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文旅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以苏北普查试点为例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与旅游资源是文旅融合的根基,摸清文旅资源家底对推进文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2020年江苏省文旅资源普查试点采用的分类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特征进行研究,并以苏北试点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文旅资源普查试行标准中分类体系具有传承性、融合性、丰富性和价值性的特征,评价体系表现出综合性、生态性、多视角性和联系性的特征;苏北普查试点徐州新沂市、宿迁湖滨区和淮安清江浦区文旅资源组合度较高,整体资源品质突出,开发潜力较大.完善文旅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的细则,实现文旅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的统
其他文献
摘 要: 首先分析了共享经济契合乡村振兴的动力因素,认为“互联网 ”和“新基建”的推波助澜和“大投入”“低效益”的矛盾加剧为二者的契合起到驱动作用。其次探析了共享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最后展望了共享经济在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享经济 动力因素 耦合路径  一、引言  2015年,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首次把“共享经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协调理论模型,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提升态势,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且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作用效应更为显著.200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系统极度耦合协调类型仅分布在上海,呈“点”状分布格局;高度耦合协调类型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芜马地区及杭绍甬地区,空间格局从“U”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