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数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ps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诸多学科中,最具理性的学科就是数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上好数学课,让学生喜爱这门学科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教学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师 数学教学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喜爱数学学科
  1.无限爱心唤醒学生。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崇高而神圣。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用爱心承担起这份崇高与神圣,要将全部爱心倾注学生,满腔热情对待学生,爱护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较差、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爱心。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找机会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活动,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喜爱小学数学教师,进而喜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
  2.满腔热情感染学生。教师的热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满腔热情,从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目以传情,情以感人”。通过目光这一无声语言来传递爱的信息,表达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比如对于课堂上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可以用温柔的目光表示激励,对于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用善意的目光表示提醒,对于回答问题犹豫不决的学生,可以用自信的目光认可鼓励,对于回答问题正确、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扬称赞等等。此外,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尊重、爱护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要让学生获得上进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高尚人格吸引学生。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重大,小学生心里教师就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因此教师的人格势必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教师的品格修养、仪表风度、知识才华都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信息的普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仪容整齐、端庄大方,更要拥有健康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等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魅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思想,吸引学生学好知识。
  二、打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习
  1.微笑态度融入课堂。教师这一职业要求其必须学会微笑。教师一旦步入教室走上讲台,就如同演员走向摄影棚一样,需要立即进入角色。绝不能把个人不良的思想情绪带给学生,因其个人情绪而影响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始终面带微笑,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如此才能营造课堂愉快祥和的氛围,才能给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2.轻松愉悦活跃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开展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展示真实的自我。针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可以私下讨论,也可以高声辩论,然后踊跃发言,对于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表达赞许之情,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表达思想,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表扬鼓励充满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常表扬鼓励学生,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练习时,学困生如果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奖励一面“小红旗”,给予鼓励表扬。学生获得表扬鼓励,自然就会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三、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1.新课导入引发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新课导入时,应该创造各种条件,使每名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我,从而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由此也可发现学生学习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课程讲授保持兴趣。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认真动脑思考,这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更要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要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还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使学生感受成功,保持学习兴趣。
  3.巩固练习提高兴趣。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通过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有心理学实验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在30分钟以内最佳,过了最佳时间学生就会降低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练习兴趣,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开展小小运动会、数学扑克、夺红旗、数学医院、接力赛等一些游戏活动等。
  4.灵活教学培养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很多,且各具特色,各有适用范围。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四、努力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课堂教学必须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也是高度抽象而成。上数学课如果就题论题,就会显得死气沉沉,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常把纯数学问题变为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引起兴趣,常把深奥的数学理论用浅显的、学生熟知的事例加以说明,常能使问题的结论出乎人的意料,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状态,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想学。编制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问题让学生判断、猜想、演算和论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器官。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的难度恰到好处。
  2、要注意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下意识的思维活动,往往不带任何严密论证形式进入学生的意识之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设想,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思维错误,干万不能压制。有的教师一发现学生的思维出了偏差,立即加以制止,好似怕瘟疫传染一样。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相反,一个好教师就是要善于把学生的错误思维挤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3、必须反对题海战术,提倡少而精的原则,强调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题海战术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也是极不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中,教师讲的例题要尽量做到少而精,并且最好将自己的思维原始过程再现于学生面前,不只带领学生走顺境,还要让学生在逆境中锻炼。让他们看到教师是人不是神,做一道题照样常常碰壁,不过是教师在碰壁后知道如何转弯,甚至尚未碰壁时就有碰壁的预感,就知道要及时拐弯。布置的作业也要少而精,做到适时、适度、适量,才能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学生做到真正的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肖自荣.怎样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2011,(5)。
其他文献
<正>女性主义研究在西方已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在中国,它虽然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大有急起直追之势。由于东西文化传统大相径庭,中西女性主义研究无论从历史背景、理论建构、
会议
目的:本文建立碳化-酸溶消解法测定鹌鹑蛋清、鹌鹑蛋黄中的微量元素。方法:先用硝酸消解鹌鹑蛋清、鹌鹑蛋黄中易溶解的部分,蒸干,然后约在400%碳化,使大分子裂解形成小分子或碳残渣
对鄱阳湖南矶山湿地、吴城自然保护区、白沙洲国家湿地公园及鄱阳湖龙口等典型湿地进行沉水植物群落的调查与采样,并测定各样点水样及底泥重金属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
【摘要】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然而由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都还不够成熟的种种原因,对于数学思维很多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分组学习 竞赛 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帮
“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现状不符合,也不存在国家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的重大转变。近来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是市场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优进劣退”。“国进民
从我站在讲台的第一天起到现在,我一直耕耘在农村小学教育的田园里。在我16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担任了16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做一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  现在有相当多的小学生的家长外出务工,这些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带,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得这些孩子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气,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各方面、用多种方法尽
马克思法哲学方法论由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逻辑方法)两方面构成,唯物史观则统领了马克思法哲学的方法论思想。以人的历史作用为视角,唯物史观的起点包括研究起点与叙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