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摄影周对话FIAP主席里卡尔多·布西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rt Photographique,简称FIAP)是著名的国际摄影组织之一,1950年由比利时人莫利斯·范德·维尔博(M. Van de Wijer)创办。该组织成立于瑞士,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有80余个国家协会的成员,约100万名摄影师。FIAP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有“摄影世界杯”之称。本次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FIAP的主席里卡尔多·布西(M. Riccardo BUSI)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此次摄影周。在采访中,布西主席谈及了对本次摄影周的印象,也对当代摄影的一些现象和观念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你对本次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印象如何?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作品?
  BUSI:此次北京国际摄影周的活动质量很好,有众多国内外的参与者和照片种类,相信未来摄影周的水平肯定会更高。我特别喜欢此次展览中一些中国摄影师的作品,比如《北京记忆》,其中有很多历史图片,这些作品对我们外国人来说,有很强的冲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中国摄影文化。另外,展览是在一个圆形的展区布展,给人很深的印象。
  你评价一个摄影节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什么?
  BUSI:主要是摄影节的组织,这其中既包括照片的质量,也包括摄影师的实力与知名度,还包括媒体的宣传程度、海报制作等方面。
  北京国际摄影周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兼顾大众性,其中有一个版块“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有奖活动优秀作品展”是让大众通过手机摄影的方式参与,请问你如何看待?
  BUSI:“云影像”活动让我印象深刻,不是因为第一次看见这种展出,而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高水平的大众手机摄影。我难以相信有些照片是用手机拍摄的,其中有些作品的构图难度非常大,水平也很高。
  对国际摄影节而言,如何让年轻人参与进来一直是个难题,但手机摄影提供了解决途径,相当于年轻人走进摄影世界的第一步。
  目前对手机摄影有两种相对的态度,一种认为这不是摄影,而是一般的爱好;而有的专业摄影师在使用专业器材摄影的同时,也愿意用手机记录。请问你认为手机摄影会有怎样的走势?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BUSI:明年是摄影诞生176年。1839年达盖尔在法国首次制造出照相机,如果他看到今天我们使用的工具的话,也肯定不认为这是照相机。在2002年,当我们产生数字照片时,有人说摄影灭亡了,但现在所有人都在使用数字照相机。我不知道十年后摄影会如何发展,现在手机也无法与专业相机媲美,但我认为手机是让年轻人接近摄影的一种有力的工具。一旦年轻人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他们要自己做决定,是继续使用手机,还是转换为专业的照相机。
  你认为数码摄影会有取代胶片摄影的一天吗?你更喜欢哪种方式呢?
  BUSI:我们已经看到数码摄影在逐步取代胶片摄影。对比胶片照片和数码照片,可以看出数码照片会更丰富,质量也更好。
  我更喜欢数码摄影。数码摄影会在各类摄影中取代传统胶片摄影,特别是在自然风光等类别的照片中,数码摄影会更有优势。有了数码摄影后,人们可以对原片进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基于摄影的发展趋势,你认为互联网时代下,什么样的作品可谓成功?
  BUSI:虽说我们经历过这么多的工具,但工具的背后总是有摄影师。拍照是一回事,拍一张美的照片是另一回事。拍一张好的照片,摄影师需要有最基本的绘画功底和审美眼光,除此之外,还需要创造性,这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当中,是无法学习的。我认为,拍一张美的照片,按下快门的瞬间就决定了,之后只能稍作修改。
  前阵子美国一家报纸的摄影部解散了,是业界比较重大的新闻。有人说业余摄影者和专业摄影师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请问你认为这两者之间的界限是否已经很模糊了?专业摄影师是否会逐渐消亡?
  BUSI: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都可以拍出很好的照片,但前者是职业,后者则是出于爱好。无论如何,两者都需要发自内心地喜爱摄影。在我看来,不存在专业摄影师和业余爱好者的区分。拍出好照片都需要敏感的心、很好的头脑、技巧和运气。
  目前在欧洲,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举个例子,以前专业摄影师会受某家杂志社的委托,在收到一定的预付款项之后,在固定的时间内,去森林里拍摄熊,摄影师希望天气好,能拍出好照片,然后再发给杂志社。但现在很少有杂志社这么做了,因为他们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搜索照片,从图片库或者摄影师个人手中购买原片。此外,一些研究动物的科学家,他们要花一年的时间呆在动物出没的地方,大量地拍动物照片,他们这样得到的照片往往会比职业摄影师花十几天拍摄的效果要好。所以,现在没有什么职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师的区别了。
  再回到你刚才问的问题,我认为职业摄影师也不见得会消失。对于拍摄好照片而言,不论是职业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这些人都会一直存在。现在因为手机的普及,所有人都非常习惯拍照片,我们的眼睛也在不断地捕捉好的图像,关键是让好的照片留下来。
  有策展人提出过一个观点,现在中国的摄影艺术家和活动很多,但并未真正融入世界。你怎样看这一评价?
  BUSI:中国也有一些摄影师已经参与到国际的活动中了,但对这么大的中国而言,还是少数。至于原因,一方面是国际联盟的宣传可能还不够多,大家还不够了解,因此我们也希望摄影杂志和媒体多多宣传这类活动。这次北京国际摄影周肯定会非常有助于宣传这类国际活动。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这些杂志和媒体刊登更多的消息,肯定会有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参与进来。比如说,如果某杂志刊登了一幅欧洲摄影爱好者的图片,一位中国的摄影爱好者看到了,认为自己也能照出这样的照片,杂志社就在摄影师中起到了传播和沟通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不知什么时候,从密林的深处悄悄走来两头年幼的小象。它们相互依偎,眼睛里透露着稚嫩的神采,似乎是刚度过一个愉悦的午后,正呼唤着亲人的到来。  然而在这样一幅美丽照片的背后,却隐含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全球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头大象被猎杀。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呼吁保护自然的信息,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新闻仍不绝于耳。面对日趋严峻的危机,一些致力于为这些美丽生灵发出声音的志愿者开始行动。2007年至今,德
期刊
2014年6月30日,马格南图片社宣布,英国“新纪实摄影”主要代表人物马丁·帕尔(Martin Parr,1952~)当选为该图片社总裁。这不仅标志着这位当年在申请加入马格南时曾引起争议的摄影家终于得到正式承认,而且也表明马格南图片社已从原来以黑白纪实摄影为主转向彩色纪实摄影。想当初,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曾不认同帕尔
期刊
在位于台北市天母区占据三层楼的工作室内,谢春德聊起自己的创作过程时,突然用力地击了一下掌,伴着这个动作,他说,“我觉得灵魂应该要有被撞击的感觉。”  那击掌的声音,立马勾起我初次看到他的作品时内心所感到的震撼。对我来讲,就是这样重重的一击。  春德的威尼斯盛宴  谢春德那些交织着性爱与死亡、禁忌与欲望、禁锢与自由的摄影作品,一定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撞击过络绎不绝的艺术家、策展人与游客的灵魂。
期刊
作者:卡特琳·德·布劳尔(Katrien de Blauwer)  阿瓦利出版社(AVARIE),2014年  比利时艺术家卡特琳·德·布劳尔是一位不使用相机的“摄影师”。她迷恋于那些老旧的印刷品,如报纸、杂志等。她把它们收集起来,经过剪裁、拼贴,这些旧时的影像在布劳尔手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拥有了新的视觉形象和质感。这些之前并不“相识”的影像片断在一起发酵出了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是一项
期刊
“我觉得每张照片都让我在拥抱大地和动物们。”  采访美国摄影师莱斯利·霍尔·布朗(Leslie Hall Brown),她发来了如同散文一般优美的采访回复。同她那“自然主义”风格的采访答复不同的是,她的照片虽以动物为主角,以自然为背景,却给人一种神秘的奇幻感。例如一幅浓雾中的猫头鹰,让我久久注视,感觉像希区柯克电影的开头,隐藏着一个让人紧张的悬疑故事。《家的记忆——靠近天堂的地方》(Memorie
期刊
10月24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在中华世纪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摄影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华通讯社图片中心、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承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共同协办,力图在北京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摄影类文化活动。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以“摄影·聚焦世界”为主题,具有丰富多样的活动与形式,主要包括开幕活动、系列展
期刊
一转眼,又一年过去了。  按惯例,关于新的一年,总得写点什么。在焦头烂额的年底,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忍不住想:如果亲爱的小伙伴们翻到这一页发现是一片空白,会是什么表情?  有时,空白是美的。我们常常羡慕孩子,因为他们即将开启的人生如一卷白纸在面前展开,可以泼墨写意,可以刺血抄经,宇宙多大人生就有多大。而人近中年,走过千山万水尘霜满面,胸中依然时时回荡空灵之声,这样的美,便是留白。  当摄影初生,为了将
期刊
在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大型摄影主题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发起、策划的“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灵光与后灵光”。本次双年展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长王璜生担任艺术总监,并由顾铮、李媚、荣荣、蔡萌、巴斯·弗吉等组成策展团队,力图在学术上探寻摄影语言与观念的进步,并推介富有天赋和潜质的中国青年摄影师,提升中国摄影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与展览相伴进行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期刊
生命中始终有一种距离能够让你后退静心思考,你想做什么?这时候我发现我想成为一名摄影师。  在第50届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获奖后,自然摄影师袁明辉成为唯一在世界四大专业类自然摄影赛事(BBC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NBP美国最佳自然奖,NWF美国野生生物摄影大赛,IGPOTY英国国际花园摄影年赛)中全部获奖的中国摄影师。其中在NBP美国最佳自然奖、NWF美国野生生物摄影大赛、IGPOTY英国国际花园摄
期刊
如果你是摄影媒体的从业人员,恐怕整个11月都会奔波在路上。  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3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各个国内重头摄影节几乎都集中在这短短几十天中。本文将为读者简单梳理各摄影节的发展历史、侧重点、策展团队的特色,以及它们对业界的关注焦点和摄影爱好者可以前去观赏的内容。  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该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