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写作角度和主题表达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f1s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狂人日记》写于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背景。其文本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小说的引子,另一部分是日记。小说的引子部分统领日记部分,日记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小说在两个结构组成中均运用了第一人称去叙述,两个“我”角色不同,过渡自然。鲁迅这样巧妙转换写作角度,由一个造访者转换成“狂人”,由此而产生了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直观形象、象征意味、直入主题、表达深刻。
  关键词:《狂人日记》  写作角度  象征意义  主题深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这样两句话评价鲁迅先生和他的《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由此可见这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重要。
  《狂人日记》是名家名篇,幼年时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就拜读过。懂得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疯子形象,可笑也可悲。一笑过后,再也没有什么印象。父亲笑着对我说:“你没有读懂,时间会慢慢帮你理解的。”上了初中,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我学习了《藤野先生》《孔乙己》后,才朦朦胧胧地知道鲁迅为何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向残害中国人民的恶势力宣战。现在带着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时,心中便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一、巧妙转换角度,两次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自然、真实、可信
  认真赏读这篇小说,它的结构极其简单。小说分为两部分:小说引子部分运用第一人称“我”,日记部分也运用第一人称“我”。但两个“我”是两个不同的“我”。第一部分的“我”是一个“拜访者”,或是一个旁观者,是第二个“我”出场的推荐者。第二部分的“我”才是小说的主人公——“狂人”。所以,整篇小说“我”是整体的参与者、见证者,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脑袋去想、去感受。这样,所有事都是“我”的亲眼见、亲耳听。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写出来,读者看起来都是可信的,而且是自然的。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小说中两个“我”,虽然意思不同,但作者为什么运用得如此自然、贴切呢?因为作者运用艺术技巧,巧妙地转换了写作视角。第一部分以“我”——造访者的视角去写。第二部分就成了“狂人”的写作视角了。这样的视角是如何转换的,而且读起来一切都显得自然、天衣无缝呢?
  如果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地想,不难看出,小说的第一部分就是小说的第二部分出现的由头。为什么?作者写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供医家研究”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托词,作者巧妙利用这个托词,又顺理成章地和盘托出“狂人日记”。作者又说道“(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显然疯子的语言是混乱的,想象是不着边际的,行动是荒唐可笑的。如果小说的第二部分没有第一部分的支撑,那么整篇小说就成为一盘散沙。所以说,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形成的理由,更是支撑13篇日记的架子。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那么作者想达到怎样的目的,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呢?
  作者巧妙利用“我”的角色的转换,神秘地将自己伪装起来,伪装为一个“狂人”,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潜入“狂人”的躯体之中,目的是让这个“狂人”走进小说之中,把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所思所感,通过作者创造的最能表达作者思想和感受的道具,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跟着“狂人”去狂想、去恐惧,然后静下心来去思考、去感悟,再有所收获、有所启迪。这不正是作者的最终目的,不正是作者创造“狂人”这个艺术形象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吗?
  二、狂人说狂,不仅有象征意义,而且直入主题,表达深刻
  小说表面写的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记录自己在犯病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内容单薄,语序零乱,荒唐可笑,但这其实是鲁迅先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一个宏大的严肃的主题。那么它的主题是什么?是如何表达的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作者巧妙将自己伪装起来,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潜入作者制造的道具之中,用“狂人”的眼睛去看,用“狂人”的耳朵去听,用“狂人”的大脑去思考、去想象。那么“狂人”的灵魂不正是作者的灵魂,“狂人”的思想不正是作者的思想吗?让我们重新读一读小说中“狂人”所说的几句话: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
  从这两段“狂人”的话语,我们可以窥探出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用意。令国人自豪的是,我们老祖先们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丰富的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四大发明……都是民族夸耀的资本。可在文明史的背面,又是血泪斑斑的野蛮史,里面密布着民众被侵略、被奴役、被宰割的历史。所以,中国历史又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
  当西方的“民主”“平等”“博爱”等文明春风吹入这个曾经文明过、辉煌过,现在因被战火和几千年的礼教尘封而沦为麻木而愚昧的民族的时候,鲁迅先生是第一批被这股春风吹醒的人。他用警觉目光审视一切,发现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人吃人的民族。于是他像医生一样,望闻问切,努力寻找我们这个民族僵死、失去人性的病因,于是他写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其实他是给我们这个民族开了一份诊断书。
  由此而论,鲁迅先生是通过小说这种艺术样式,巧妙地把自己伪装起来,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地地道道的“狂人”。用“狂人”的目光去审视我们的民族,以及其整个历史,去寻找它的堕落之处,分析它的堕落的成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1.直观形象。作者對当时社会、我们的民族及其整个历史审视后产生的担忧和恐惧,通过“狂人”这个形象直观表达出来。
  2.具有象征意义。《狂人日记》的表层意义是描写一个无端猜疑、胡思乱想的疯子,深层含义用狂人对周围一切扭曲的反映,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认识。
  3.直入主题,表达主题深刻。鲁迅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的时期,但是人们对这种黑暗野蛮现状麻木了,即使有人觉醒了,看清这种社会的本质,也不敢言。就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一样,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所有的看客都知道他们至高无上的皇帝没有穿衣服,但是他们不敢说。如果说了他们就是愚蠢的人,不称职的人。最后作者安排一个小孩子这样具有特殊身份的人说出实情。鲁迅先生也是如此,面对这万马齐喑的社会,作者假托这个另类“疯子”去骂街,来宣泄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这样不仅直入中心,而且入木三分。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研究意义]关于服装表演教学,尤其是高校的服装表演教学近几年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服装表演教学中教师通常关注较多的是模特的走姿动作练习,这也是迎合了国际秀场趋势中不
摘要:古诗词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对古诗词过度解析的现象,过于直白的字词释义忽略了古诗词的意境美,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美感。本文认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古诗词的学习积累,创设教学情境,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从而实现诗词鉴赏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中国古诗词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是中华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比也越来越大。在国内,微博已成为用户量最庞大的社交平台,每天有大批用户发表着观点,其中反讽也有着相当重
[研究意义]由于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童对口罩的需求大幅上升,但是传统的儿童口罩功能单一并且存在贴合性不佳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相关调
巴塘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全新世活动强烈,沿断裂带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基于遥感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在巴塘断裂带两侧10 km范围
大数据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新技术,对其进行合理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对各行各业建设提出的最新要求,尤其是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科学设计智慧校园是其教育工作进
V形河谷场地能产生地震动放大效应,并加剧地震的破坏作用和灾害效应。基于高性能离散元软件MatDEM,对规则V形河谷以及真实河谷地形下的放大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规则V形河谷,在地震波水平入射的情况下,背波坡面产生明显的地震动加速度放大效应,并在临近谷底处最为强烈;随着河谷坡角的增大,放大效应增大。数值模拟结果和解析解具有一致的趋势和规律,并符合现场观测现象。将模型进一步应用于川藏铁路
金沙江白格滑坡在经历了2018年10月和11月的2次滑动堵江后,在其后缘仍存在K1、K2和K3等3处规模较大的残留崩滑体,并有再次失稳堵江的可能。目前关于残留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存在
雄巴古滑坡位于西藏贡觉金沙江右岸、金沙江活动构造带内,该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多高山峡谷且河流纵坡降大,岩体结构破碎,发育一系列大型、巨型古滑坡和斜坡变形体
[研究意义]现今市面上的许多婴幼儿服装中存在安全隐患,一些设计者忽略了通过逆向思维从服装的痛点问题反推,寻找用户痛点进行针对性设计,导致对潜在危险性的预判缺失,没有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