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群体研究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联大外文系在抗战八年期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人才,可谓教育史上的奇迹。外文系办学的成功与其教授群体的关系十分密切,西南联大外文系集中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精英,他们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立的学术追求以及豁达的生活态度。吴宓、叶公超、温德、燕卜荪为外文系教授的典型代表,因此,希望通过对他们的研究来展示知识分子为维护战时高等教育延续性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与情怀。
其他文献
结合大学特有的组织结构与文化精神,尝试从"能力核"和"魅力场"两个层面,探讨高校管理人员的理想人格构成。提出"魅力显性与能力隐性"原则,并阐述其在科研能力核和学术魅力场、政治
英美大学推行人本主义、社会服务和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等通识教育理念,有力地促进英美大学的现代化发展。其具体做法对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具有诸多借鉴价值。我国高
文章基于南京某工科高校2016年的CCSS问卷数据,构建了大学生学习投入五维度二阶因子结构模型,去除环境影响因素后,又构建了个体学习投入三维度二阶因子结构模型。两个模型均
全纳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拓展提供理论基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与传统专业教育存在本质区别,在实施过程中将遭遇观念接纳困境、课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