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玄妙之技”走近寻常学生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we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圣王羲之有言:“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全唐文中亦有“六艺之中此为难事,人罕晓其奥”之说,可见学好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且不说一些成名的书法家往往经过毕生的努力才有所成,只看我们眼前许许多多的学子,练了不少时间的字,却大都进展不大,留下了跋涉的足迹,而总不能使自己的字整体面貌有所改进。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字,让我们这些大多基础平平的学生能有所进步,让书法这门“玄妙之技”走近寻常学生呢?笔者认为,将写字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在写字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享受美,激活他们的审美之情,使其获得深刻的美感体验,能令学生对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进入写字有味、人情、知美的境界。
  1 赏析汉字,产生审美感受
  汉字虽为方块字形,但形体活泼灵动;虽为点画组合,但组合错落有致。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文学史纲要》)这里所说的“感目”的“形美”,就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引导学生赏析汉字,使他们产生对汉字的审美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 感受汉字笔画形状的美。
  汉字笔画的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晋代卫夫犬论书祛时说:“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物象,感悟汉字点画的形态之美,产生审美感受。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笔画变化万千的美感,如竖画,在“半”“计”等字中表现为悬针,在“术”“蛛”等字中表现为垂露,书写“队”仔等字的竖画耐时略为右弓,而在“糊”等字中则略为左弓。
  1.2 感受汉字字形结构的美。
  长短参差。汉字中凡有重复笔画,其长短、位置必有变化,形成了既协调又富于变化的美感。如“挂”字横画较多。其长短富有层次且俯仰也有一定的变化;再如“世”字竖画较多,其长短有别且起笔位置左低右高。
  疏密匀称。汉字笔画或繁或简,但布白相对匀称,特别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其疏密更讲究匀称,形成井然有序之美。如“晴”字右半部分多为横画,其间隔大致相等;再如“舞”字上半部分短竖间的距离也较为匀称。
  左右避让。汉字的点画有如谦谦君子,构字时互相避让,为笔画的嵌入或舒展留出适当的空间,形成融洽呼应之美。如“情”字,右土部分略为右靠,为左边一点腾出书写的空间,而左边一点则上靠,为左边中横留出嵌入的位置;再如“塔”字,左边提土旁略为上靠为右边撇画的舒展留足空间。
  1.3 受作品章法整体的美。
  章法实质是对空间虚实的艺术处理。“实处之妙,皆由虚处而生”,“虚”与“实”,“白”与“黑”,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给欣赏者留有审美想象的广阔天地。成功的章法集中体现了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邓石如的“计白当黑”,便是这一美学原则的具体运用。
  书法章法还讲究承上启下,左顾右盼,参差变化,以及落款合理,钤印得宜,并注意局部美与整体美的和谐统一。如《兰亭序》全篇324个字,分28行,字字相映带,行行相呼应,若行云流水,气势连贯、浑然一体。清包世臣说:“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孙,长短参差,而情意思真挚,痛痒相关。”形象地说明了书法作品整体美的艺术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赏析汉字,使学生发现汉字美的规律,充分感受到汉字文化的精妙,对所写汉字的点画形状、整体结构和章法布局都产生了美的印象,使他们乐于欣赏,乐于书写,为写好汉字打下基础。
  2 唤起情感,激励审美创造
  2.1 引人入胜的故事唤起审美情感。
  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他们从故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学生可以从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中学到勤奋;从怀素写字秃笔成冢,并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的故事中学到持之以恒;从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中学到自强不息……古代书法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是唤起学生情感共鸣,诱发学生审美思索,激发他们自觉地“心摹手追”,进行审美创造的最生动的教材。
  2.2 机智巧妙的点拨诱发审美思索。
  一次我在教铅笔字“钩的写法”一课时,介绍了竖钩、弯钩、斜钩、卧钩的写法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钩的收笔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发言非常踊跃:“钩要写得短”、“钩要写得尖”、“钩要写得快”、“钩要写得准”。他们能分别从钩的收笔长短、笔形粗细、运笔快慢、出峰方向四个方面作出完整的回答,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根据以上四点要求,我再次用粉笔在黑板上作“钩”的示范,一般示范一边刻意在说“钩”字时发出短促而响亮的读音,学生似有所悟。练习时,绝大部分学生书写有节奏,所写的“钩”显得很有精神,而不像以前那么呆板乏味。实践证明:教师巧妙的提问,机智的点拨,精到的示范,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审美创造的欲望,
  2.3 紧张有趣的竞赛激励审美创造。
  开展写字竞赛,既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他们敢为人先的意识,还能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竞赛方法。
  2.3.1 星级作业评比法:学生的写字作业累计得三次“优”,就可在本子封面上加一颗五角星,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
  2.3.2 个人评比法:每月进行一次写字比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进步奖,优秀作业在展览牌上展出。
  2.3.3 小组评比法:在每一节写字课上,按照座位排列分四大组进行写字姿势比赛,每周总结表彰一次。此法可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写字姿势难以保持正确的问题。
  凡此种种,都能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兴趣昂然、情绪高涨中进行写字活动,而学生一旦通过书写实践产生自我感悟、作出自我总结,品味出汉字书写的力量之美,形体之美,就能对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地进行审美创造。   3 展评作品,获得审美享受
  展评作品,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首先要求教师从裁判席”走下来,成为一名欣赏者。
  “人心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学生兴致勃勃地写完字后,都有一种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不应是一名铁面无私、冷漠无情的“裁判”,而应成为一名热情洋溢的欣赏者。一位二年级的老师,经常在学生的写字作业本中写下自己的评语:“明天你会写得比今天更好!”“你是我们的榜样,要保持啊!”“今天的作业真棒!”一个字写得漂亮,甚至一个笔画写得好,她都郑重其事地圈出来加以表扬,这样的欣赏和鼓励,怎能不使孩子们信心百倍,更努力地把字写漂亮呢?
  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写字是一项没有捷径可走的艰苦劳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面对学生不理想的写字作业,教师可以中肯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切不可说出“你的字像豆芽一样”,“你的字太丑了”之类的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过分的批评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一句“你的字越写越好了”,或“努力吧,成功在向你招手”,却可燃烧起学生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使他们终身受益。
  我相信,在对写字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在老师的热情鼓励下,通过认真刻苦的训练,学生一定能练就一手整洁、规范、美观的字。展评作品,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走上裁判席,甚至成为一名鉴赏家。传统的评价中,我们教师往往是学生写字作业的最终“裁判”,掌握着“生杀大权”,这时候,教师成了主体,而学生到成了对老师圈画的欣赏者。久而久之,学生越来越依赖老师的评价,只懂得写字,而不懂得作品的优劣或具体优劣的原因,只能在山谷看风景而不能到山腰或山顶欣赏风景了。
  最近,昕了一位青年教师的一堂课,她对学生的写字评价,可谓别具匠心,让人听了耳目一新,现摘录教学片断如下: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写的字与大屏幕上的字比一比,分别画上笑脸、五角星和三角形。“笑脸”表示优秀,五角星表示良好,三角形表示一般。
  学生纷纷在自己写的字旁画上相应的符号。在学生自评后,老师检查学生的自评结果。
  师:请得“笑脸”的同学举手!你们很棒!老师也把灿烂的笑脸送给你们。
  师:请得五角星的同学举手!你们也很不错,老师发现你们每个字都写得很认真,练字就要认真。
  师:请得三角形的同学举手!你们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做事更认真了。这一次写得不好没关系,因为这是第一次,继续努力,肯定会写出漂亮的字。
  此时,学生脸上的表情是喜气洋洋的,充满自信与快乐。
  这个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写的字作出评价,充分体现了珍重学生的感悟与体验的理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领悟能力。然后抓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付出与努力,简短的几句话评价,句句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爱意,深入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在比较与鉴赏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也激起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另外,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挑选一些好的作业挂出来供大家欣赏学习,让书写好的学生在充分享受喜悦的同时,对写字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书写欠好的学生,此时的教育“无声”却更胜“有声”,因为这部分学生在欣赏别人美观字形、灵活笔法的同时,更认识到:一手好字离自己并不遥远,只要自己仔细揣摩,把握好字的笔画结构,也能够把字写好。
  “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唐孙过庭)“超逸”是一种超脱、放达的心理境界,书写时笔到“劲速”之处,就有一种情绪的轻松和意趣的超然。“赏会”指的是欣赏和咏会,是对写字意趣的一种淹留。学生练习写字,虽然还不能深入理解写字的审美心理奥秘,但并不是全无领会。小学生的感觉是十分敏锐的,一旦从写字中享受到美感,写字的审美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审美心理也会更加丰富。因此,将写字课由原先单一的技法指导课,上成结合审美育的综合课,让审美教育与写字教学同行,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书法教程》熊绍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写字审美个性》作者:陈新发2009/7
  [3] 《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作者:陈永林(《小学语文教师》2003/4)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技术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中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它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共性,同时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性;实践性  1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及内涵  1.1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科学的、有效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培养从事生产、建
期刊
教育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与技能教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就像一盏灯,要点燃学生的心。教好书,育好人。这是对每个教师的基本要求,语文老师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自课程改革以来,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我践行者课程改革的理念,用心追行,反复实践,把实现科学发展作为教育人的目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 首先要高度重视理
期刊
从参加工作到至今,我已经工作有二十七个年头了,回头想想,时间还过得真快。我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学生的各种事件,可以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学校的许多事务也可以拿得起放得下,我已经不是二十几年前的“小姑娘”了。二十几年来,所到之处,领导、同事的关怀和照顾,丝丝缕缕,让我没齿难忘,我教过的学生也可以以百计,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每逢节假日,总会有人打来祝福的电话,发来祝福的短信。过年还
期刊
【摘要】本文突破传统的化工工艺学科性知识的纯理论模式,将化工工艺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视为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通过行业和人才需求情况分析、工作观察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设计四个个步骤对化工工艺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构建。  【关键词】化工工艺;一体化;体系构建  引言  化工类技工院校是培养化工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多年来,化工技校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和建设培养了数千万技艺精湛
期刊
1 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考查同学们素质与能力的新题型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多,分值也逐年提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化学上的规律、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因此离开化学实验就不成其为化学,也就谈不上学习化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期刊
【摘要】新课标要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具有新特点。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掌握知识不是学习生活的全部,要学会学习,体验生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且要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新课标;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期刊
吉林市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第五学校 130102  笔墨和纸张统治了课堂上千年,虽然可以再挖掘潜力,但是这种潜力已近极限,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2 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日渐升温的计算机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改革与进步,且随着网络化、多媒体技术的产生,未来的教育将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作为外语教学的突破口。理论研究表明:我们的学习所得有94%左右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而来的。多媒体技
期刊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能够合理地运用游戏辅助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把游戏引进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充实儿童的游戏生活,而且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把游戏引进数学课堂,使之有利于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1 在开始上课时引入游戏教学。  低年级
期刊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就要求当代的中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该是“授之与渔”的智者。新课标倡导“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也要求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
期刊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而不少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都会感觉到物理难学,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高中物理概念辨析不清,导致无法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对于物理知识仅停留在强行记忆阶段,没能达到真正的理解水平。如果把物理教学比作造高楼,那么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高楼的基石。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筑起坚实的“万丈高楼”,探索物理概念教学方法是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