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内pH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_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也优先进行糖酵解以提供能量,并生成大量乳酸;恶性肿瘤细胞胞膜葡萄糖转运载体和糖酵解酶的基因表达增强,这一改变是恶性肿瘤细胞有氧醇酵解(areobicglycolysis)的关键性代谢标志[1]。一些正常组织(如运动时的骨骼肌)也...
其他文献
北京奥运会已成为历史,人们对“后奥运效应”忧心忡忡。本文尝试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入手来探讨“人文奥运”的丰厚遗产,力图使“后奥运效应”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从坚守文化自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primarymalignantlymphomaofthetestis,PMLT)较少见,占睾丸肿瘤的1~8%[1]。我院自90年代开展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以来,诊断PMLT3例,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附表)3例均为男...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
本文研究了抛物方程各向异性非协调有限元方法,得到了其相应的最优误差估计和整体超收敛结果,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目的 研究含大剂量表阿霉素的联合化疗(ECLF) 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中的作用。 方法 1998 年5月~1998 年12 月,30 例晚期胃癌随机分组治疗。 结果 大剂量表阿霉素组(90 mg/m2 缓慢静脉推注) 优于常规剂量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后腔内注药和常规腹穿抽液后腔内注药两种方式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将82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常规
目的 探讨三萜酸类中药成份熊果酸(UA)与齐墩果酸(OA)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的影响,从而为开发应用于治疗淋巴瘤的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不同条件
目的 研究醛氢叶酸(LV)联合氟尿嘧啶(5FU) 系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性。 方法 93 例分别接受下列化疗①A(LF) 组:5FU(500 mg/m2·d- 1) 加LV(20 mg/m2·d- 1) 静脉连续5d,3 周重复;②B(LFP) 组:将顺铂(PDD40 mg/d 静脉
超人思想不仅是尼采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他一些思想家甚至一般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情结.本文把人们思想中的超人概括为“人可望不可及的”与“人可望又可及
目的 研究全反式视黄酸(ATRA)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从酶水平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MTT法测定ATRA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酶标仪测定乳酸脱氢酸(LDH)、β葡
目的对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