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95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种植牙骨量不足的临床处理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患者36例(43颗牙),在种植体的骨缺损处用人工骨粉进行植入并覆盖生物膜。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临床效果。
  结果:患者经过骨引导再生技术进行种植体植入后,植入临床成功率较高,为100%,患者均表示对手术满意,满意度为100%。
  结论:对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同期的种植体的植入和骨引导再生技术,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重建缺损的骨组织,弥补骨量不足,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量不足 骨引导再生技术 种植体 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9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60-02
  自瑞典的科学家Branemark [1]首创了钛种植系统以来,临床上的人工植牙技术成为了治疗和修复牙齿缺失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随着植牙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上植牙人群的不断增加,许多植牙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其中,多数问题来自于患者的牙骨量不足影响对患者的正常植牙。国外学者Dahlin [2]首次将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种植体的周围以解决骨量不足的问题,帮助患者的骨组织的重建。本研究中,对我院的36例骨量不足的患者应用了骨引导再生技术,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于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种植牙治疗且存在骨量不足的患者36例(43颗牙),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6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42.7±2.1)岁。各例患者的种植牙均存在骨量不足情况。患者全身健康,不吸烟,能够进行日常的口腔卫生护理,且排除其他疾病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患者在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后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材料。种植系统选用美国3i种植系统和奥齿泰系统。骨粉品牌选用Bio-Oss,骨膜品牌选用Bio-Gide。
  1.2.2 手术方法。
  1.2.2.1 Ⅰ期手术。患者手术前进行常规的手术区域的消毒,并铺巾。局麻下行H型切口,翻开骨膜瓣并对肉芽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按照设计的位置 [3]植入种植体。在手术的过程中确定骨缺损的位置和程度,并在种植体的周围的缺损处植入人工骨粉,维持其与牙槽骨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在骨粉之上覆盖骨膜生物膜。合理闭合创口并进行合理的缝合。手术1周后可拆线。
  1.2.2.2 Ⅱ期修复。患者在手术3-4个月后进行修复治疗。主要是进行种植体的转移模型,应用金属烤瓷全冠 [4]完成整个种植。后期的宣教过程中叮嘱患者定期进行牙齿的牙周维护并在之后的半年、1年以及2年时进行复查,观察并记录其骨吸收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
  1.3 效果评价标准。口腔检查中,患者种植牙无松动,牙龈无红肿和疼痛。X线检查中,种植体的缺损区域有新生的骨覆盖,并与种植体有骨性的结合,颈部骨组织没有明显的吸收现象,骨水平吸收每年均小于0.2mm。符合上述情况视为临床成功 [5]。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的数据录入SPSS18.0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36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手术12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口腔检查中,所有患者创口无裂开现象,胶原膜无暴露,X线检查显示种植牙骨结合均良好,周围无透射区域,颈部的骨组织没有明显的吸收现象,临床的种植成功率为100%。详见表1。
  表1 36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2.2 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情况。36例患者在经过临床的治疗后,术后12个月后随访其满意度,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的患者为36例,满意度为100%。
  3 讨论
  临床上,牙种植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牙缺失或者缺损情况。但是,许多患者存在着骨量不足的现象,导致种植牙的种植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的甚至直接放弃种植 [6]。但是,随着植骨技术的不断发展,骨量不足的患者也能够得到有效的种植修复,达到恢复功能以及重建美观外形的目的。研究表明,种植体种植的成功与否与牙槽骨的接触面积密切相关。骨引导再生技术需要有屏障阻止软组织的侵入,并需要提供一个适当的生长空间。在本研究中,采用骨作为替代材料,作为引导再生的物质,其生物的相容性更好,来源范围也更加广泛,能够在植入后达到更好的稳定吸收的作用,从而保障了种植牙的稳定。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可吸收的胶原膜,使其直接参与骨愈合的过程。其作为屏障的膜为密度不同的双层膜,不仅可以有效的组织结缔组织的侵入,还能够有效的保障植骨材料与骨细胞的密切融合,提高植骨的成功率。
  综合以上,应用骨引导技术解决患者种植牙骨量不足的情况能够收到确切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植入体的稳定性,提高其临床的成功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正耘,段丽琼,周洁,等.口腔种植手术的配合和护理[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20(12):435-437
  [2] 何建明,钱玉荣,缪春琴,等.骨引导再生技术在牙槽骨骨量不足牙种植术中的应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2,17(4):187-188
  [3] 马宇锋,刘贵锁,杜芙芸,等.骨量不足的非增量法人工种植牙临床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0):735-736
  [4] 张继东,曹庆堂.影像技术在种植牙术前骨量评估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4,8(5):304-305
  [5] 范锐,刘萍.种植体-杆卡式附着体在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修复中的应用[J].口腔额面外科杂志,2011,21(5):346-347
  [6] D’souza Kathleen M, Sras Meena A.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ssist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dental implant planning[J]. Journal of Dental Implants, 2012, 2(1): 3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局部封闭(鸡尾酒疗法)在“掀盖式髂骨取骨自体骨移植术中的应用的方法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采用鸡尾酒疗法术中注射髂骨松质骨“掀盖式取骨”供自体植骨的22例患者的资料。  结果:22例平均手术之间2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大约45ML,术后72小时内20例疼痛评分<2分(为轻度疼痛),2例疼痛评分<4分,术后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3—12个月随访。未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康复状况。  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治疗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呼吸肌功能锻炼后可以增强患者体质,感冒次数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住院次数都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  结论:采取呼吸肌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提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配合欣母沛在阴道分娩后预防产后出血中效果。  方法:给予我院收治的162例阴道分娩的产妇,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组82例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法预防产后出血效果。  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2h、24h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感冒发热患儿100例,将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按照年龄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按照年龄情况给予不同剂量的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  结果:采取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采取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其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理训练对精神科患者康复期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精神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利用精神科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自理训练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IPROS(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对实验组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价。
期刊
摘要:宫腔粘连症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其中人流手术的创伤是极为重要的原因。本文主要针对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病因、诊断依据、处理意见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人流 宫腔粘连 诊断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9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60-01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川崎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验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基础治疗。两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照组静脉注射常规剂量400mg/(kg·日)丙种球蛋白,连用5天,实验组单次静脉注射大剂量2g/kg丙种球蛋白。  结果:经过治疗后,两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改良鼻饲置管法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精神科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48例需要鼻饲的精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鼻饲法和改良鼻饲法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二次置管成功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所耗时间和鼻饲所耗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改良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置管及鼻饲效率以及鼻饲导致
期刊
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在社区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来我社区医院收治的92名各种非急性期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是否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有患者50名,按照医嘱规则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共有患者42名,不规则服用甚至不服用阿司匹林,追踪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复发情况。  结果: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38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脂变化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