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转换器是模拟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信号数据可以表现任何信息:文字、图像、符号、语音。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归结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优点是直观且易于实现,但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弱、保密性差,在一些复杂应用中,模拟处理也无法满足功能需求。数字信号处理则提供了模拟处理不具备的优势:完美的数字信号存储、信噪比,可进行复杂的运算等。所以大量数据处理的应用都离不开数据转换器。
据市调公司Databeans的报告,2013年模拟电路全球市场份额接近500亿美元,数据转换器份额32亿美元,占整个模拟市场的6.4%。预计到2016年,数据转换器市场将保持每年12%的增长率。ADI亚德诺半导体的数据转换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8.5%,是这个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其次是TI,在收购国家半导体后市场份额升到了25%。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和日本是数据转换器的最大应用市场,需求额在2007年就占了全球需求总额的58%,合12.2亿美元。2012年其所占的比例递增为66%,合24.4亿美元。这得益于亚太地区本土系统开发公司的高速发展以及许多欧美跨国企业在亚太地区的大规模扩张。欧美企业虽然有技术上的优势,但由于自身发展模式及各种政策限制,往往难以满足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这就为中国本土企业进入数据转换器开发和制造领域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近几年,中国通信数据爆炸式的增长,无线通信基站市场对数据转换器的需求大幅增长。越来越大的数据处理应用,对基站的数据传输速率是一个很大挑战,而数据转换器是左右基站传输能力最关键的器件。目前中国的基站应用数据转换器全部依赖进口,还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出口限制和订货周期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其次,当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加速数字化,也带动了数据转换器的市场需求。数字示波器、频谱仪、数据采集设备,医疗电子、超声探测仪等,都对数据转换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新能源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等新兴市场,对数据转换器“低功耗、小型化、多通道集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并行传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大数据量的同步传输需求,同步式、串行化数据接口将是明天数据采集应用的关键。
数据转换器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数据转换器在国防工业领域有非常大的需求,除了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军用通信设备这些传统设备,新一代的战略武器装备也需要高性能的数据转换器,而我们自身的研发能力还大大落后于应用的需求。
和广泛的应用需求相比,我国的数据转换器集成电路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究其原因,技术上技不如人是首要因素,其次对研发的巨大投入也使得一些想进入的企业望而却步。相对企业而言,国内个别研究机构、大学在数据转换器芯片研发领域走得更远一些。我认为,数据转换器的国产化关键是要有能力组建一支研发队伍,坚持持之以恒的不断探索和技术积累,结合先进的工艺制造技术,才能使数据转换器的国产化落到实处。现在国内的水平只能在某些领域可以做到小部分的替代进口,但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还不能做到完全自主国产化。要打破这种现象,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政策导向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和企业要舍得投入,要有长远目标。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已经把高性能数据转换器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个目标是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成果转换为商品,这才是项目的意义所在。
以电子信息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即将成为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而集成电路又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产业。由于外国的技术垄断与禁运限制,中国的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要赶超欧美日只能靠自力更生。我们发展高性能数据转换器技术不但能填补国内空白,更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是一个芯片设计公司的灵魂,缺乏技术的企业难以长久生存及长远发展。目前在中国开发高性能数据转换器产品适逢其时,前景广阔。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开发出自有知识产权的填补国内空白的数据转换器集成电路产品,依靠进口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依靠自己才是王道。
据市调公司Databeans的报告,2013年模拟电路全球市场份额接近500亿美元,数据转换器份额32亿美元,占整个模拟市场的6.4%。预计到2016年,数据转换器市场将保持每年12%的增长率。ADI亚德诺半导体的数据转换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8.5%,是这个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其次是TI,在收购国家半导体后市场份额升到了25%。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和日本是数据转换器的最大应用市场,需求额在2007年就占了全球需求总额的58%,合12.2亿美元。2012年其所占的比例递增为66%,合24.4亿美元。这得益于亚太地区本土系统开发公司的高速发展以及许多欧美跨国企业在亚太地区的大规模扩张。欧美企业虽然有技术上的优势,但由于自身发展模式及各种政策限制,往往难以满足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这就为中国本土企业进入数据转换器开发和制造领域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近几年,中国通信数据爆炸式的增长,无线通信基站市场对数据转换器的需求大幅增长。越来越大的数据处理应用,对基站的数据传输速率是一个很大挑战,而数据转换器是左右基站传输能力最关键的器件。目前中国的基站应用数据转换器全部依赖进口,还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出口限制和订货周期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其次,当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加速数字化,也带动了数据转换器的市场需求。数字示波器、频谱仪、数据采集设备,医疗电子、超声探测仪等,都对数据转换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新能源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等新兴市场,对数据转换器“低功耗、小型化、多通道集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并行传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大数据量的同步传输需求,同步式、串行化数据接口将是明天数据采集应用的关键。
数据转换器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数据转换器在国防工业领域有非常大的需求,除了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军用通信设备这些传统设备,新一代的战略武器装备也需要高性能的数据转换器,而我们自身的研发能力还大大落后于应用的需求。
和广泛的应用需求相比,我国的数据转换器集成电路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究其原因,技术上技不如人是首要因素,其次对研发的巨大投入也使得一些想进入的企业望而却步。相对企业而言,国内个别研究机构、大学在数据转换器芯片研发领域走得更远一些。我认为,数据转换器的国产化关键是要有能力组建一支研发队伍,坚持持之以恒的不断探索和技术积累,结合先进的工艺制造技术,才能使数据转换器的国产化落到实处。现在国内的水平只能在某些领域可以做到小部分的替代进口,但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还不能做到完全自主国产化。要打破这种现象,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政策导向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和企业要舍得投入,要有长远目标。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已经把高性能数据转换器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个目标是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成果转换为商品,这才是项目的意义所在。
以电子信息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即将成为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而集成电路又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产业。由于外国的技术垄断与禁运限制,中国的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要赶超欧美日只能靠自力更生。我们发展高性能数据转换器技术不但能填补国内空白,更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是一个芯片设计公司的灵魂,缺乏技术的企业难以长久生存及长远发展。目前在中国开发高性能数据转换器产品适逢其时,前景广阔。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开发出自有知识产权的填补国内空白的数据转换器集成电路产品,依靠进口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依靠自己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