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节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浙江舟山的海洋节庆文化近年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特色文化成熟与发展的典范。本文研究了其渊源和构成,并从民间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建设、政府主导发展、文化产业兴起等诸多方面探寻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舟山;海洋;节庆文化
  舟山作为我国沿海最大的群岛,以其深厚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原生态海洋文化。现代海洋节庆文化发源于传统海洋文化,因历史跨度大、文化特色浓厚等而成为海洋文化展示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我国现代特色文化发展与成熟的典范。
  一、舟山海洋节庆文化的传统渊源
  1.龙神信仰:集中体现
  舟山原生态海洋文化中龙神信仰有着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古时人们认为,海龙王是海内天子,掌控渔民的旦夕祸福,根植于渔民传统思想的海龙王崇拜对其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产生广泛影响,民间流传着与龙有关的各种传说、习俗与活动。唐代杜佑的《通典》就有“唐明皇赐封号予四海龙王”之说;1169年宋孝宗下诏,祭东海龙王于定海县海神庙;民国时这里有龙王庙60余个,大小龙潭数十个,百姓遇天旱会来请龙祈雨。当地人尊称渔船为“木龙”,认为捕捞的鱼虾蟹贝都是海龙王的子民。当地习俗中有祭龙的传统,每季出海捕鱼前要“祭龙王”,通过供、请、祈等仪式寄托出海平安、船船丰收的美好祈望;鱼汛结束举行“谢洋”仪式祭谢龙王,还要表演龙王戏、跳龙宫水族舞等以示庆祝。
  2.观音信仰:影响深远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记载,“普慈寺,始东晋,时仅一小庵,以观音名”。《舟山市志》记载,民国初期普陀山拥有3大寺、88所庵院、128处茅篷、3000余名僧尼。宋时出使日本、高丽等国使船经普陀山必登山举行佛事,渔民逢春汛做佛事以求平安,遇海难则举行超度。对于传说中的观音,诸如身世、法力、慈悲、德能等都赋予了鲜明的海洋特色,观音形象渗入了海岛、鳌鱼、海浪等素材。现今普陀山已成为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2007年观音传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多重文化融合:提供丰富资源
  (1)多种宗教信仰文化的渗透与交融。秦汉时期道教传入且影响广泛,相传徐福、安期生等方士在此活动,道观祀有三官、三圣、关帝、东岳大帝诸神。宋元时期盛行妈祖信仰,民国《定海县志》记载天后宫有83个,占寺庙总数的1/4。岱山和嵊泗等地信奉羊府大帝。共同祈望与愿景使各种信仰互相交融,如观音传说中就有许多海龙王形象,普陀山观音道场建有妈祖庙。
  (2)吴越文化与内陆外来文化的融合。舟山在春秋时称“甬东”,属越,大多人口迁自宁波等浙江沿海,至今在民俗、服饰、渔歌等诸多方面仍有越文化痕迹。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使各省渔民来此捕鱼或定居,且带来不同的海洋文化。秦汉时期大量汉人经此入海带来中原儒家文化,历史上两次海禁以及因躲避战乱和经济贸易引起的迁入人口带来了特色内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各种文化日渐融合。
  (3)本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舟山处于我国与东亚各国的交汇点,唐宋时期就是日本、韩国使者出入内地的必经口岸,普陀山是高丽、新罗、渤海、日本等国船只候风的地方。交流形成了许多相似的信仰与习俗,如与舟山的四海龙王传说相似,朝鲜有东海龙王之说,日本有八大龙王之说,都有迎龙王、祭龙王的习俗;观音信仰一度影响了日本和朝鲜半岛的佛教文化,至今许多地方仍把观音当作护佑神加以敬奉;妈祖信仰在东亚及东南亚各国也都存在,文化交融为舟山海洋节庆带来了广泛影响和市场。
  二、现代主要海洋节庆的形成
  1.开渔节
  开渔节又称开洋节、开捕节。渔民在捕渔季节开始前,通过祭祀海龙王与海上诸神明的仪式,表达保平安祈丰收的精神寄托。传统开渔祭祀活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清雍正到民国期间鼎盛。历史上有官祭、民祭之说,民祭较普遍,形式简单;官祭则可追溯至秦时徐福祭海,隋唐明清时期都有官祭记载,定式讲究、程序完整。传统的开渔节并非指某一个时间,一般每季渔汛都举行,祭祀的神明诸多。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夏季休渔制,开渔节逐渐发展成固定节日,较著名的有1998年开始的象山中国开渔节和2004年开始的嵊泗黄龙开捕节:每年9月中旬休渔结束时,举行开渔庆典和“请龙王、送龙王”仪式,并有舞龙、舟山锣鼓等民俗文化表演。开渔时桅樯林立,千舟齐发,汽笛长鸣,场面壮观。
  2.谢洋节
  谢洋节是捕渔结束渔民为感恩大海和神灵及贺丰收庆平安而开展的祭祀庆祝活动。传统的谢洋节一般在每年黄鱼汛结束,即农历六月二十至二十三日左右,除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外,还有“谢洋戏”、“还愿戏”等活动。现代的谢洋节在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下,形成了献贡、敬香、祭文、舞龙、升旗、放生等系统的祭海文化。岱山县在古祭坛遗址建造了我国首个大型祭海坛,每年6月16日举行“休渔谢洋大典”。2008年岱山谢洋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成为中国海洋文化节的一部分。
  3.中国海洋文化节
  舟山较长的渔闲时间给文化活动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从2005年第一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始,组织理念与形式逐渐完善,成为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特色文化节。节庆主题由初期的展示海洋文化和旅游特色,逐渐加入海洋环保、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观念。海洋特色鲜明的活动项目不断增多,早期有谢洋休渔仪式、学术研讨会、特色博物馆展、渔民画艺术展、渔歌邀请赛、海鲜烹饪大奖赛、秀山泥浆节、海洋主题灯会展等,后来还逐渐增加沿港踩街巡游、黄鱼增殖放流仪式等活动。节庆期间还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有国际海钓邀请赛、国际海员日、国际海洋小姐大赛、国际龙狮争霸赛、国际游艇展等节庆项目。
  4.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
  首届文化节于2003年11月举行,以观音文化与生命自然为主题,2004年以后“自在人生、慈悲情怀”成为延续的主题。节庆期间举行弘法讲经大型法会、佛教音乐会、众信朝圣、莲花灯会、佛教文化大展、四海莲心交流大会和发愿祈福法会等,表达和平和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健康安乐的美好祈愿。节庆的文化内涵也不断丰富,如2006年倡导“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六和”精神,2007年的千人皈依大典,2008年的“万名台胞朝普陀,十万信众拜观音”,2009年的艺术盛典“普陀梵音”,2010年的“感受普陀珞珈、体验心灵日出”,2011年的“一馆一剧一世界”等,都不断发展和弘扬观音文化。“净化人心、普济大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教文化,吸引着众多海内外观音信徒、香客游客和专家学者,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重要旅游活动之一。   5.舟山国际沙雕艺术节
  朱家尖沙滩被国际沙雕组织确认为世界上沙质和风景最好的沙滩之一,是国内沙雕艺术发源地。1999年首次举办节庆,有8个国家10支国外代表队和内地港澳11支国内队参加活动。此后,每届活动都有鲜明的主题,如和平与友谊、人类与环境、至爱永恒、走向海洋、未来海洋之城等。活动期间不仅可以观看艺术与自然风光相辉映的奇特海滨风景,还有花车游行、海岛特色文艺表演等,每年吸引着许多国内外沙雕艺术队和几十万游客。舟山国际沙雕艺术节被评为“全国节庆活动五十强”“中国十大魅力节庆”,成为舟山引入最成功的著名节庆。
  当地还曾有许多地方节庆,如沈家门渔港国际民间民俗大会、海鲜美食文化节、嵊泗贻贝文化节、渔民画艺术节、桃花岛金庸武侠文化节、普陀佛茶文化节等,后大多被整合。
  三、影响舟山海洋节庆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本源泉
  节庆中浓厚独特的海洋特色多源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一,民间传承。历史上以口头传承居多,二十世纪中叶一些民间团体和人士自发进行发掘和抢救并不断创新,如周大风搜集30多首代表作,使濒临灭绝的舟山渔歌得以传世;定海白泉的老年文化群体联络民间艺人,挽救了万人伞、联灯等几近失传的民俗艺术40余项;此外,舟山锣鼓、翁州走书、木偶戏等诸多传统艺术得以抢救传承,渔民画、贝雕等新生民间艺术也迅速发展。其二,政府保护。开展民间艺人普查,建立个人档案和数据库,组织专家协助挖掘传统节目,确认非遗传承人,建立民间艺人职称评定制度,提供资助和鼓励传承,推进民间组织发展,为节庆文化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定海白泉、双桥、普陀六横、岱山高亭等成为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市有专业民间艺术团70余支。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巩固传统
  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7年开展非遗普查,收录各类线索4万条,完成调查4000项,列入县、市、省级保护名录分别达187项、62项、29项,列入国家级名录5项(舟山锣鼓、观音传说、渔民号子、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渔民谢洋节)。制定民间艺术资源保护政策,开展学术研究和成果展示,建立民间艺术资源库和网络服务平台,确定省市级传承基地和传承教学基地。2012年,将非遗保护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非遗资源与节庆平台的良性互动。
  3.公共文化建设:群众基础良好
  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由1个市文化艺术中心、9个县(区)文化场馆、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96个社区文化室和329个基层服务点组成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供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培植“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创建了24个省级东海明珠乡镇、43个市级海岛百花乡镇、1个省级文化强镇、36个省级示范社区、191个省级示范户。节庆的群众主体地位明显提升,谢洋大典由早期的专业表演到现在由400多渔民担任祭祀,2012年中国海洋文化节吸引了近20万民众参与。
  4.政府引导:推动整体发展
  政府引导是海洋节庆短期内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一是全程参与组织。当地设有重大节庆办公室,财政和人员保障充足,文化、旅游、宣传等部门从策划、目标、组织、包装和宣传等各方面倾力打造,规模与层次不断提高。二是有效推动节庆整合。2009年,对众多资源分散、同质单一的节庆进行整合,围绕“海”、“佛”主题确定了三大类节庆系列,统一管理,转型升级,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互助、企业联办、群众参与、融入市场的知名品牌,提升了整体影响与综合效应。三是扶持文化产业。制定了促进文化消费、鼓励创新、扩大融资、引进人才等扶持政策并实施项目建设,使旅游、会展、工艺品制造、文化产品和娱乐等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为节庆发展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柳和勇.舟山观音信仰的海洋文化特色[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红波.保护舟山民间民俗文化推进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之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
  [3]刘嫔珺.落实海洋生态文明要求实施美丽海岛创建行动[J].舟山瞭望,2010,(06).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国家经济技术的不断提升,给我们带来飞速的网络体验以及更好发展。垃圾处理作为萦绕在我国一直在强调的重点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工艺以及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前不可能实现的产品设备现在只要敢想,先进加工技术就可以生产出满意的设备。垃圾问题的主要问题在于生活垃圾的种类太多,分类难度大,不能持续分类。这样造成很多可再利用资源一起随着无用垃圾,倒入填埋场深埋于地下,给国家带来巨大
地方文献资源集中反映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地域与时代特征,而县城图书馆通过研发建设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优化整合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对提升地方
环境污染是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幸福的重要问题,得到了政府的特别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亟需得到解决。本文
微电子技术是现今社会的高新电子技术,它具有体积小、体重轻、工作速度快等特点,并且,我国的基础微电子工程也得到高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工业也需朝
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管理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手段,对于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医改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逐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摘 要:随着慕课的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开设了慕课,国内多所高校开始认可慕课学分,而中等职业院校构建慕课的时机尚未成熟,如何在开设慕课的浪潮中开展属于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型私密网络课程;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基础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了慕课,在高等教育方面,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已经开始认可慕课学分,但中等职业院校构建慕课的时机尚未成熟,从
理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又与他长期的地方履政实
中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日本则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日益壮大的国家。中日两国无疑有其文化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诸多差异。这篇文章讲述了中日文化的
在国与国的交往当中除了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的交往之外,另一重要的交往领域便是文化交往,在文化交往中,民间文化的交往又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民间文化交往
目的:了解新乡市大学生对校园网贷认知情况,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对新乡市五所高校中1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性别、年龄、所在年级、文化层度、户口类型进行分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