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糖尿病肾病(DN)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对DN的管理非常重要.尿微量白蛋白被认为是诊断早期DN的金标准,但具
【机 构】
: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院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1002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DN)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对DN的管理非常重要.尿微量白蛋白被认为是诊断早期DN的金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发现了一些尿液中反映肾脏受损的新的标志物,包括肾小球损伤标志物(肾病蛋白、足细胞标记蛋白、肾母细胞瘤1基因),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脏损伤分子1)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等.同时一些较新的方法如尿非编码RNA(微小RNA)及尿蛋白组学检测为诊断DN提供了新策略.
其他文献
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它不仅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生成,而且对出生后微血管新生、损伤血管内皮修复和功能维持中仍然有重要的作用。新近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与冠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拟诊存在异位甲状腺的患者中,双异位甲状腺的发生率,并对比甲状腺不同异位情况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 回顾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因拟诊存在异位甲状腺而就
Epac-Rap1通路是蛋白激酶A经典通路以外cAMP重要的效应通路,它在肾脏中的广泛表达,能够增强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影响细胞的连接、黏附和迁移,对肾脏的生理活动起到不
背景 程序性坏死作为一种可调控的坏死,日渐受到各领域的关注. 目的 通过总结程序性坏死的受体、通路、相关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 程序性坏死由死亡受体介导,在凋亡通路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发生.非泛素化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receptor-interact protein 1,RIP1)大量聚集形成复合体Ⅱ,以及RIP3与RIP1相互作用,是启动程序性坏死的关键.Ne
目的 探讨运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及血糖、血压达标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教育组(4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教育组按整体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程序化健康教育,40例患者能较好的掌握糖尿病、高血压相关知识,对医疗的依从性及血糖、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背景 近红外线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是一种新型的局部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实时、持续、无创等特点.通过经皮测定rSO2,了解脑局部皮层的灌流和氧供需情况. 目的 综述NIPS技术监测rSO2及其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内容 从NIRS技术监测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术前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分阶段完成功能锻炼;对照组仅在术后根据患者耐受能力进行适当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2周膝关节HSS评分,观察组为64.06±5.92,对照组为58.56±9.51,观察组膝关节术后2周HSS评分显
背景 术后急性肺损伤是小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小儿心脏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 CPB后肺损伤可导致患儿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增加术后并发症,CPB期间及CPB后期可采用一定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从而改善术后呼吸功能. 内容 目前关于CPB心脏手术中肺损伤机制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研究很广泛,但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相对缺乏,
糖尿病肾病以肾间质纤维化和肾脏硬化为病理学特点,慢性低度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新生血管形成、内皮功能紊乱等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RNA-150参与多种炎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住院顺序的奇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士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