义》、程子《程氏易传》,汇通易学义理与象数,积数十年之功而辑《周易集说》,四易其稿,孜孜以求合于圣人之义,其间多有发程、朱所未发者,是其正
7月20日晚,由广西福彩中心主办的“2019福彩情·健步走”八桂行活动第二站,在梧州巿玫瑰湖公园举行. rn此次活动围绕公益和健康两大主题展开,广西福彩中心给梧州市的10名残障
期刊
我从事公证管理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不仅亲身实践了我国公证工作发展的历程,也亲身经历了山西公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
科学发展通指事物的各要素(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许多要素(系统),宏观方面如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普通教育与职
编者的话  作者运用悬疑的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相互帮助的故事,有亲情、有爱心,让我们读完感到温暖不已。作者在选材和结构上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文笔流畅,有一定的可读性。  H城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慢,这跟交通堵塞有关。水泄不通的公路,把H城的人都磨成了慢性子,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路上,女人们经常一边等着公路疏通,一边织毛衣、刺十字绣,小孩子们的作业也常常是在车上完成的。  要是到了吃饭时间还在路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