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循环运行模式研究

来源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a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相对独立、学生主动性不足等问题,综合考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传感器原理”、“测控电路”和“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三门核心课程间的连贯性,以及课内实验环节之间的连续性,从认知、使用、设计制作、分析以及创新等层次设置了实验体系,建立了核心课程实验项目逐层深入的循环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参与度。
其他文献
围绕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针对搭建创新平台、改革课程体系、完善培训资源等方面,本文分别从学生和学校角度入手,内建外联,建立全方位的以“理论培训→选拔→工程实训→选拔→强化培训→参赛”为结构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电子设计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大批学生因此受益。
本文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将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到“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计划的进一步调整、导学案设计,以及混合教学活动设计等。取得了如下突出成效:使课程多维立体、内容丰富、课堂形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本文以能力达成为导向,构建了"测试系统综合实验"课程体系。体系既包括传感器原理、信号分析等基础性内容,又包括面向航空航天等新经济内容。最后,通过设计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分析学生各项能力的达成情况,明确能力达成短板,以此对课程实施持续改进。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在课程实验教学中设计粗细两种颗粒度的仿真实验:前者以华为eNSP为仿真工具,让学生宏观地了解如何配置网络参数和控制网络运行;后者以OPNET为仿真环境,让学生应用C语言编程实现网络协议,并微观地观察每个数据包和每个字段的处理过程。教学效果显示这种两级颗粒度的仿真实验教学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和实操能力。
本文介绍了我校“电路理论基础实验”课程利用虚拟实验平台开展线上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实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分析。实验反馈表明,作为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的解决途径,虚拟实验平台能满足本实验课程大部分内容的要求,同时也为实验教学的形式拓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和帮助。
“总线技术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技术更新快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及社会对专业的认同评价。为提升“总线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基于开放性、模块化、可扩展性原则,设计了一种基于总线架构的嵌入式综合教学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能够满足总线技术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需要,改善教学效果。
工业互联网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是我国新基建关键领域之一,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当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中面临的技术风险和工业革命的趋势,以“产品=物料+工艺”为基本模式,结合区块链和可信计算提出以供应链自组织为工业互联网核心驱动力的建议思路,提出了环形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以及供应链自组织过程的基本思路和保障其运转的关键机制.建议工业互联网核心驱动力的构建应以“全国一盘棋”为原则,并加大基础科学理论的投入,发挥体制优势达成世界领先.最后,展望了工业互联网对产业
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为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对象标识与数据路由基础服务,针对基于标识体系的产业创新应用实际需要,提出了以标识解析为基础的公共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思路、实践与思考.一方面,对智能化生产过程涉及的对象进行统一标识,无缝对接工业软件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另一方面,探索通过标识串联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促进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实践表明,支撑平台的建设能够帮助企业快速便捷地接入工业互联网,构建全面连接、高效协同、智能决策的数字化网链结构.
近年来,随着工业领域对智能化水平需求的提升,多智能体技术成为了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交叉领域最前沿的研究热点.多智能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使智能体采取协商机制和一致性机制解决大型复杂问题.总结了多智能体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分布式数字身份是一种融合传统互联网协议、区块链等技术的新型基础网络资源,是实现信息隐私保护、用户去中心化自治的关键突破口.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紧跟国内外分布式数字身份发展现状,研究分布式数字身份基本理论,并分析其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案例,为分布式数字身份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助力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