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妮散文三题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榛子乡的时候,我想,迟早有一年,我会脚穿千层底,身披棉麻衣裳,扛一把锄头,轻松自如地回到她们中间,回到一棵树的村庄。
  像以往的那些日子一样,我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打着招呼,和杉树下吃草的羊群吆喝两声,和溪水边饮水的牛对望一眼,和架上垂挂的青葡萄私语一阵,然后流着口水等她们成熟。
  我扛着锄头,在榛子的乡间小路上转悠。我知道每一条大路在什么地方转弯,把一条平展的大路转成了几条分叉的小路。我沿着其中一条野花拥围的小路走到地头,和摘辣椒的嫂子说些家长里短的话。
  郑家大妈在儿媳辣椒地边割牛草,背篓里藏着儿媳妇一大早摘下来的两枚六月桃,顶大个儿的两个,青青的,冒着红尖儿。我把锄头横在她割过的草地上,接着十年前我们村子的声音说笑,接着那时的情分与往来,聊到大妈把背篓里的六月桃掏出来,拿袖子擦了又擦,塞了又塞,于是我只好与她一人抱一个大桃子啃着,笑着说桃子好甜。我起身时,挥起锄头,两锄头就挖出一个小坑,刚好种下我们吃剩的两颗桃核。我知道许多年以后,有人从这条野花铺就的小路上走过,会在心里嘀咕:咦!这里谁人种下两颗桃树。
  也许许多年许多年以前,就是像我这样一个扛着锄头到处闲逛的人在榛子乡种下了一颗榛子,许多年以后那棵榛子长成了一棵榛子树。往来络绎的盐商、马帮、行脚的人,都会在某个月夜向家人讲起羁旅途中那个特别凉爽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山若石柱,洞如龙口,瀑流悬挂,凉风悠悠。盐商、马帮、行脚的人这么讲着,屋里的孩子就一个劲儿追问着那凉爽的地界儿叫啥名字,许是青龙口、双龙潭这样的地名儿在山里太常见,出门的人就想起歇脚的路上那棵浓荫蔽日的榛子树,“榛子”这个茶马古道上一处歇脚的地方就成了一棵树的村庄,“榛子”也就成了女人长夜牵挂的一颗清凉的露珠。
  许多年前那个人两锄头种下的一棵树,奇妙地代言了一个山乡。
  许多年前那个人挖开的两锄头土,被翻过来翻过去种了无数茬包谷,种了无数茬洋芋和红薯。许多年过去了,这一片土,已经被人翻过来翻过去种了几辈人。几辈人翻过来翻过去种地,白玉春萝卜、圆包菜、大白菜、尖椒……高山蔬菜种了个遍,终于实验出榛子这片土适宜芜湖椒和白肋烟繁衍生息。
  一晃十来年里,路上多了一个奔波的人,榛子的田野上少了一个人种地。我费了那么大劲,从榛子一样的村庄里跳出来,在深圳,在南京,在北京,在石家庄,在武汉,我把自己像高山蔬菜一样在各种土壤里试种。我的像榛子一样绿野茫茫的山村费了那么大劲,把我喂养到能扛一把锄头时,我一拍屁股走了,去灯火辉煌的地方操劳卖力。
  十来年里少了我这样一个种地的人,少了我这样一个摘辣椒的人,少了我这样一个蹲在溪水边浆洗衣服、歇在屋檐下奶孩子的人,地并没有因此荒芜,村子里的男人也并没有多一个没找到俊俏媳妇。田园料理得规规整整,农事安排得顺顺当当。屋前种了大丽花、端阳花,开得红艳蓬勃。廊檐下晾着娃儿的褂子,招展。稻场边歇着修路的挖机,溪水像十年前一样响亮地流着。村子里少了一个喜欢扛着锄头闲逛说话的人,少了一个喜欢吃“金包银”的人,少了一个仰望蓝天呼吸绿色空气的人,我的名字渐渐不再被村子的人说起。
  我想,迟早有一年,我会扛起那把锄头,沿野花拥围的小路,重新出现在一棵树的家乡。
  本草沙湖初相见
  青葙、泽漆、大蓟、紫花地丁、莼。
  叫出她们的名字,就像唤诗经楚辞里的美人,就像唤我山野田埂上的香草姊妹。
  无数次我到达一个地方,像此番我从鄂西深山抵达沙湖近旁,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来到水泊芦苇荡,她的脚步、她的目光、她的笔触生涩不懂得如何亲近一方初见的陌生水土时,总有那些本草纪里款款而来的伊人迎在路旁,暗露芬芳。于是,与沙湖的相知,从一株水岸的红蓼开始。
  她依着它,被初冬的风舐出裂口的黄泥浆。黄泥在横跨沟渠的一道公路桥路肩上,边到了轻轻踩一脚就会滑入水里。一丛弱弱的淡紫色依着它,贴地盛放。
  那么小,小小的一丛,微弱的火苗一样。纵贯渠上的风横面吹来,浅浅的红蓼花穗微微跳荡,一下子闪进我的眼眸。哦!红蓼,卑微得高贵的水岸生灵,从古汉语遗落尘埃的精灵,我失散在水乡湿地的亲人。
  移步,过渠桥往芦苇深处,一旁是湖畔大片粉紫的红蓼滩涂,一旁是白首偕老的芦苇荡;一边是红蓼淡紫春色,一边是沙湖冬水淼茫。从近处到远处到更远处是密密缝织的芦苇林,踩在芦苇松软厚实的根、茎上,头顶、天边,芦花几欲飞翔。
  农人给入冬的芦苇林一把野火,一个下午,燎原成焦黑田园。沙湖人依了季节时令,择域纵火,为的是取沙湖上土生水长的芦苇灰烬。
  男人摇着橹打着棹送女人去芦苇深处。一上午工夫,女人拾了满满一竹篮光滑溜滑的鸭蛋。女人唤了男人,男人应答之声从苇林深处传来。芦花葳蕤如浮云,迷着女人找寻自家男人的眼睛,女人侧耳倾听,鹧鸪声里渐渐有苇杆卡兹断裂的脆音。那是女人听了千便不厌倦的脚步声。男人踩断芦苇的脚步声近了,毛衣上披挂着一身碎叶钻出密林,他手上也提一篮光滑溜滑的野鸭蛋。男人将两篮蓝莹莹的野鸭蛋搁上小木船,他輕手轻脚,像抱一个浅浅睡意的孩子放在床头一样,男人放两篮野鸭蛋在船头。女人看一眼自己精挑细选的男人,她盈盈的笑意里含着她对他每一样活路的满意。男人放下鸭蛋,紧了紧缆绳,回身给女人摘下挂在发辫上的芦叶。
  放养的沙湖鸭把巢筑在芦海苇浪里。一片苇林的野鸭蛋捡尽,男人女人再高高吆喝几声,避在苇叶深处的几只野鸭一个激灵,拍翅而起,踩着沙湖如镜的湖面,直向湖心游去。女人撸了一把芦花,被秋风吹了一秋的芦花,干得几欲燃起。男人掏出去年生日时女人送的zippo打火机。正是上风头儿的位置,冬日朔风送了这把燃烧的芦花给一片芦花欲燃的苇林。芦烟从芦苇林长出来,从芦花浮云里袅娜飘升,直飘向沙湖西天的落日。天空空濛,夕阳在沙湖水波上泅出一片橘色。女人坐在船头,男人撑篙掌船,他的桨打碎了一湖流金。   烧焦燃透的芦苇灰烬取回来,和在调制好的五味盐料里。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沙湖芦灰,正是沙湖“一点珠”盐蛋原汤化原汁的腌制秘笈。
  而入秋时焚香取烬的那片芦苇地,温着身子,唤醒了本该明春才会萌发的芦芽。一蒹一葭,早早从灰烬余温里婷婷而出,密布在沙湖的初冬里,已然没膝。
  循着沙湖盐蛋盛名远来的食客,泊了车在红蓼花香草岸,开了车门,她艳色的鞋正向沙湖人家走去。
  “呃!美女,上周预定的‘一点珠’腌好了吗?”
  买家的叫声里,一只白色的水鸟惊翅飞起。天际上两行归雁,正往沙湖镇芦云苇海上飞来。时节正走到小雪,一天中最后一线落日染在芦花上,红蓼滩头秋已尽,芦苇渚畔天初暝。我行走在沙湖湿地,遇见芦烟四起,遇见红蓼伊人,遇见沙湖野鸭和它的本草之家。
  2014年11月26日于汤逊湖畔
  端碗吃饭与空杯倒茶
  在我们山里,打小能拿得动一双筷子自己往嘴里捣食起,父母总不忘喝住孩子“把碗端起”!孩童吃着吃着,手嫩腕弱,饭碗倾斜,汤食欲洒,父母必是会再喝一声“把碗端好”!
  少时离家寄宿在校,每两周回家一次,母亲总是把寻常积攒的好茶饭端上桌。一家人围坐饭桌,父亲常说,饭碗端不周正的人不配吃饭。父亲说的“周正”是要拇指扣在碗边,其余四指平托碗底,手与碗呈“龙含珠”之状。
  寄宿在校一日三餐都是把铝制饭盒搁在课桌上,拿勺子犁地挖田般的掘食。玉米面淘水,倒掉浮在水面的玉米壳,再参水适量,放水泥瓮子里蒸。饭点时各人领了自己的饭盒,卷拾起书笔本子,饭盒子一搁,课桌就是餐桌。餐桌上盒子大开的,是白花花晶莹的大米饭,两个吃得起大米饭的孩子尚可一手执勺一手端饭。另有少数是玉米面里掺了大米的,这样的饭蒸出来勺食的难度与玉米面和大米的配伍比例成反比,玉米面越多,饭越板结,勺起来越难。当时常见的铝制品勺子难以胜任,时常腰折,不锈钢勺子尚少见,使得最多的是瓷质调羹。我的同桌吃的就是这样的二夹米,吃这样伙食的孩子往往得将饭盒搁置桌上,一手把着饭盒,一手拿勺子用力,方得顺利进食。
  养成了搁着饭盒吃饭的毛病。每次大周假回家,饭桌上都会被父亲有意的咳嗽声和母亲的眼色提示——“端碗吃饭”,“把碗端好”。
  及至后来,奔出山外,求学,求职,求生存,远远地离开了威严的父母。饭桌上渐次丰富,推杯换盏,刀叉杯盘,甜点、牛扒、火锅、手把羊肉、中西交替,南北纷呈,再也没有谁在意儿时老掉牙的饭桌规矩。新的秩序里,美食只是将各种关系聚集围坐的俗常理由,优雅地达成所愿才是饭局的意义。眼神、姿态、看似不经意的玩笑和段子穿梭席间,谁还会在意席上谁是端起饭碗吃饭或是搁着碗吃饭甚至吃不吃饭。吃饭本身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化缘”、“结交”、“办事儿”才是席下的正经。
  有段时间周遭尽是讲究根基的人事,常觉资历清浅,饭碗难端。恰逢师之友邀约参加黄梅紫云山六朝古刹老祖寺一行,平生第一次端坐斋堂用餐,诵《供养偈》。短小庄严的仪式后,寺中知事圣清师轻言:请众位菩萨端碗吃饭。“端碗吃饭”,这句熟悉而又陌生的话直击耳畔,这庄重而日常的规矩通过七十多僧众静默端凝的餐仪耳目一新地出现在我眼前。静静地像儿时一样规规矩矩端起面前的碗,止语,端坐,屏息咀嚼,心生感念。
  天地恩泽、风调雨顺、农人耕耘劳作、师傅烹煮蒸煎,方有我碗中粟汤菜食。因缘际会,才有我端面前这只碗。端起的是一只碗,端起的也是一份缘分和情感。
  儿时父母最见不得的就是饭桌上不端碗吃饭的情形。记得有一年暑假,河那边一个人到我们隔壁家提亲,请了我母亲去当陪客,饭桌上那男子吃饭手不端碗,弯腰塌背低头,拿筷子往嘴里扒拉食儿。母亲回来只说,吃相难看、缺乏教养。那时我年幼,没完全觉出母亲话里的分量,今时今日,我重温此语,重新掂量少时饭桌上的规矩,体悟到一只碗的重量。端起的是一只碗,端起的也是一个人的涵养和尊严。
  去年六月,我因病住院,手术后第三日,医生说可以喝点米汤。母亲用小勺一勺一勺地喂着。第四天医生说可以喝粥了。姐姐用大骨汤给我熬了青菜白米粥,搁在病床桌板上,母亲要喂我,我坚持让先生把床位摇立起来,坐起来自己吃。我端起粥碗,母亲在一旁看着我一勺一勺大口吃着,吃了满满一小碗。母亲满意地笑着说:“好,端得起一碗稀饭了,又是个人儿了!”在母亲眼里,能端得起一只饭碗,一碗粥也好,一碗饭也好,就能够自食其力地活下去了。在母亲眼里,一个能自己“端碗吃饭”的人,不靠他人喂食,不弯腰塌背低头祈食,能凭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把碗端起”,才算得上是个人儿。
  在老祖寺,斋食两日,我重温少时父母无数次的“把碗端起”和“把碗端好”的训教,才迟迟体悟到:“端碗吃饭”是一种态度。一个人对待事物、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生命和尊严的态度。
  茶田,在上老祖寺的山间远远就已经看见。
  那时我们的大巴正行走在一段两侧滑坡,道路抢修的艰难路段,很多人在摇摇晃晃的座椅上担忧前途未卜,从小穿行深山的我信赖长年驾车山间的司机,放心地看窗外茶田。
  我自己也在深山里种了十亩茶园。我前往老祖寺的期间,父亲、母亲和乡亲们正在我的茶田里挥锄锄草。我的茶苗今年春天栽下,垄底里放了菜籽饼面做肥,上面铺了玉米杆子,再覆了细细的土,才栽茶苗。除了担心雨水不足,最大的活路就是除草。哥哥知道我一心要种一块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茶,花了大工夫請人工锄草。我在去老祖寺的路上看到紫云山上的茶园,一下子就想到雾头山上凉水寺边我的茶园。茶田里有人在采摘夏秋茶,田间几乎没有什么杂草,我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对付杂草的。
  第二天一早,紫云已升旭日未起,我早早走到寺院东边,去看茶田。茶田里有一层细密鲜嫩的草,应该是前些时锄过,又新长出来的秋草。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说你侄姑娘刚从日本回来来看我和你爸爸,我们仨已经吃了早饭,一会儿就去茶园锄草。我劝母亲在家陪外孙女玩几天,茶园的草就由它长去。母亲说种田的人不锄秋草,那还种什么地?“秋草不锄,来年无收”!母亲收拾了大半辈子田地,她的话毋庸置疑,不容反驳。
  晚上老祖寺举办了一场禅茶会。
  茶会上居士为大家冲泡了绿茶,品茗间,大家请老祖寺修行的师傅讲禅茶的耕种与采摘、制作。修行的师傅大约和我的父亲一样年纪,也和我的父亲一样不善言辞,但他乐意给大家讲他侍弄茶园的事。他说老祖寺的禅茶茶园施用的是菜籽肥,我知道他说的菜籽肥就是油菜籽榨油之后留下的油菜饼粉碎成的菜饼粉面,我亲手干过的活儿,明白。他说禅茶茶园每年要锄三季草,每季锄草要七十多个工日,今年锄草已经用了二百多个工日了。喝茶的人已经开始议论,要这么多工夫锄草啊?!我自然懂得个中艰辛。不同的草萌发的时间不一样,加之再生能力强的如蒿草、打碗碗花这样的即使拿锄头斩草除根,它断在土壤里的米粒大的根须经日又可以萌发出新的植株,不日撺掇一地。除了冬季,余地三季农人们必尽力气与草纠缠作战,旷日持久。修行的师傅说,别人用除草剂一个人两三天就可以把一山茶园的草打死打绝,而我们不打农药的禅茶要花几十倍上百倍的人力和时间锄草。信众们喝到我们的禅茶,可能外观上不是最好的,口味上不是最佳的,但一定是放心的。
  老祖寺的崇延法师说:一切相见,都是重逢。
  我的雾头山上凉水寺边的茶园,遇见紫云山上老祖寺的茶园,是理念和理念的重逢,是茶与茶的重逢,也是人与人的重逢。
  听师傅说完这些,星空下,我见很多人将茶盏里余下的一小口又喝干净了。有些先前将茶盏里余下几滴随手倾倒在地上的人,下意识地又看了看蒲团前的地面。居士再来斟红茶时,大家双手托着一盏浅浅的茶,小心翼翼,生怕泼洒了一点一滴。
  居士说:“人生如茶,空杯以对;茶如人生,静心以对。”
  田芳妮:土家族,曾用笔名芭泥巴妮。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诗歌高级研修班学员。散文集《洄游》入选2014湖北省“三人行文学丛书”,散文《被风吹过的山坡》入选《2016中国年度精短散文》。2015年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获首届“长江丛刊年度文学奖”。
其他文献
认识郑全铎是在二000年,我们一起走丝绸之路。平日做朋友,甚或只有个荣辱问题,而出了远门却成了生死之约,大家就推选郑全铎为团长。开着了一辆车,一个月在青藏高原上奔波,团长是最辛苦的,早晨总是第一个起床,晚上又是最后一个睡觉,脸本来黑,现在越发黑了,又爱出汗,又要拿纸巾擦,常常纸屑就粘在下巴上。每次车一上路,我画个佛像放在车窗前,就睡着了,一个睡着很快传染得大家都睡着了。他是不敢睡的,要坐到驾驶室给
期刊
一  想起我妈对我说,不要拔白头发,越拔越多——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现在我用染发剂随时把头顶露出的白发染黑,稍懒一点,公司的同事都会大惊小怪地说,快染一下啊,白头发又露出来了。  有一天我忽然想,一直染,就一直不知道自己头发真实的情况,会不会有一天忽然发现,头发已经全白了呢,那时的心情该会多糟糕啊。  我姑姑就是头发全白的,本来她是半白的,一直染,忽然有一天她说不想再染了,于是很快,她就变成
期刊
安土重迁的传统看法以及对行路安全的关注,使路上人在不得不离乡远行的时候要把平安到达目的地的希望和亲友的良好祝愿,寄托在路途中神灵的保佑庇护上。中国人的行路信仰和由此产生的禁忌,是行路文化富有色彩的特点。  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中国人的神灵观念是从远古社会对所有自然物的崇拜开始的。随着生产方式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被归结为对天地的崇拜,以及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海等的崇拜。在历
期刊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最早由印第安人驯化并食用。由于缺乏早期的文字记载,或文字记载中存在作物名称混淆等原因,何时传入中国历来说法不一,经农学家推断,大约有三种情形:一是由“丝绸之路”传入,在我国西北地区最先种植,逐渐向其他地区推广;二是由荷兰人从海路引入天津,并将其作为珍品进奉朝廷;三是荷兰人引种至我国台湾,再传至沿海及内地各省。北京地区种植土豆的时间,明代以前未见史料记载,目前可考的最早记载出现于明
期刊
每周末带儿子上课外班,孩子们在里面学习,我们几个妈妈就在外面开座谈会。  几次下来,我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妈妈似乎控制不住地焦虑。  孩子太皮了,上火,怕以后闯祸;孩子太静了,发愁,怕以后没出息。  总之,越养越不知道该怎么养。  自从去年九月份,我家小宝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我也跟着升级成为一名苦恼的学生家长。  毫不夸张地说,前三个月,我几乎蜕了一层皮。历经了无数次观察、分析、对照、反思之后,
期刊
1492年10月12日,欧洲的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抵达了美洲在今天的巴哈马群岛登陆。1493年哥伦布返回西班牙,欧洲人这才开始一点点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大片以前不知道的地盘,这就是所谓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当然,更深远一点说,人家美洲土著早在这块大陆生活了成千上万年了,哪轮到哥伦布来“发现”呢?不过,哥伦布来到美洲,这确实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在这之前,东西半球之间有大西洋隔着,彼此都
期刊
翻看电脑里的旧照片,我被自己吓到。  有一张照片,我贴着假睫毛,擦了大红唇,一脸的僵硬惨白,躲在一套老气横秋的职业套装里,在会议中讲ppt,笑得好浮夸。  另一张照片,在金碧辉煌、灯光摇曳、美人与酒杯齐飞的年会party上,我裹着一条抹布一样的白色棉裙,光脚穿球鞋,好像一个贫穷的牧羊女。  那是5年前,我在一家公司做实习生。  入职不久,适逢年会晚会。我哪里见过世面,于是随便穿了一条棉布裙子,像在
期刊
一、徐勍:自出俸银平息兄弟纠纷  徐勍是康熙年间著名的大臣,据《广州府志》记载,他从康熙二十九年到三十二年,曾经当过广东顺德知县,学者罗天尺在笔记《五山志林》中曾经记载他在顺德期间“不畏强御,折狱如神”。  徐勍刚刚到任时,展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修桥补路。“城南有伏波桥将颓”,这座桥是两岸交通极其便利又必需的桥梁,一旦坍塌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徐勍把当地士绅集聚到一起,商量修桥的事宜。官方拿
期刊
女儿出嫁后,我们的家,也搬到了微信上。  SWEETHOME微信群。群员4人。女儿、女婿、老婆和我。  我固然在微信群中忝列末位,已是不言自明,但是群中的主角,那位当之无愧的网红,恐怕你们怎么也猜不出来。  直说了,他是我不到半岁的小外孙。  自从女儿添了小宝宝,家庭微信群就毫无悬念地进入了视频读图时代,作为宝宝的起居注的微信视频,也有每天发布的必要。  节假日,我是视频的主要拍摄者、制片人。我和
期刊
家良家,代指家良的女人。也可以理解为家良的家。家良的家,坐落在东大沟沿上。  我老家那個地方也怪呢,水塘不叫水塘,偏要叫沟。沟与渠,多为人工挖掘的。难道我们村里的两个蓄水大沟,都是人工挖掘的不成。若真是那样,就有点意思了,碗口大点的小村,筷子样长短的小街上,硬生生地挖出两个大水沟,以方便女人洗衣,男人挑水浇菜,孩子们夏日戏水、冬日滑冰玩,还是蛮智慧的。  家良家,紧挨大沟沿的东侧,院门面沟而开。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