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随着“中国梦”的提出,我国面临并正在进行各级政府部门一系列整改,在时代的推动下,各个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将走向透明化、民主化,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更应做好资金管理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在审计环节上。
关键词:基层行政单位; 资金管理 ;审计
1 概述
基层行政单位的廉洁以及对财务控制的有效与否关系到这个地区长远发展以及当地人民有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作为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应做出合理的决策,对当地纳税人负责,全心全意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为人民办实事。随着审计覆盖面的不断推广,直到基层行政单位,而对于它们来来说,审计不仅有助于其提高自身财务管理规范,也可起到监督的作用、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2 新时代下基层行政单位的审计控制管理研究
2.1 基层行政单位审计控制现状及的问题
在“中国梦”的号召之下,我国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改革规范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也卓有成效,但是根据近来发布的审计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负债极为严重,而偿债能力却不容乐观;这一现象也说明,目前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应从基层单位抓起,不断规范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基层单位在审计控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行政单位在对内部审计上的整体认识不全面,内部控制不足,另外在预算控制、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了财务控制与业务活动的脱节,由于在项目预算、核算、审批等环节有控制不力而出现提前透支、项目工程不达标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财务管理的监督而常引起挪用公款、“小金库”、集中购置的固定资产流失等现象。
2.2 基层行政单位审计控制的建议
政府审计也被称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不仅要求关注被审行政单位的财务责任,也要求关注它们的绩效责任。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常需要结合内部控制的以弥补其不足,且可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作用;而且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度,可以起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腐败。对于基层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的作用以及意义则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点:其一是保证财政资金的效用,其次是加强审计职能的发挥。因此,要搞好基层行政单位审计控制管理,应当在审前做好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
基层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区别,但都要涉及到资产、收入、支出这三个会计要素来反映、核算单位的财务状况;所以在对基层行政单位进行审计时,同样要求严格落实核查具体经济业务,特别是对重大项目要进行重点审计。首先对于资产的审计,即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重点关注现金、银行存款等流动性、货币性很强而容易发生舞弊的资产,如:在领用报销时,要严格审查其原始票据、报销手续;另外,固定资产的审计也属重点事项,行政单位资产归国家所有而不计提折旧,因此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各事项如应如实反映以防国有资产流失。因为基层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即当地政府的上年国家批准下来的预算经费,行政单位的其它收入来源还包括:收费和罚没收入;因此在对收入进行审计时需要将重点放在财政拨款是否按照预算经费批准投入,有无截留和挪用的情况的存在,以及收费项目的合法性以及该类项目的收入反映、核算的正确性上。行政单位的支出反映发对预算的执行状况,在对基层行政单位进行审计时需要检查各项经费的开支、使用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是否符合标准,有无挤占、挪用、超标情况;对于其它各类开支应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严查虚设名目套取资金的项目;在审查固定资产购置上应道先检查其是否已达到政府集中采购的标准,在审批、采购流程是否符合批准。
行政单位获取资金的数额常通过财政票据反映,因而票据常与收入密切相关,在对于票据进行审计时需检查票据的领用、核销是否合法、手续是否齐全、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丢失、乱开、自制等情况。国家对基层行政单位的重要项目投入了专项资金,所谓专款专用,其也限定了该类资金的使用范围,因而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不但是相关单位的资金管理重点,也是审计的重点。在审计时应核查专项资金所对应项目的真实性,检查是否存在用同一个项目申请多次专项资金的情况;是否按批准使用,有无挤占、挪用、套取、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形。专项资金通常数额很大,涉及的项目对民生、社会常有重要作用或影响,因而在审计时需要对重要项目重点核查。
3 总结
本文探讨了基层行政单位在新时代下的审计管理控制的现状各其普遍存在的不足,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几点需要加强的地方:首先要将审计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发挥更强效用,再者是在对具体业务、活动审计时应从会计三要素:资产、收入、支出出发开展审计工作,另外对于重要项目要进行重点审计;使财政资金得到安全高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俐.《浅析行政单位后勤内部审计与管理》[J].管理观察.2009(12)
[2] 孙国明.加强国有企业集团审计的几点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5, (3)
[3] 胡俊成,雷春平.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基层行政单位; 资金管理 ;审计
1 概述
基层行政单位的廉洁以及对财务控制的有效与否关系到这个地区长远发展以及当地人民有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作为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应做出合理的决策,对当地纳税人负责,全心全意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为人民办实事。随着审计覆盖面的不断推广,直到基层行政单位,而对于它们来来说,审计不仅有助于其提高自身财务管理规范,也可起到监督的作用、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2 新时代下基层行政单位的审计控制管理研究
2.1 基层行政单位审计控制现状及的问题
在“中国梦”的号召之下,我国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改革规范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也卓有成效,但是根据近来发布的审计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负债极为严重,而偿债能力却不容乐观;这一现象也说明,目前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应从基层单位抓起,不断规范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基层单位在审计控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行政单位在对内部审计上的整体认识不全面,内部控制不足,另外在预算控制、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了财务控制与业务活动的脱节,由于在项目预算、核算、审批等环节有控制不力而出现提前透支、项目工程不达标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财务管理的监督而常引起挪用公款、“小金库”、集中购置的固定资产流失等现象。
2.2 基层行政单位审计控制的建议
政府审计也被称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不仅要求关注被审行政单位的财务责任,也要求关注它们的绩效责任。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常需要结合内部控制的以弥补其不足,且可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作用;而且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度,可以起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腐败。对于基层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的作用以及意义则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点:其一是保证财政资金的效用,其次是加强审计职能的发挥。因此,要搞好基层行政单位审计控制管理,应当在审前做好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
基层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区别,但都要涉及到资产、收入、支出这三个会计要素来反映、核算单位的财务状况;所以在对基层行政单位进行审计时,同样要求严格落实核查具体经济业务,特别是对重大项目要进行重点审计。首先对于资产的审计,即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重点关注现金、银行存款等流动性、货币性很强而容易发生舞弊的资产,如:在领用报销时,要严格审查其原始票据、报销手续;另外,固定资产的审计也属重点事项,行政单位资产归国家所有而不计提折旧,因此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各事项如应如实反映以防国有资产流失。因为基层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即当地政府的上年国家批准下来的预算经费,行政单位的其它收入来源还包括:收费和罚没收入;因此在对收入进行审计时需要将重点放在财政拨款是否按照预算经费批准投入,有无截留和挪用的情况的存在,以及收费项目的合法性以及该类项目的收入反映、核算的正确性上。行政单位的支出反映发对预算的执行状况,在对基层行政单位进行审计时需要检查各项经费的开支、使用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是否符合标准,有无挤占、挪用、超标情况;对于其它各类开支应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严查虚设名目套取资金的项目;在审查固定资产购置上应道先检查其是否已达到政府集中采购的标准,在审批、采购流程是否符合批准。
行政单位获取资金的数额常通过财政票据反映,因而票据常与收入密切相关,在对于票据进行审计时需检查票据的领用、核销是否合法、手续是否齐全、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丢失、乱开、自制等情况。国家对基层行政单位的重要项目投入了专项资金,所谓专款专用,其也限定了该类资金的使用范围,因而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不但是相关单位的资金管理重点,也是审计的重点。在审计时应核查专项资金所对应项目的真实性,检查是否存在用同一个项目申请多次专项资金的情况;是否按批准使用,有无挤占、挪用、套取、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形。专项资金通常数额很大,涉及的项目对民生、社会常有重要作用或影响,因而在审计时需要对重要项目重点核查。
3 总结
本文探讨了基层行政单位在新时代下的审计管理控制的现状各其普遍存在的不足,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几点需要加强的地方:首先要将审计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发挥更强效用,再者是在对具体业务、活动审计时应从会计三要素:资产、收入、支出出发开展审计工作,另外对于重要项目要进行重点审计;使财政资金得到安全高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俐.《浅析行政单位后勤内部审计与管理》[J].管理观察.2009(12)
[2] 孙国明.加强国有企业集团审计的几点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5, (3)
[3] 胡俊成,雷春平.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