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变电站运行中,倒闸操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发生倒闸物操作,极有可能对国家电网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例如变电站运行故障、线路跳闸、停电等,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变电站运行中倒闸误操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误操作对策。
关键词 变电站运行;倒闸;防误操作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3-0102-01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十分重要,变电站工作人员必须将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放在首要位置。在变电站运行工作中,倒闸操作的地位至关重要,因此变电站对于倒闸操作工作十分重视,并实行了操作票制度。也就是说,对倒闸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票,否则不能进行倒闸操作工作。但是即使采用了操作票的工作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依旧会发生误操作现象,给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防止倒闸误操作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加强管理倒闸操作的各个环节,并且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
1 变电站运行中主要存在的倒闸操作问题
1)母线倒闸操作问题。
变电运行中的所有设备都是在母线进行汇合的,母线的倒闸操作是指停止母线的供电、送电工作。在母线设备进行工作切换时,由于其元件较多,操作量较大,因此十分容易出现问题。例如自动切换装置、带负荷拉刀闸、继电保护等动作出现错误而引起的倒闸误操作,或者由于断口电容开关引起的串联谐振等问题。
2)变压器倒闸操作问题。
变压器倒闸操作是指充电、并列、切断、解列等,在变压器倒闸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在将变压器闭合时,由于电压过高而损害绝缘部分;变压器电压突然升高,使绝缘部分受到损害等。
2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误操作原因
1)规章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任何工作单位,都必须明确规章制度,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及工作要求,尤其是对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力企业。在变电站运行中,如果存在工作要求不明确、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规范没有严格管理等现象,都会让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由于没有明确要求,而造成操作失误。并且,在这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比较缺乏,也对科学的操作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没有规范性的指导与制度,加上变电站管理人员没有全面了解变电站的运行与工作,从而也就极容易对变电站的情况造成误判、误操作,甚至违章指挥,造成重大影响。
2)技术水平方面的问题。
部分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在将开关停运之前,极少考虑自动重合闸的开关,但是往往许多事故正好发生在保护退出的这段时间,因此,必须周全考虑重合闸的投退问题。并且,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防误闭锁装置的正确使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市场上的不合格设备众多,导致许多防误闭锁装置在安装与调试的过程中不能稳定的发挥其作用,对操作的规范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防误闭锁装置失灵时,操作人员对其的错误使用,也会在造成解锁时出现诸多问题。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给变电运行带来严重危害。
3)工作人员方面的问题。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业务操作熟练度、个人素质等要求较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个人素质不同,而部分综合素质较低的操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难免会由于其操作步骤的不规范性及安全意识较低等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对策
1)建立健全的倒闸操作规章制度。
健全的变电站运行防误操作规章制度能有效提高变电运行中的倒闸防误操作,并且逐步引导变电运行管理及操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能让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重视正确的操作步骤,在工作时有章可循,提高规范操作意识,降低倒闸误操作的发生频率。并且,建立健全的落实工作责任制度,能使倒闸操作中的各环节任务更为明确的分配,一旦发生问题,可以立即向专人问责,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工作质量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对工作态度较差的员工适当惩罚,能有效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变电运行管理机制和操作机制,减少误操作的现象发生。
2)加强技术防护措施。
在变电站倒闸操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全面的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进行维修检查,确保设备能健康稳定运行,减少因为设备缺陷而造成的电力系统异常问题。并且,倒闸操作必须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步骤的顺序进行,不能随意跳项、漏项、或更改顺序进行操作。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对操作步骤进行调换或取消,必须先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的严格鉴定与批准。此外,在进行倒闸操作时,要戴绝缘手套操作手动开关、倒闸和拆装接地线等;如果在进行室外高压设备的操作时遇到阴雨天气,则需要在绝缘杆上加装防雨罩,并且操作人员需要穿绝缘靴;在雷电天气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3)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变电站运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进行倒闸操作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倒闸操作的重要性,在进行实际倒闸操作时,严格遵守倒闸操作的规范执行,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 结束语
倒闸操作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条件之一,它影响着整个变电运行的安全。而倒闸误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必须明确倒闸误操作的原因,通过制定变电运行的规范指导措施,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进行管理落实,提高倒闸防误操作在工作人员心中的重要性。并且,加强防护技术措施,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变电站运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倒闸操作的正确性。此外,要对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进行全面的维修检查,保证在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及使用质量,减少电力设备缺陷。只有真正保证倒闸操作的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才能减少倒闸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林威.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80.
[2]王小强.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131.
[3]刘翠玲.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调查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6):289.
关键词 变电站运行;倒闸;防误操作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3-0102-01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十分重要,变电站工作人员必须将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放在首要位置。在变电站运行工作中,倒闸操作的地位至关重要,因此变电站对于倒闸操作工作十分重视,并实行了操作票制度。也就是说,对倒闸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票,否则不能进行倒闸操作工作。但是即使采用了操作票的工作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依旧会发生误操作现象,给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防止倒闸误操作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加强管理倒闸操作的各个环节,并且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
1 变电站运行中主要存在的倒闸操作问题
1)母线倒闸操作问题。
变电运行中的所有设备都是在母线进行汇合的,母线的倒闸操作是指停止母线的供电、送电工作。在母线设备进行工作切换时,由于其元件较多,操作量较大,因此十分容易出现问题。例如自动切换装置、带负荷拉刀闸、继电保护等动作出现错误而引起的倒闸误操作,或者由于断口电容开关引起的串联谐振等问题。
2)变压器倒闸操作问题。
变压器倒闸操作是指充电、并列、切断、解列等,在变压器倒闸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在将变压器闭合时,由于电压过高而损害绝缘部分;变压器电压突然升高,使绝缘部分受到损害等。
2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误操作原因
1)规章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任何工作单位,都必须明确规章制度,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及工作要求,尤其是对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力企业。在变电站运行中,如果存在工作要求不明确、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规范没有严格管理等现象,都会让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由于没有明确要求,而造成操作失误。并且,在这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比较缺乏,也对科学的操作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没有规范性的指导与制度,加上变电站管理人员没有全面了解变电站的运行与工作,从而也就极容易对变电站的情况造成误判、误操作,甚至违章指挥,造成重大影响。
2)技术水平方面的问题。
部分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在将开关停运之前,极少考虑自动重合闸的开关,但是往往许多事故正好发生在保护退出的这段时间,因此,必须周全考虑重合闸的投退问题。并且,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防误闭锁装置的正确使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市场上的不合格设备众多,导致许多防误闭锁装置在安装与调试的过程中不能稳定的发挥其作用,对操作的规范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防误闭锁装置失灵时,操作人员对其的错误使用,也会在造成解锁时出现诸多问题。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给变电运行带来严重危害。
3)工作人员方面的问题。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业务操作熟练度、个人素质等要求较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个人素质不同,而部分综合素质较低的操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难免会由于其操作步骤的不规范性及安全意识较低等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对策
1)建立健全的倒闸操作规章制度。
健全的变电站运行防误操作规章制度能有效提高变电运行中的倒闸防误操作,并且逐步引导变电运行管理及操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能让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重视正确的操作步骤,在工作时有章可循,提高规范操作意识,降低倒闸误操作的发生频率。并且,建立健全的落实工作责任制度,能使倒闸操作中的各环节任务更为明确的分配,一旦发生问题,可以立即向专人问责,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工作质量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对工作态度较差的员工适当惩罚,能有效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变电运行管理机制和操作机制,减少误操作的现象发生。
2)加强技术防护措施。
在变电站倒闸操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全面的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进行维修检查,确保设备能健康稳定运行,减少因为设备缺陷而造成的电力系统异常问题。并且,倒闸操作必须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操作步骤的顺序进行,不能随意跳项、漏项、或更改顺序进行操作。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对操作步骤进行调换或取消,必须先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的严格鉴定与批准。此外,在进行倒闸操作时,要戴绝缘手套操作手动开关、倒闸和拆装接地线等;如果在进行室外高压设备的操作时遇到阴雨天气,则需要在绝缘杆上加装防雨罩,并且操作人员需要穿绝缘靴;在雷电天气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3)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变电站运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进行倒闸操作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倒闸操作的重要性,在进行实际倒闸操作时,严格遵守倒闸操作的规范执行,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 结束语
倒闸操作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条件之一,它影响着整个变电运行的安全。而倒闸误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必须明确倒闸误操作的原因,通过制定变电运行的规范指导措施,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进行管理落实,提高倒闸防误操作在工作人员心中的重要性。并且,加强防护技术措施,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变电站运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倒闸操作的正确性。此外,要对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进行全面的维修检查,保证在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及使用质量,减少电力设备缺陷。只有真正保证倒闸操作的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才能减少倒闸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林威.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80.
[2]王小强.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131.
[3]刘翠玲.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调查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