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对比研究银马解毒颗粒与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的祛痰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根据体质量分层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银马解毒颗粒低、中、高剂量(小鼠3.1、6.2、12.4 g/kg,大鼠1.55、3.10、6.20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等效剂量的0.5、1.0、2.0倍)组,肺力咳合剂(小鼠12 mL/kg,大鼠6mL/kg)组,桔贝合剂(小鼠8mL/kg,大鼠4mL/kg)组,复方鲜竹沥液(小鼠10 mL/kg,大鼠5 mL/kg)组.除银马解毒颗粒组,其余各组均采用临床成人日等效剂量.
【机 构】
:
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研究银马解毒颗粒与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的祛痰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根据体质量分层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银马解毒颗粒低、中、高剂量(小鼠3.1、6.2、12.4 g/kg,大鼠1.55、3.10、6.20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等效剂量的0.5、1.0、2.0倍)组,肺力咳合剂(小鼠12 mL/kg,大鼠6mL/kg)组,桔贝合剂(小鼠8mL/kg,大鼠4mL/kg)组,复方鲜竹沥液(小鼠10 mL/kg,大鼠5 mL/kg)组.除银马解毒颗粒组,其余各组均采用临床成人日等效剂量.每组又分为连续给药3、5、7d3个亚组,共计21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和大鼠毛细玻管法,通过检测酚红浓度及测量毛细管液柱的长度,考察药物在不同给药时间、不同剂量下的祛痰作用强度和特点.结果 小鼠酚红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增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给药3d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给药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与银马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比较,给药7d时,肺力咳合剂组、桔贝合剂组酚红排泌量显著减少(P<0.05).大鼠毛细玻管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增加大鼠排痰量,给药3d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组和桔贝合剂组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给药组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0.001);与银马解毒颗粒中剂量组比较,给药5d时,肺力咳合剂组大鼠排痰量增多,差异显著(P<0.05).银马解毒颗粒祛痰作用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 银马解毒颗粒与肺力咳合剂、桔贝合剂、复方鲜竹沥液均具有祛痰作用,其中,银马解毒颗粒祛痰作用呈现量-时-效关系.
其他文献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在心血管系统的药理研究主要包括抗心衰、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肌肥厚以及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肌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YQFM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延缓心室重构对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肌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药理机制主要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能量代谢及保护心功能,并且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对受损心肌进行保护.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中药制造过程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质量标志物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并结合工艺特点与质量要求确定过程分析技术应用方式,介绍该制剂生产过程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构建,详细描述该系统建立过程工艺监测点的筛选原则、检测方式的选择依据.同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提出了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运用于中药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中需注意的问题(包括系统构建的前期准备、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开发与运行管理体系完善等)并进行讨论.
含有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中药注射剂主要包括丹参注射液、丹参滴注液、注射用丹参(冻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配伍禁忌,如配伍后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与抗癌药物进行配伍后会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与止血药、雄激素、阿托品等药物配伍会降低丹参类注射剂的疗效,与抗凝药配伍会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等.对5种丹参类注射剂配伍禁忌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类总结,以期为该类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