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一生飘逸,收鞘无声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19日,著名武侠小说家萧逸次子萧培寰发布讣闻:萧逸于2018年11月19日8:45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辞世,享年83岁。
   相比于其他武侠大家,如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萧逸的知名度略低,作品流传得也不像其他人那么广泛。但是,萧逸在“情侠”“仙侠”的故事创作上,以及武侠小说与严肃小说的融合和抒情散文笔法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贡献。
   有例为证:他做了一个不十分显眼的动作,等到二女忽然发觉到他的面色有异时,显然他已完成了凌厉的剖腹动作,右手乍抬,玉龙剑霍地由腹内拔出,摔置一边,“锵啷啷!”一声脆响,大片的红血,由他小腹喷出来,真真称得上怒血四溅!
   伟岸的身躯,直直地倒了下来!
   “尹哥哥……”甘十九妹断肠地叫了一声,遂即由银珠怀抱中挣脱出来。
   两个血人缓缓地接近着,终于紧紧地拥抱一团。当他们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时,这个天底下不再有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他们分开了。
   这是萧逸代表作《甘十九妹》的结尾,读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国的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的结局。作为与金庸并称为“南金北萧”的武侠作者,他的文风读起来却和金庸非常不同,没有那么多磅礴大气、家国情仇的笔调,句子更抒情,偏散文化。正如他为自己取的笔名“逸”,也是希望自己能一辈子活得飘逸、豪放。在写作之外,他的生活也是如此,无拘无束,一生专门从事武侠小说写作,没干过其他职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辈子没有上过一天班”。
   萧逸的父亲是国民党抗日将领萧之楚。1935年6月4日,本名萧敬人的他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在一年前刚被授予陆军中将,时值抗日,第二年战争全面爆发,萧逸的幼年也跟着父亲一路奔波。1938年,萧之楚跟随部队前往重庆,担任江防与防空部门的副总司令。这个家庭环境也多少为萧逸日后的武侠创作提供了土壤,在2009年《东方早报》的采访中,他提到了国民党军官家庭带来的童年影响,“我写武侠确实与这个有关系,从小家里就灌输效忠国家,此外,我从小就在家听京剧,家里常常开堂会,这也丰富了我的武侠小说写作”。
   然而,话虽如此,萧逸的武侠小说创作一开始走的却并不是“家国情怀”的路线。内战结束后,作为失败的一方,国民党离开大陆逃向台湾,萧逸也跟着父亲再次迁居。战乱,动荡的社会,军人家庭,这些事情将萧逸的童年切割得支离破碎,也没能让他得到理想的教育。1960年,萧逸已经25岁了,但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刚刚从台湾的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在海军学校呆了两年后觉得无聊,选择退学,从此开始创作武侠小说。
   1960年正是台湾武侠小说风靡的时期。人们受到香港武侠的影响,纷纷阅读和创作这类书籍。在萧逸准备写作第一本武侠小说《铁雁霜翎》之前,台湾已经有了几个武侠小说的大人物,包括诸葛青云、卧龙生等人,相比之下,萧逸和另一位如今更具知名度的武侠作者——古龙,都是籍籍无名的小辈。但没想到,在急需原创武侠文本的台湾,萧逸和古龙一炮走红,《铁雁霜翎》这本处女作刚刚出版便卖出了不错的销量。邵氏电影公司也看上了这部作品,买下了版权。在一篇文章中,萧逸回忆那个时期“突然有种‘老天老大,我老二’的感觉”“原本籍籍无名,马上身价百倍,报纸也请,电台也播,电影也拍”。
   和其他武侠小说家相比,年轻的萧逸还有一个优势:写得飞快。一天能写两万四千字,按照当时的出版字数来说,这就等于一天写完一本书。高效率的创作让萧逸意气风发,起码从经济上来说,他在25岁的时候就再也不用像其他人那样为了生计发愁,生活中等的台湾公务员一个月能赚四五百,而他一本书就能赚上三四百,而且他几乎每天能写出一本书来。这么算下来,萧逸每个月的收入起码是普通人的十几倍。据他所说,那个时候他和古龙每人都有好几个银行户头,各家出版社寄来的钱收都收不完。萧逸的出道,可谓是飘逸而不失惊雷。
   那段时期,也被人们称为萧逸的第一个创作阶段。30岁之前,悱恻缠绵,走情侠路线。1976年,萧逸举家迁居美国洛杉矶,当时美国的绿卡很难获得,但没想到他们对萧逸审核之后,认定他属于“杰出人才”,于是直接给了他五张绿卡。而萧逸的武侠写作也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开始寻找自成一家之言的风格。这个时期,萧逸创作了《昆仑七子》《冬眠先生》等作品。
   《昆仑七子》(后更名为《剑仙列传》)体现了萧逸武侠小说与其他人更多的不同之处,作为一个对中国周易与占卜文化都有浓烈兴趣的作家,这本书走向了仙侠的路线。主人公杜铁池在十五岁那年负气出家,开始踏入修仙之旅,最后得道成仙,在七修门洞府中居住。这本书的首版版权由美国公司购得,并且在随后改编成了电子游戏,从而打开了美国市场。后来又被加拿大的狮门电影公司拍成了连续剧。2016年,萧逸的儿子萧培寰购回了这本书的所有版权,准备将其打造为覆盖电视、电影、游戏、漫画等多个领域的仙侠IP。可以说,萧逸的小说为当下火热的仙侠类创作开辟了原型。
   不过,虽然出版和改编的环境都好了许多,但美国的生存压力也随之而来。这个时候的萧逸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无忧无虑,一天能写出两万多字。他不断收到各家出版社的催稿,写不出来就没有收入,严重的时候想过改行去经商,也想过上吊自杀。好在出版社在最困难的时刻寄来了稿酬,才得以讓这个作家继续以“飘逸”的状态生存下去。而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萧逸的武侠小说开始走向第三个阶段。这个时期的萧逸更加注重招式的描写,倾向于被称为“超技击侠情派”的风格,《笑解金刀》《饮马流花河》等作品中都增添了许多奇特古怪的招式。不过,相比于被反复翻拍、改编的金庸、古龙、温瑞安等人的作品,萧逸的作品一直不温不火,很容易被人淡忘。
   从形式上来说,受到还珠楼主等武侠小说前辈影响的萧逸,骨子里依旧坚持古典武侠小说的写作,主张无论如何创作都不能远离“侠义”之情,这也让他对新派武侠的部分创作有所不满。在他眼中,许多新武侠的创作不过是“武打”,空有动作,没有精神内核。这种写法让萧逸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他笔下创作了很多女侠,有人问他,你这么写会不会像是在和笔下的女性谈恋爱,萧逸连忙否认说,并没有那样,自己笔下的好几个主人公都是男性,女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他也承认,笔下人物的一颦一笑都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候连自己的太太都会感到吃醋,“但最后吃醋都来不及了”。
   萧逸很少和媒体接触,离开台湾之后,他留下的个人记录也不多,似乎他的一切文字都留在了武侠作品里。他曾经表示,自己想要前往美国,就是为了和周围的环境切断联系,和外界断绝来往,在台湾他做不到这一点,总是有各种朋友和业务来烦扰他。然而,随着武侠小说同行一个接着一个逝去,曾经向往孤独的萧逸,也感受到了一丝孤寂,仿佛他们的那个时代已然过去。在创作了55篇武侠小说后,他最终放下了手中的笔,开始研读《易经》之类的书籍。2009年,萧逸曾经回到中国大陆,把自己的手稿和照片捐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些物品将会被永远保存,成为中国武侠小说黄金时代的宝贵记忆。
   2018年,金庸和萧逸相继离世,“南金北萧”也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神话。
其他文献
不知从何时起,对学历和文凭等外在标准的看重,成为一些行业的潜规则甚至明规则.明明是人才,只因所谓的学历不过硬或没有留洋经历,就被歧视对待.人们纷纷追求外在标准,乃至把
期刊
在比较法的视野下,动产担保交易立法有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两种模式.其中,功能主义强调特定交易在经济上的作用,只要在功能上具有担保作用的交易均应纳入动产担保交易法的规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肝脾γδ 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γδ T cell lymphoma,HSγδTCL)是一种侵袭性结外淋巴瘤,肝脾发病,无淋巴结大,预后差,占所有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5%以下,好发于年轻男性
近几年,天价片酬、学术造假、流量数据造假等问题露出水面,对此不良之风,社会各界开始抵制,向演艺界的野蛮生长说“NO”.rn今年2月12日,针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一事,人民日报
期刊
2019年2月,凭借在王小帅新片《地久天长》中的精彩表演,主演王景春和咏梅双双获得第69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这也是中国演员首次同时荣膺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主角奖。与此同时,电影《第一次的离别》斩获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大奖,在此之前此片还获得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这两部都是“上海出品”电影,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2
期刊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数控机床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标志,用于大型螺旋旋浆空间曲面加工的五轴联动铣床,曾引发轰动一时的美日制裁原苏联的“东芝事件”;8年前美国国会因当时中国进
柯灵先生不但是位大师级的文学家、编辑家和剧作家,著作等身,弟子众多,而且还是位有名望的社会活动家,为党的统战工作做出过特殊的贡献。他一生处事低调,“文革”后,工作和组织关系都挂在我们上影文学部,这就让我有幸与他逐渐熟悉起来。   一开始,我们虽常能见面,大家都极想向他请教各类问题,但谁都明白,九死一生后的老人家,不仅精力有限,而且还有繁重的写作任务和众多的社会活动,所以,谁都不忍心去打扰他,每次
期刊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上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摇篮。其中西文化的交融和海纳百川的胸怀铸就了灿烂辉煌又影响深远的海派音乐,并成为海派文化的典型代表。   自萧友梅、黄自、赵元任、贺绿汀、刘雪庵及聂耳、冼星海、任光、吕骥、麦新等前辈音乐家,创作了一首首精美绝伦的艺术歌曲和无数催人奋进的抗日救亡歌曲,同时,以黎锦晖、黎锦光及陈歌辛等为代表,开创引领了早期儿童歌舞剧、上海老歌(以当时的电影插曲为主)的创作,其
期刊
冰心批改过的那本书   家中书柜里有一张我和冰心老太太的合影。她坐在一个圈椅上微笑,我靠着椅背站立一旁。我对这张照片很看重,因为它于我意义特殊,老太太是我近30年编辑工作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者。我做“责任编辑”的第一本书,是《冰心近作选》。   1990年,结束校对科8个月的锻炼,我回到一编室。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周明来访,说搜集了冰心十多年来散佚在报刊未结辑的散文随笔,想交作家出版社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