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践,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两个字——发展。这种发展不是小发展、慢发展、浅发展,而是大发展、快发展、深发展,就是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实现课堂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
  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所谓低效,是指少(内容少)、慢(速度慢)、差(效果差)、费(时间费),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课堂,这样的教学就是低效教学。
  高效是相对于低效而言的,高效是指变少、慢、差、费为多(内容多)、快(速度快)、好(效果好)、省(时间省),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又快又好的发展的充分体现。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这样的教学就是高效教学。
  具体来讲,高效课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里的“效”是指三个方面的效:一是指效率;二是指效益;三是指效果。光有效率不行,还必须做到效率高、效益大、效果佳。所谓效率高,就是课堂达到度高,即学生知识掌握扎实,课堂检测分数高。所谓效益大,就是课堂发展度大,即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行为习惯好,能力提升快,素质发展全。所谓效果佳,就是课堂满意度好,即课堂教学目标、形式与内容达到和谐的统一,达到过程与结果的完美结合。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意是说,给予别人想要的东西还不如教会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入高三毕业总复习阶段后,需要复习的内容繁多,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快好省地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提高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技能技巧,提升应试能力是每一位教师执着追求的目标。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和努力,以期实现复习效率的最大化。根据过往经验,教师总觉得自己讲得够多够细,学生练得也够勤够多了,可为什么一到检测,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距离自己的期望值却差之甚远!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个人认为还是与教师对基础知识的整合、规律性知识的归纳、思维方法的引导不够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的低效息息相关。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中的“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为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普遍认为这部分难教、难学,复习时面面俱到,竭尽心智,但一检测便垂头丧气,平均分一般在四十分上下。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成绩)一点不成比例。经过细致地梳理归纳,笔者发现与“地球的运动”有关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九小类:(1)判断昼夜长短状况;(2)描述或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变化;(3)判断某地所属的季节;(4)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5)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判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6)比较几个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7)判断地球公转速度快慢的变化;(8)推算地球表面任意两地的纬度差;(9)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判断等。要想使学生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除了必须熟练地掌握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让每位学生熟练地掌握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图(俗称“三线五点图”)并能灵活运用。其方法是:学生能在一分钟内自绘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图,教师通过三维动画或幻灯片将“三线五点图”放在一个巨大球体中,演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通过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实际移动,晨昏线所分割的地球表面某一纬线圈上的昼弧与夜弧长短以及地球表面某一地点距离太阳直射点的远近等,然后将要解决的地理问题与图示结合,相信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述如下:
  (1)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则昼短夜长。(2)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长(6月22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夜渐短;向南移动时,昼渐短,夜渐长,但昼仍长于夜(9月23日回到昼夜平分)。南半球正好相反。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时,南半球昼渐长(12月22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夜渐短;向北移动时,昼渐短,夜渐长,但昼仍长于夜(3月21日回到昼夜平分)。北半球正好相反。(3)判断季节:①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半年,为春、夏季。严格地讲,只有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时,北半球一般在春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时,北半球一般在夏季。实际应用时,大家约定俗成地把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的季节定为夏季。此时南半球为冬半年,为秋、冬季。如上述实际应用时,大家约定俗成地把此时南半球的季节定为冬季。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与上述情况①相反。(4)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①每年3月21日至9月23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南移动。②每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秋分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5)判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以下用H表示)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的H变大,南半球的H变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的H变小,南半球的H变大。(6)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以下用H表示)大小的比较:距离太阳直射点近的地点H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远的H小。(7)地球公转速度快慢的判断: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地球向远日点或近日点运动的方向有关,但也可用“三线五点图”加以理解、归纳。①3.21-6.22变慢;②6.22-9.23由慢—最慢—加快;③9.23-12.22由快—更快;④12.22-3.21由快—最快—减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职责不能停留在单纯地传授学生以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高效学习、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
其他文献
农牧区小学藏文水平不高,加之小学生的词汇量少,这给小学藏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与各学科教师合作,提高学生的藏文意识,加强他们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迸发他们的写作激情,让小学藏文水平不断提高。  小学藏文在藏族地区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将藏族文化发扬光大的一门学科,学生藏文学习的接收能力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藏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期刊
关键词: 权力 艾丽丝·沃克 《紫色》  《紫色》是当代美国杰出的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它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是一部以独特视角描写黑人女性在白人世界及黑人男性世界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境况,以及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的著作。书中大胆展现了几位性格鲜明、敢于向男权文化挑战从而寻求独立自我生活的新黑人女性,如莎格和苏菲亚。在小说中,沃克以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呈现了女主人公西丽悲惨的人生
期刊
农牧区小学藏文水平不高,加之小学生的词汇量少,这给小学藏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与各学科教师合作,提高学生的藏文意识,加强他们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迸发他们的写作激情,让小学藏文水平不断提高。  小学藏文在藏族地区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将藏族文化发扬光大的一门学科,学生藏文学习的接收能力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藏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期刊
一、后进转化对象介绍  陆天来,学习态度差,上课不想听课,有时还公开在底下搞小动作或睡觉,但也有时会听课,会发言,属随便性格型。但有时感到学习的重要时,又能积极学习。但是持续时间不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在他有一丝丝尊重老师的心,老师的好言相劝,他能点到为此。因此,我把他定性为思想素质还可以的后进生。  二、转化后进生的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
期刊
I. Teaching Content教学内容:这是一堂以Be positive, never give up! 为主题的英语德育课。旨在教会学生“积极乐观、永不放弃”。通过阅读21st Century Junior 2在2012-5-21这期报纸第6版的一篇阅读文章“My grandma’s strong heart”。由文章引出positive、strong、enjoy和share这几个关键词
期刊
新课标、新方向,阅读《普通高中技术领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后我读到了什么?有感受吗?
期刊
关键词:细节精彩课堂思考 实践  一日收到学生发来得短信,内容是这样的:“一节课40分钟,5分钟缓过神来,5分钟神游,5分钟聊天,5分钟偷菜,5分钟看微薄,10分钟睡觉,2分钟整理发型,2分钟修指甲,还有1分钟看表倒计时下课……”我惊叹“写手”的才华,也反思:我的“课堂”也是如此狼狈吗?  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我总是找着各种机会、多种渠道,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目的就是能更深层地领会
期刊
一、单元背景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A1a-2c是新目标 Go for it ! Students,Book 八年级上册Unit5的内容。Section A主要是以娱乐活动为话题来谈论喜好和制定计划。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原则,并通过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earning )交际教学(commu
期刊
设计思路:  《抱抱》这本书就是这样通过各种动物间不同的抱抱来表达爱的一个绘本。这本书几接近无字书,书中只有“抱抱”、“妈妈”以及“宝宝”六个字。其实这六个字已经将母子的爱做了一个很好的传递。我们对于文本分析和教研时,根据小班语言培养目标,在设计课程时,让孩子通过对画面的分析和理解,并能够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最终帮助孩子去感受和理解亲情之间的爱,让孩子知道爱不仅仅是用语言,还可以用行动来表示。我们在
期刊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学习方式智慧教育 创新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的一次创举。“整合”教学的课程培养目标是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人才。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