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管理哲学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分析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时时代不断进步,企业为了适应人文和市场的变化,不得不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企业之间不仅拼的是硬实力的竞争,更注重企业管理制度的现代化程度。企业的管理理念不仅蕴含着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近些年来儒家管理哲学理念备受追捧,很多现代化企业将儒家思想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之中。本文着重讨论儒家思想主张的四个方面理念,并与现代企业管理联系到一起,分析两者之间的契合程度。
  【关键词】儒家管理哲学理念;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契合
  前言
  随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被世界所熟知,儒家思想理念被越来越多人运用在现代企业源管理中。儒家的管理思想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的终极目标。小到管理人,大到管理国家,这些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运用到现在之中,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儒家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基础,并且可以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个角落,对构筑现代企业的管理系统和价值观提供了宝贵财富。如何将儒家管理哲学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是很多学者和企业家研究的重点。
  一、儒家的“仁本”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程度
  “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要是告诫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所以又被世人称作“人学”。在儒家哲学语言里有一句是 “厩焚。自退朝 , 曰 : ‘伤人乎 ? ’ , 不问马”的记载。这句话的意思是要重人轻物。这种“人学”运用在现代企业里的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企业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运用,企业的发展也是由人来决定。所以,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 人是企业的主体。
  一个企业的发展动力和硬实力主要是由企业由多少人才决定,企业未来由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决定。“人”的因素时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人是企业的财富和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这种价值观 与儒家的“为政在人”的哲学理念想的相符合。人作为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承者,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去。
  企業之所以不留余地的发掘、培养和人才,是因为借鉴了儒家管理哲学中“任官得人”的观点。儒家的“仁爱”精神,重在善待他人,善待员工,才能给员工归属感,留住人才。孔子认为“仁”即“爱人” ,孟子也宣扬“仁者爱人”的儒家理念。 所以“仁”的核心是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体现仁爱之心,这也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孟子说:“不以仁政 , 不得乎治天下”,并认为:“仁者无敌”。这一观点运用到企业管理就是要善待自己的员工,多以鼓励和奖励去调动公园的热情,应该“施仁政于民”。荀子也说:“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礼仪和仁义是员工之间或者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交流的根本法则。
  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企业如何留着人才、培养人才有着重要的启示。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关心和体贴员工,在企业中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文化,例如我i也的管理者于基层员工打成一片,彼此像朋友意义互相关心;为了让企业官员更有一家人的感觉,有的企业为员工举办生日会,这样使管理者与员工走的更近,增加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并且形成“仁爱”的企业文化。这就是孟子企业的管理制度应该本着“仁爱”的合理和平等的模式,为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的环境。注重员工的需求和愿望 , 渴求,不断的引导员工进行自我提升,并同时提高对企业的认知,增强其企业荣辱感,以“仁本”为核心的儒家管理理念会使员工将其自身的命运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共同携手创造企业的未来。
  二、儒家的“诚信”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程度
  儒家思想把“诚信”作为做人和处事的基本规范和底线,其含义包括做人应该真诚,即不自欺欺人,也不欺骗他人。这种重“诚”守“信”的儒家思想,不仅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一个信誉良好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站得住脚,才能得到同行业的认可,才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进而长远的发展。
  孔子说 :“言必信 , 行必果。”旨在告诉世人,说出的话一定要遵守承诺,不能信口雌黄。孔子又说“信近于义 , 言可复也。”一个人的言行等同于他的人品,反应了他的基本素质。一个企业的信誉情况,反应了这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孔子对于诚信的认知使建立在人性的至高角度上,他所的“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也。” 以及“民无信不立”。这些话运用到商场中也十分使用,作为商人如果言不符实,不仅会给合作伙伴带来困扰,也会给手下员工带来不好的影响,破坏企业的风气,使企业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一句古话说的好,“信盖天下,然后能得天下。”企业应该时刻保证自身较高的信誉度,这是企业壮大和发展的必要因素。著名经济学家本杰·富兰克林说过:“信用就是金钱。”这句话说明,信誉可以创造财富,并且它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深度都是由企业的信誉体现。企业的硬实力可以通过融资、聘请有经验的管理者、挖掘专业人才等途径来提高,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信誉。在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唯一不变的口碑良好的品牌,所以作为一名高瞻远瞩的企业家,不仅要会经营和发展自己企业的品牌,更需要学会以信誉来保障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使企业持续地发展,不断地创造财富。通过诚信来树立企业形象,加强与合作伙伴之间相互信任与合作的诚信度,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儒家的“和为贵”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程度
  “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体现在企业经营活动当中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人和”。老话说的好“人心齐 , 泰山移”,企业员工的凝聚和和向心力可以使企业做到超过自身实力的业绩。企业的管理者若能够使得员工团结一致,协调好了企业内部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就能在商业竞争中无往而不利,拥有一个和谐的团队可以发挥出每个员工的潜能。儒家的管理哲学理念中将“和”的意义了解十分透彻,许多哲学家通过游说来宣扬“和”之道,希望郡主可以用来统治国民。孔子和孟子都十分向往“和”的国家治理状态,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再次强调了人和大于一切先天的有利条件。荀子在“和”的理论基础上将这个思维发展为具体的经营管理思想。荀子认为 : “上不失天时 , 下不失地利 , 中得人和 , 百事不废”。后世的管理者多数用荀子的“人和”理论进行创业和企业运作。如今的企业管理也离不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内部管理看“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从外部关系来看,“和”的思想就应该作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都应该保持和谐关系。所谓外部的“和”不是指对于竞争对手毫无保留的交往,而是公平正当的竞争,在竞争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外部环境。企业管理者应该适时地引用 “和”的思想引入到企业的竞争中。这种儒家管理哲学理念主张企业间的竞争应该即有“爭”又有“和”,同时两者彼此渗透,共存互利。
  儒家的“人和”思想,不仅要从微观理解,真正的做到企业内部员工和谐的状态,更要在宏观层面上达到“和”的状态。“以和为贵”的内在含义是一切事物联系都贵在和谐,和谐发展不仅是人类发繁衍生息的基本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点。只有企业间共赢互利的合作发展,才能保持整个市场都处于“和”的状态,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企业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儒家的“义利”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程度
  儒家哲学一直在讨论义与利之间的关系,“义”的意思就是将人的行为规范化和道德化;“利”的意思是人所能获得的利益,是指人的功利价值。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是将“义”和“利”合并,达到和谐共存的情况,但当 “义”“利”无法共存时,就将取“义”而舍“利”。
  儒家在“义利”方面的管理哲学旨在告知企业管理者在从事经济活动时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呼吁人们要见利思义。现今我国有些企业目光短浅、只顾短期收益 ,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实力,做出了错误的经营决策导致企业陷入危机。所以运用儒家的义利价值观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稳定脚步,持续发展,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十分契合。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而得之 ,不去也。”这句话说明哲学家并不反对人们对名利富贵的向往,但一定要用恰当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论语·子路》里指出“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 , 则大事不成。”欲速而不达,这句话很好的解释了很多企业遇到发展危机的原因,因为企业寻求快速发展而忽略了客观条件,因小利而忘远见,这样的企业管理模式注定会被市场淘汰。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实孔子所倡导的义是以正确方法寻求利的义 , 所以,利与义并不排斥,只是要求人们在追求利的时候 , 必须以“义”为前提。
  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与儒家“义利”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企业只有以“义”为前提去经营活动, 才有可能有长远而稳定的发展。“义”其实是代表整体的长远的利益 ,在“义”的长久作用下才会产生“利”,这就相当于企业只有稳定发展,才能慢慢积累财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实力,最终达到行业的顶尖。如果舍本逐末,其结果必然是“求富而得贫,求利而得害”。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可以长久稳定低发展,所以不要只是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真正在有远见的管理模式作用下的企业都会像儒家的“先义后利”一样 , 以“支付意识”管理企业 , 从而使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五、结论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讨论,可以了解儒家哲学的很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十分吻合,对建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应该多借鉴儒家管理哲学理念,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公司管理体系,也可以使公司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雁,张文欣.儒家管理哲学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7,31(04):58-61.
  [2]吴升.儒家管理哲学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J].求索,2016,(07):81-85.
  作者简介:
  顾钰芳(1982–),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京东方光科技 HRBP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市场的繁荣持续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以及合同管理。该文章就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进行了基础说明,通过探究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以及合同管理相互之间的联系,对于如何增强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以及合同管理提出了一下几点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合同管理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之带动着我国的建筑事业迅猛发展。在引入招投标工作制度后,我国建筑市场正不断向标准化、制
风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利用风能对环境无污染,对生态无破坏,环保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动力,因而对建设融资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建设应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改革创新政府和民间的融资途径以
2012年,国家税务系统财务会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总局党组工作部署,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管理,
患儿,男,生后64天发现以左侧耳垂为中心颌面部肿胀14天入院。肿块初为1.5cm×1.5cm。表面不红,无压痛,不发热,当地县医院拟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给予口服西药,局部用中药湿敷,无
2000年1~7月,我院皮肤科应用一清胶囊(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86例痤疮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n
档案属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管理质量,改善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反应学校的教学水平,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
吴栋:这个人的情商,还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而且最好是有社会经验,不单只是在学校里读书,还要看看这个人是否真的很喜欢这个工作,会不会用心地做好这个工作,这很重要。rn黄挺:对于应
摘 要:从近几年的发展形式来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市场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而对各类建筑施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细节要求,建筑造价的相关控制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引进优秀的科学技术,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实现我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文章对建筑造价投资决策阶段基本要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对设计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进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价值追求的冲突以及个性和共性之间的矛盾。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面临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致力于医院职工思想能力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