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回顾性分析1周岁前婴幼儿血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其特征.方法 以2019年1-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HBV-M)的815例1岁以下婴幼儿和219例新生儿母亲为研究对象.将1岁以下内婴幼儿按月龄分为3组:7 ~11月龄组、1~6月龄组、<1月龄组.HBV-M定量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的Alinity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所有HBsAg≥0.05 IU/mL的样本均高速离心后二次复
【机 构】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西安71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1周岁前婴幼儿血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其特征.方法 以2019年1-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HBV-M)的815例1岁以下婴幼儿和219例新生儿母亲为研究对象.将1岁以下内婴幼儿按月龄分为3组:7 ~11月龄组、1~6月龄组、<1月龄组.HBV-M定量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的Alinity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所有HBsAg≥0.05 IU/mL的样本均高速离心后二次复检,并以二次复检结果作为最终结果.结果 3组不同年龄婴幼儿的HBV-M模式种类分别是5、7、10种,3组婴幼儿的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是:0.00%、0.47%、6.66%,3组婴幼儿的抗HBs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4.29%、84.65%、66.06%,3组婴幼儿的抗HBc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67%、20.47%、27.27%;219对母子检测结果,8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0.00%,76例HBV-M全阴性结果的一致率为85.53%;抗HBs、抗HBc、抗HBe的一致率分别是100.00%、95.00%、77.27%;31例HBsAg阳性婴幼儿HBV-M的主要特征:其母亲HBsAg阴性;HBsAg水平均值为0.19 IU/mL(0.05~0.54 IU/mL);抗HBc阴性;定期随访HBsAg可阴转;疫苗和新生儿黄疸可能是其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检出时间不超过疫苗接种后10 d.结论 7~11月龄婴幼儿HBsAg阳性率最低,抗HBs阳性率最高,表明当前疫苗预防效果良好;<1月龄新生儿HBV-M受多种因素影响,来自母体的抗原抗体是主要的干扰因素;该年龄段HBsAg阳性主要见于1~10日龄新生儿,定期随访可阴转.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教育联合全科团队管理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知信行水平的影响,评估该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7-10月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禄口、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干预组采用同伴支持教育联合全科团队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模式.模式实施1年后,比较2组患者知识、信念和态度、行为水平的差异.结果 最终完成随访的患者,干预组95例,对照组93例.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和行为治疗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儿童心理科门诊收治的7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观察组(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每组36例.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Conners父母问卷、感觉统合能力评分、SNAP-4评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分值,比较2组患儿家属对干预效果的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2组感觉统合能力各项分值均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MM患者,设为MM组;选择同期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NLR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Pearson法分析MM组NLR与T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另将MM组分为高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