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务室急诊医学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医务室担负的是本校急诊急救任务,负责在第一时间对病患实施生命支持,为上级医院的救治创造条件,保障了教职工及在校生的人身安全。加强校医务室急诊医学建设,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校医务室的急诊应急能力,并且,作为医务室自身,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洞悉形势,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特点,主动适应新政策,适应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卫生事业的更高要求。因此,探索学校医务室急诊医学建设的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校医务室 急诊 医学建设 院前急救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35-01
  引言
  急诊医学是一门研究急危重病的院前救治和输送,心、肺复苏,危重病的监护救治和预后评价,灾害性医学和急性病诊断治疗的新兴的跨专业学科,包括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危重病学、急诊医疗管理学等。本文基于校医务室急诊医学建设的重点,深入探讨了校医务室急诊医学建设的必要性。
  1 校医务室急诊医学建设的必要性
  校医务室是专门为学校师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是城市急救网络中不可忽视的基层急救单位。学校人员多,而活动区域相对狭窄,因此校医务室的卫生保健保障任务尤显繁重。学校里经常会开展一些大型的活动,如开学典礼和颁奖大会、学校运动会和消防知识演习等活动,尤其是具有竞技类型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师生难免会出现一些伤病事件,需要校医务室实施基本的救护工作。要做好这些医疗急诊工作,校医务室就要加强急诊医学建设。
  2 校医务室急诊医学建设的关键点
  急诊医学建设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校医务室急诊医学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急诊科建设和院前急救建设。
  2.1 加强急诊科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校医务室急诊科要努力改变过去急诊急救工作中只扮演"中转站"角色的定位,结合学校急诊患者的需求情况和自身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革急诊急救模式,配备必需的设施,提高技术力量和业务水平,提升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
  2.1.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在校医务室这个小型的医疗单位,同样要有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首先,对医务工作者要制定出岗位责任制,在救护工作中,更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对常见危重病症的救护程序要严格按照急救流程和诊断标准以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处理,提高对突发疾病的诊断,并有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记录、存档,以减少医患双方的争议。建立急救物品检查和管理以及设备状况的定期报告制度。制定监督考核制度,考核成绩与专业技术职称聘任晋升挂钩。
  2.1.2培养全科医生
  校医务室人力资源有限,加上急诊科接诊的病人病情复杂,因此,校医务室的急诊医生必须要有应对内外科、妇科、儿科乃至五官科等各科诊治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全科医生,势在必行。通过培养全科医生,让他们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诊治能力,尤其是不断获取新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急诊科才能提升急诊急救的应对能力。
  2.1.3 加强校医务室组织管理
  校医务室这個卫生机构,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员少,设备简单。针对这种情况,卫生部门派往校医务室的医生和护士都必须是事业心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骨干。而急救设施的配备一定要小而精,让校医务室能在急诊急救中真正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医校双方要融为一家,相互关心,理解支持,让校医务室的医疗保健功能发挥到极致。
  2.2 加强院前急救建设探索的主要措施
  2.2.1 加强医护人员急救技术培训
  急救水平的核心是急救医生和护士的急救专业技术水平和急救意识,它能反映出一个医院在管理和医疗护理专业技术上的综合水平。校医务室要加强对急救医护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来保障和提高校医务室的急救技术能力。校医务室可以邀请上级医院急救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和讲座,也可以聘请上级医院的急救医生和护士到本院急诊科坐诊示范,进行现场培训。为了巩固培训成果,校医务室可以经常性地开展抢救室抢救和院前急救为背景的模拟演练和技能竞赛,使医护人员学用结合,更有效地提高急救应对能力,为病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2.2.2 与上级医院连成急救网络
  作为城市卫生服务网点,校医务室必须积极和上级医院以及急救中心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充分发挥急救网络功能,在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建立起一条通畅的急诊生命绿色通道。在遇到危重病人时,本院急救医生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到位,进行急救处理; 遇到疑难病情时,及时通过网络请上级医院专家进行会诊,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正确的救治或转诊治疗,实现院内外急诊抢救的一体化,提高校医务室的医疗服务水平。
  2.2.3 培养急救专业人才
  学校师生突然受到疾病、创伤危及生命时,校医要能实施专业抢救。因此,校医务室对急救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建立急救医护骨干的培养计划,定期选送年轻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或急救中心学习进修; 从毕业生中引进急救专业人才,才能更好的发挥校医务室“健康生命卫士”的作用。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急诊医疗体系和社区医疗服务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急诊医学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救死扶伤、保证人民生命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医务室在城市急救网络中是不可忽视的急救单位。因此,作为校医务室,只有加强急诊医学建设,学校内出现病患时,校医务室才能担负起急诊急救任务,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基本生命支持,从而为患者赢得上一级医院实施抢救的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沈洪.急诊发展是一个需要共同探索的课题(一)[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08).
  [2] 欧阳艳红,宋维. Internet及其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 2000(10).
  [3] 陆一鸣,叶静.如何推动我国急诊医学事业的发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01).
  [4] 李昌雨.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对比与现状[J].中国卫生产业. 2012(01).
  作者简介:戴凌云,1981.7出生,校医/医师,研究方向:学校医务室急诊医学的建设。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分析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本院2013年1月份至2014年9月份期间收治的56例颈椎病患者,对这56例患者采用X线平片、CT、MRI进行诊断。结果 X线平片、CT、MRI在颈椎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出率。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能有效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关键词】 X线平片 CT
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加拿大印第安人在社会生活及生活资料方面存在差异。介绍因这种差异而导致的部落之问的贸易活动和交通往来情况,早
为探讨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鼠各脏器组织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的代谢变化。作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大鼠模型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大鼠血浆及各组织中Gln浓度。结果显示:TPN7d后大鼠血浆、肌肉、肝脏、
总结了1例因外伤导致的气性坏疽左大腿中上1/3截肢的手术护理配合,手术由多部门协作完成,为特殊感染,术前物品准备及术中、术后消毒隔离措施要求严格。通过合理配置人员,分工协作,
超声检查是孕期主要影像检查手段,可诊断大部分胎儿畸形^[1]。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具有局限性,四维超声可显示胎儿细微结构,异常检出率较高^[2]。目前超声筛查通常在中孕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子宫切除而丧失生育功能,其中70%-80%产后出血由宫缩乏力所致[1]。临床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包括缩宫素、麦角新碱及
目前,移动AdHoe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AdHoe网络中,路由协议的性能优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的协议大体可分为两类:表驱动类和按需驱动类路由协议。研究表明:表驱动类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指社会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向工业、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社会向多元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等方面转变的过程。结合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妊娠及新生儿结局。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为GDM的孕妇,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分为PCOS组(102
目的 观察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者ICP及血清CPR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伤后24 h内收入院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