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导热环氧树脂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当代化工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ong0003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导热石墨片(TCGS)制备高导热环氧树脂(EP),并研究其与三种胺类固化剂(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MDC),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二氨基二苯砜(DDS))的固化反应,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优化了各种树脂体系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使得DDS/EP/TCGS树脂浇铸体的最大弯曲强度达到了107.9MPa,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69℃,在120℃时的凝胶时间达到107min,具有良好的预浸料制备工艺性;以激光闪射法测得三种固化体系(DMDC、DDM、DDS)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276W/(m·K),1.311W/(m·K),1.226W/(m·K);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同样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横向导热性能。
其他文献
针对含缩醛结构生物基环氧树脂体系的工艺性能开展研究,采用旋转流变仪和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缩醛环氧树脂体系的流变性能和固化行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注胶温度约为40 ℃。采用自催化模型结合n级模型的分段模型获得其固化动力学参数,分段模型拟合得到的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在2.5~20 K/min的升温速率下能较好地描述含缩醛结构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通过外推法确定了树脂体系
期刊
通过测试端羟基丁腈橡胶-环氧树脂预混物在体系中的不同比例,发现预混物加入42.9%时,其增韧效果最佳,树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148.8%、159.4%和264.8%,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132.8℃和138.9℃,并制备得到工艺性和力学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通过动态DSC法,研究了增韧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并建立了该树脂的固化度-温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
期刊
以ChatGPT为代表的对话式语言大模型通过使用超大规模模型参数和海量训练数据,涌现出很强的上下文学习能力和思维链推理能力,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被视为颠覆性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纯文本语言大模型突破的基础上,近期显现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是向能够理解和生成语音、图像、图形等其他模态数据的跨模态语言大模型的转变。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跨模态语言大模型逐步拥有了较强的多模态感知以及
期刊
采用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MDI)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碳纤维(MDI/KH550-CFs)与环氧树脂(EP)复合,制备了不同碳纤维添含量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拉伸测试、抗冲测试、磨损测试等研究改性碳纤维含量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采用MDI和KH550改性后的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界面粘结性能;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测
期刊
为实现形状驱动能耗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最佳配合,本文在热致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体中提高增韧剂新戊二醇二缩水醚(NGDE)含量来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添加短切碳纤维(SCF)来抵消由增韧剂引起的刚度降低负面效果。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NGDE、SCF含量对复合材料形状记忆转变温度、形状记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NGDE含量可将环氧聚合物基体的形状记忆转变温度从90℃降至43℃,其储能模
期刊
报纸
地下水系统特征是维护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和修复的关键性基础资料.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总结分析等,从地下水系统组成要素含水层、隔水层、滞水层、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系统的几何形状、地下水储水、水平衡、边界与初始条件、水质、水流以及环境污染风险方面,对重庆红层区打井工程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在红层区实施打井工程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从地下水系统角度出发制定红层地下水可持续
期刊
报纸
报纸
芳纶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特种防护、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强度高、韧性大、密度低、耐疲劳、耐腐蚀、抗冲击等特性是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后续使用中,通常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尤其是需要进行装配连接时,通常会对其进行制孔。但高韧性、非均匀性以及芳纶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会使其在机械加工中,容易出现严重影响工件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的毛刺、撕裂、脱层等加工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