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的神灵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海省西宁市向南180公里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有一个叫热贡的地方,每年农历六月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祭祀山神的仪式,这种大型的原生态民间祭祀仪式在西部并不多见。他地处汉藏结合部,是古往今来较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及军事要塞。这片区域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相融现象非常明显,所以形成了“民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现实图景。祭祀山神的仪式民间俗称“六月会”。从2004年起,我每年如期赶往热贡采访祭祀活动,在祭祀现场,我仿佛徜徉在一个个远古的场景里,感受他们心灵的自由和身体的张力,并和他们一起狂欢。
  每年金色麦浪翻滚的季节,生活在隆务地区的藏族人和土族人,就会吹响圣洁的海螺,敲着吉祥的龙鼓,煨起浓浓的桑烟,载歌载舞,酬神娱人,祈盼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好年景。按照惯例,同仁县隆务地区的“六月会”每年农历六月十七这天从四合吉村开始。此后,沿隆务河两岸,从麻巴峡口到江什加村这三十多公里内的四十多个藏族、土族村庄相继敲响龙鼓,庆祝“六月会”的到来。整个活动要持续到农历六月二十五,历时九天。“六月会”前夕,男子们要集中到村里的神庙中,用酥油、炒面等物品制作祭祀用的“垛玛”,女主人的任务是洒扫庭院、准备全家人的节日盛装。作为六月会核心人物的“拉哇”则要端身净意,以特定的仪式做好节前的准备。据当地人的说法,“六月会”期间,各路神灵要会聚一处,评价一年来的功过得失,并通过他们的载体——拉哇,向村民预言疾病、雹灾等天灾人祸。
  连续八年的零距离接触,一次次的给我惊喜,使我对这片土地的文化深深迷恋。虽然不能完全读懂它,但那种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探究之心也成了一次又一次吸引我去热贡的理由。“六月会”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蕴涵着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区内各种文化、社会形态的传承与融合,同时也记录了这片土地上民俗文化的变迁。
  通过多年的思考和总结,我归纳了“六月会”的四个关键词:拉哇、神舞、鲁舞和军舞。
  
  拉哇——神界与俗界的使者
  在整个祭祀仪式,“拉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先要在法会没有正式开始的前一天组织村里的男性扛着供奉有本村主要山神塑像的神轿,走访本村落每一户人家,为他们做祈福迎祥、驱灾避邪的法事,这一天全村每家每户也都做好准备迎接“拉哇”的光临,这一活动将会持续到“拉哇”走访完全村每一户人家为止。第二天祭祀仪式将正式开始,祭祀内容也将随之丰富多样。祭祀分为乐舞、娱乐、插箭、煨桑等几种形式。祭祀仪式中拉哇也会对那些刚参加祭祀法会的男子或幼童做示范性的神舞动作,并会对那些跳神舞不规范的男子进行面斥或惩罚。让祭祀仪式的秩序井然、规模壮观的推进下去就是“拉哇”们的首要职责。
  浪加村的祭祀仪式由年轻的拉哇夏吾才让担任。他先在神庙里边敲鼓边念咒语,并向神像敬献哈达,供奉青稞和酒,几分钟后,拉哇的身体颤抖不停,头部左右摇摆,口吐白沫,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眼睛里只有眼白,显然神灵已附着了他的身体,随从们群情激昂,高呼“噢-噢,噢-噢-噢”的声音,众人也仿佛被神灵施了法,激动癫狂不已,大家沐浴在神灵的气场中。
  这里的拉哇叫夏吾才让和我有八年的交情,早在我第一次参加六月会之前我们就认识了,我在他家住过一段时间,他和妻子养育了两个孩子。他们的生活在祭祀活动前和普通村民一样,挖虫草,种庄稼,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到了祭祀期间,他突然变成了山神的载体,突然具有神的威严和震慑力。他是祭祀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祭祀的对象,他恪守上一世拉哇师傅的严明纪律,全盘继承他的衣钵,在祭祀活动期间尽情挥洒阿尼拉日山神的魅力,完成了山神在人间的所有职责。
  神舞——祭祀者与神灵共舞
  具有典型神舞祭祀仪式的村子是四合吉村。整个热贡地区的祭祀仪式也是先从位于同仁县城的四合吉村开始,这是因为四合吉供奉着热贡地区最大的神——夏琼神,我的朋友旦增就是夏琼山神的附体,他告诉我,夏琼山神是同仁众山神的首领,这样每年“六月会”从四合吉村开始就不难理解了。
  在县城文化馆工作的卡泽,是研究“六月会”的专家,他告诉我,来四合吉村参加神舞的女子必须未婚,四合吉村则是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未婚都可参加。
  这个华丽而庄重女子群舞藏语称为“嘎尔”,这种舞蹈从头至尾只有一种同样的舞步,盛装的藏族少女们先是缓慢地向前走三步,然后向四方敬献哈达,神情庄重虔诚。在舞蹈间隙穿插龙鼓舞,村民们敲响龙鼓,在拉哇的组织下舞蹈,我感到那龙鼓的声音就像胎儿在母亲体内听到母亲心脏的跳动声,有生命力的坚强和与命运抗争的铿锵。神舞最后部分是全村上百名男女舞者排列整齐,模仿右旋白海螺的样子,不断变换着队形,在俗界演绎神灵舞蹈的场面。
  四合吉村的神舞一直要跳三天,舞蹈样式基本相同。祭祀活动的最后一天下午,所有人手托供品都整齐地排列在神庙前,倾听拉哇的预言和祝福,最后,村民们排队走上煨桑台,把所有供品全部倒入火堆焚燃,将祭祀活动推向高潮。拉哇告诉我,全村够条件的村民都必须来,祭祀活动结束后,无故不来的村民要被罚款,而表现好的村民则按神灵的旨意进行物质奖励,事实上四合吉村的奖惩分明是所有观者有目共睹的。
  
  鲁舞——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水”有关
  浪加村跳鲁舞祭祀场面古朴而富有野性,舞蹈者全部是男性,他们脚上穿着统一的球鞋,统一的袜子,用带花纹的带子打着绑腿,据说这些带子象征着龙与蛇。由上百人组成的鲁舞队犹如龙行大地,不断起伏跳跃,做出各种的姿势,在锣鼓的伴奏声和桑烟的氤氲里,男子们的舞蹈带来了远古的信息,它是村民祖先生活图景的再现,观者能从舞蹈的神韵里,读出穿越时空的美感和诗情。鲁舞分为13种舞蹈,包括面具舞、蛇舞、龙女喜旋舞等。龙舞的间隙,拉哇要给自愿上钎的人“上口钎”。“上口钎”是拉哇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消病禳灾。“上口扦”全凭自愿,在上钎前,他们要向拉哇走去,得到允许后,拉哇才给他们上钎。祭祀活动的高潮是拉哇在众人的簇拥和高呼声中爬上经幡杆,用刀砍破自己额头的头皮,血祭神灵,当地人称之为“开红山”。血液每一滴都是向神的表白和期望。开山之后,拉哇手持缠有哈达的木棍继续跳舞。鲜血从他的额头上滴下来他浑然不知,继续沉醉在他“扮演”的神灵的角色中。
  血祭是热贡山神祭祀文化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仪式,基本内容由额头放血、铁钎穿嘴、铁钎穿背等组成,这一仪式虽然不像其他祭祀仪式那样在热贡普及,但在底层民众当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血祭代表了信仰山神的民众对于山神的无比虔诚,也证明了民众对此信仰的信心和认同。
   军舞 ——追忆战争庆祝和平
  军舞祭礼与神舞祭礼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两者互融互通,但理清脉络后不难发现神舞祭礼与军舞祭礼有着一定的区别,次序也是神舞在前军舞在后。
  各村字的军舞祭礼大致相同,这些军舞祭礼基本都是在主音锣声的调控下全体进行祭礼活动,舞队中列首位的人会肩扛长杆挂起的山神唐卡、之后就是大刀、长枪、长矛和虎、狮、鹏、龙的三角旌旗,在男性集体远征舞中铜锣每敲击8拍,全部舞队将后提右脚,同时还会有锣手应时引发“唯哈”之声,舞队全体也会应声集体喊出“唯哈”两字,关于“唯哈”两字的意义众人说法不一,有说是军队内部的号令声,也有说是壮军威士气的威慑之声。
  在军舞较为盛行的“四寨子”即郭麻日、尕萨日、年都乎、吾屯村,军事文化色调较为浓厚的“军棍”、“木斧”是男性参与军舞祭礼时的主要器具,男性舞队穿着轻便藏装,时而对阵操练轮转手中刀棍、时而踏着轻盈步伐摆螺旋阵做交叉排列,时而还会表现出扑打、斩杀等的动作,相比苏乎日、铁吾、四合吉村的军舞祭礼,郭麻日、尕萨日、年都乎、吾屯村这四寨子的军舞相对活泼一些,其军舞祭礼的步伐轻快迅捷、动作幅度较大、军事演练的程式也较多。
  军舞祭祀中最为激动人心的应是连转13圈的“转圈舞”,有学者认为,这象征着军队大规模的远征。“远征军”的领舞人左手拿着小木斧,右手拿着一面绘有绿色人像的木板,一边舞蹈一边做出砍杀的动作,这象征着对敌人的无情斩杀。
  
  热贡地区地处黄河九曲之地,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汉文化与藏文化、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地带。因此,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汉朝以来,就烽烟不断。羌人、汉人、土谷浑人、吐蕃人、蒙古人等都占据过这里。古代的军事文化便在热贡这片土地上传承、交融并发展着。当地居民饱受战乱之苦,人们对战后和平生活也特别珍惜,我采访过不少老人,一致认为关于军舞祭祀的来源几乎都与不再打仗,庆祝和平有关。
  “六月会”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是祭祀娱神的重要载体,它是热贡地区民间宗教保持多神崇拜的原始形态,更是民间艺术得以存活而又兴盛不衰的根本所在。藏族、土族人民通过“以舞娱神”以这种古老的舞蹈祈求神灵保佑这方土地风调雨顺,这也是祭祀仪式的终极目的。拉哇是神界和俗界的使者,这也是“六月会之谜”的最终谜底。
其他文献
春节、藏历新年期间罗布林卡免费对游客开放  1月17日,拉萨晚报记者从罗布林卡管理处获悉,春节、藏历新年期间,罗布林卡免费对游客开放。近年来,随着西藏全域全时旅游发展战略实施,西藏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拉萨各旅游景区的游览人数逐年增加。根据西藏对冬季进藏游客实行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春节、藏历新年期间,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全区5A级旅游景区免费对游客开放,游客凭有效证件免票入内参观游玩。青藏高原发现
今年是中韩建交15周    年和中韩交流年。15年前,中韩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交决策,开启了中韩关系史的新篇章。15年来,中韩关系全面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并有力地促进了半岛及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纵观历史,中韩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双方已成为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政治互信和战略沟通不断加深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
2011年7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第二天,一架印有鲜艳五星红旗的民航飞机从首都机场腾空而起,开启了新的一次党的重要对外交往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应法国政府、波兰最高监察院和塞尔维亚、阿联酋、伊朗政府邀请,对上述五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中央纪委副书记黄树贤,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北京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叶清纯,中央纪
美军热炒“电磁珍珠港事件”    不久前,美国某权威杂志对下一场世界战争进行了预测:下一次世界灾难降临之时,看不到蘑菇云,随着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闪过,各种计算机系统中的一切数据都将被抹去,所有电子控制设备、电力输送网、通信网都将陷入瘫痪,除柴油机外,所有电气化引擎都将无法发动,世界将倒退200年……文章指出,这并非耸人听闻,因为新一代电磁脉冲武器大规模使用后,世界就将变成这般模样。  为准确评估电
在《里斯本条约》受阻和经济危机爆发的阴影下,欧盟举行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议会选举,27个成员国的选民从2009年6月4日至7日先后投票,选出了第七届欧洲议会的736位议员。这次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反映出欧洲民众对欧盟及成员国政府的态度,将对欧盟今后5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欧洲议会选举的突出特点    欧洲议会是欧盟唯一直接选举产生的民意机构,其立法活动与欧盟的发展及成员国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
编者按:岁末年初,本刊照例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2008年的国际政活、国际经济、国际战略与安全、中国外交等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对新一年的国际形势进行展望,以飨读者。    寰球同此凉热:2008年国际形势新发展  林利民  从评估国际战略形势的视角看,2008年堪称是“9·11”以来最有特点的一年,其在国际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可能要超过因“9·11事件”而著称的2001年,堪与冷战结束、
今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持续活跃,内涵更加充实丰富,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顺利推进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七一”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  问:王部长,今年上半年我党的对外交往丰富活跃,成效显著,请您介绍一下党的对外交往工作的总体思路。  王家瑞:党的对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明确的,这就是在中央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内建设和总体外交两个大局,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和平稳定
北约组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在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防范和对抗苏联而建立的。北约成立后,苏联也在1995年5月14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解散,同年12月苏联也解体了。苏联解体后,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北约不断调整战略,在战略目标、扩张范围以及组织性质等方面均走向全球化:  1、战略目标全球化。冷战结束,北约开始致力于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探索
一、奥巴马结束访非 美非关系增活力  7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从坦桑尼亚乘“空军一号”专机返国,结束为期六天的非洲之行。除坦桑外,奥巴马此行还访问了塞内加尔和南非。在非洲期间,奥巴马公布了多项对非举措。其中要点有三:一是投入70亿美元用于“电力非洲计划”,旨在帮助非洲大陆解决电力短缺难题;二是加大对非洲卫生事业的援助力度,继续实施42亿美元规模的“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援助计划”;三是支持延长将于两年
以日益增长的高层政治互访、贸易和投资为基础,过去20年中非关系取得了重大进步。鉴于未来20年中非经济预期增长5—8%,预计会产生许多新的贸易和投资机会。日益增长的非洲中产阶级为中国销售更多的消费品提供了机遇,而中国不断推进的城市化也确保了对非洲自然资源的持续需求。  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大量私人咨询公司(包括安永会计事务所)的最新研究,未来非洲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如果非洲可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