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8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多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际,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认为采用案例教学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36-01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体验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采用案例教学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案例教学的界定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作用
  教学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作用则通过学生、教师及师生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的教学目标。运用案例教学能够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有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案例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案例教学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有利于体现教学中“双主体”的作用,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中的互动关系。
  2.有利于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搜集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元素。教学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要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必须有高质量的案例。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趣味性、丰富性。此外,案例的丰富性还体现在案例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案例时应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这样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科学地计划与安排教学环节
  案例教学具有相对稳定的操作模式。一是在课程开课之前制定一个具体、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案例的总个数、各个案例实施的时间等。二是教师还要为每个教学案例制定一个具体的案例教学组织计划, 内容包括:案例来源、案例类型、向学生呈现案例的时间、案例讨论的组织形式、步骤及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案例的总结评价等。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 需要周密地安排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实时发挥着组织者、催化者、引导者的作用, 切实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针对案例设置问题和引导学生讨论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心理调试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对案例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案例提出不同的假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对假设的论证,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把握主题、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设置的问题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引导,并尽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果断性、独特性。据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问题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分析案例中主体的心理和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延伸,开展讨论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入案例, 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以此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师的总结评价
  教师的总结评价在案例教学中尤为关键,是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总结可以是讨论进行中的适时的阶段性小结,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结束时的点评总结。教师的总结评价包括:一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的评价,主要表现在对讨论中积极发言与自主探究的同学给以肯定、对学生讨论观点的视角正确与否的合理评价、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鼓励与表扬、对学生讨论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的概括和提升,让学生有顿悟的感觉,从中获得启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是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或问题进行评价,表现在归纳案例中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以及其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这是对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一个关键,目的是调整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树立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正确认知,提高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或现象时的分析能力和积累解决的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26-127.
  [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93-94.
  [3]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46-4.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主、客观原因及生物实验考查评价体系、要求等流于形式,致使生物实验被长期、严重的“弱化”、“打折”,现状与21世纪生命科学的需要相距甚远。据此,本文认为生物实验教学必须在规范和创新上下功夫。  【关键词】实验教学 定位 现状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
期刊
【摘要】针对高校专业课教学现状,以高校专业课细胞生物学为例,分别从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入手,对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开放性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 教材 教学内容 教材模式 细胞生物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研究项目(2012SJGLX134)和河
期刊
【摘要】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是保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上好课的必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学的课时教案为例,对其常规项目和弹性项目的设计编写予以探讨。  【关键词】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 常规项目 弹性项目  【中图分类号】O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79-02  1
期刊
【摘要】该文就大学物理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自己在教学中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物理 教学 课程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92-01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也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其整个知识框架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完整图象,因此它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赖以建立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教育中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加以改进的不足之处渐渐显现出来。改革成了让教育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必要手段,但是改革并非全盘否定,而是科学地找到入手点,合理地改善。入手点的选择对改革效果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从根本上改革即从头改起。物理教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真正知识性的接触物理是从小学的自然科学开始的,它是让学生认识神奇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是学生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本人试图从高一新生新旧知识的过渡,兴趣的培养,信心的树立等方面对解决这一问题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 难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73-01  刚从初中深入高中的新生普遍觉得物理难学,不能一下子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如果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过早地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01-02  一、激励性评价的动因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给学生以“绶带”,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05-01  玩泥巴,对儿童来说,是最惬意的游戏。  现行的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陶艺内容,而农村有着大量的适合做陶艺的泥土,学校周围就能取到,材料易得,于是我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展陶艺教学。农村孩子大多数都亲手玩过泥巴。虽然他们对陶艺的制作懂得很少,但那种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得天独厚、溢出心灵的想象,以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主客观问题,提出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综合创新改进,并提出创新思维培养的具体方法,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中职美术教学模式提出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思维 中职 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11-01  创新作为事物发展的源动力,是国家发展和社会
期刊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实验实训中心既是承担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探索将传统实验室的建设成应用型人才的实训中心,正是在独立学院这样的平台上衍生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实验实训中心 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Abstract】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are the features of Indepen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