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一瞬的讲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导入作为一堂课的起始部分,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教学的具体内容等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高质量的导入。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教师要灵活运用,才能使导入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语文导入的相关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情境;激趣;故事;描述
  一堂完美的语文课,必须要有完整的环节。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开启,再到课堂的授课,最好到课堂的巩固,这些环节必须具备,否则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但是有些教师却过于重视课堂的某些环节,比如合作探究等,而忽视了课堂开头的几分钟。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绝对必能忽视。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我认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重视导入的设计。那么,怎样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巧设机关,引起悬念,制造冲突,激疑引思,诱发思维,启迪智慧,使学生处在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有效的利用所创设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如《锄禾》这首诗是讲农民劳动辛苦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的道理。导入课文时可出示多媒体视图课件《老农锄禾》让学生细致观察,教师有感情叙述图意:“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烈日下,一位农民爷爷手握锄头锄地,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头上的汗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直落。他舍不得歇一会儿,擦擦汗,继续锄起来。同学们,这位农民爷爷辛苦吗?粮食来得容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锄禾》这首诗。”
  二、营造氛围、激趣导入法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特点,用谜语或儿歌等形式激趣导入新课,既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发展想象力,又寓教于乐。如教学《太阳》,老师先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让学生猜一个与“太阳”有关的谜语: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重要;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由谜语导入对课文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浓厚,都积极思考想第一个得出谜底,在争猜谜底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潜意识地被调动起来。
  三、提出问题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古人总结的宝贵经验。“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如果教师在课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并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巧妙的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往往还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之态。如教学《三个小伙伴》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们知道种树时需要些什么工具吗?老师看见三个小伙伴去种树,可他们扛着树,手里却没什么工具,但是他们还是把树种好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种树的呀?请打开课文——《三个小伙伴》。”这一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急于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四、故事导入法
  一般来说,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利用这一特点,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 ( 例如科学发现时的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 ),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兴趣的一种导课方式。一般而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尤其当他们听懂了老师讲的故事时,更加乐不可支。如教学《骄傲的孔雀》一课,老师先给大家讲绿孔雀帮助橄榄坝人致富的故事。让学生议一议,故事中的孔雀是一只怎样的孔雀?然后很快转入课题:“大家可知道我们 今天在新课中要了解的孔雀却不是这样的,它是一只——”“骄傲的孔雀!”同学们脱口而出,这样又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五、描述导入法
  对于一些写景类的文章,不妨采用此法。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笔者先描述:“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湖泊……特别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方,更有一处因山清水秀的风景而闻名于世界的地方,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会把我们带到那驰名天下的桂林,去领略那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风景。”这样使学生迫切想了解桂林的山水,增加了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总之,无论采取哪种导入方式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都要在老师认真的钻研了教材、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再决定采用哪种导入方法。只有采用最好的,从而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和提高。
其他文献
道德讲堂,即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营造“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让师生自觉遵守道德底线,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鼓舞和感化,让孝老爱亲、团结互助、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
期刊
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水平。在小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各种素质的发展,便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完全可以挖掘出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仅从意志品质、思想情感、良好个性、生活感悟四方面来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的教育。  一、在教学中锤炼学生意志品质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身子女,家庭条
期刊
摘 要:从分析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学生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及听说读写相互促进以发挥其最大的整体效应,促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高中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途径。“少教多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有效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局面。更加注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做到少讲精练,把重心放在凸显问题的解决和个别辅导上,当好组织者和指导者。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潜能呢?正确的实施“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灵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呢?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付出真情,要关心爱护每一个
期刊
摘 要:新疆高校应用化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区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我校应用化学教学团队在团队结构优化、教学水平提高、团队影响辐射等方面的建设情况。阐述了应用化学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旨在通过应用化学教学团队的建设来促进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的为兵团乃至整个新疆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应用化学;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人才培
期刊
摘 要:生命教育是关注个体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最高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当前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当通过转变生命教育理念,构建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在培养教师生命教育情怀的基础上,开设生命教育专业课程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对策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
期刊
摘 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广阔平台。文章结合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普遍形式与特点,选取思政教育队伍主体--辅导员视角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引发了对思政教育的种种思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媒体;模式创新  一、媒介发展历程  媒介是自然人个体与社会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载体与纽带。在前大众传媒阶段,人们
期刊
摘 要: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要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应用意识”的关系,正确把握“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让数学教学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彰显魅力。  关键词:数学应用;应用意识;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注重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自然科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数学;而社会科学,
期刊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读着已经写好的第五篇作文,我直想将钢笔摔到地上去。这是什么作文?简直是在“荼毒我的心灵!”翻阅学生的习作,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缺少最重要的东西:真诚坦荡的人格,鲜活丰满的个性,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这促使我开始反思其根源所在。课内作文的教学我过多地注重技巧方法上的改变,缺少作文理念上的根本变革,依然带着应试的镣铐在跳舞,还是没能真正把握住体验作文的理念,导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