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多合并躯体疾病,63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8.7%,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以及睡眠障碍等,且合并躯体疾病,给予其对症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60-01
  随着当前老龄化不断加剧,且老年患者因身心受到来自自身以及社会的方面的影响,极易并发心理以及生理上疾病,重视老年人身体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1]。本次研究中,分析老年精神障碍疾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对应的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选取对象
  分析研究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3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调查标准:患者年龄为62-75岁,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住院接受为期多于1个月的治疗。
  1.2调查方法
  查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用药情况以及出院病历、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联合用药情况。
  2结果
  2.1一般资料
  63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男36例,女27例,年龄为66-88岁,平均年龄为77±1.1岁。63例患者中,独居38例,有配偶6例,与子女共同居住19例。小学文化水平20例,初中文化水平11例,文盲32例。
  2.2精神科诊断
  躯体化障碍3例,分裂情感障碍2例,应激障碍2例,痴呆2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3例,躁狂症4例,精神分裂症10例,老年性妄想28例,偏执性精神病4例,原发性失眠5例。躯体疾病34例, 心血管系统20例,消化系统4例,呼吸系统1例,中枢神经系统1例,内分泌系统1例,泌尿与运动系统分别1例。
  2.3症状特点
  懒散11例,淡漠10例,紧张15例,睡眠障碍42例,兴奋32例,逻辑障碍15例,幻想34例,妄想38例。
  2.4药物使用
  五氟利多2例,每周用药剂量为20mg;氯氮平1例,每天用药剂量为25mg;氟西汀2例,每天用药剂量为20mg;碳酸锂1例,每天用药剂量为0.75g;帕罗西汀3例,每天10mg;氯丙嗪2例,每天用药剂量为25-50mg;舒必利3例,每天用药剂量为50-150mg;泰尔登4例,用药剂量为100-150mg;奥氮平4例,每天用药剂量为2.5-10mg;奋乃静8例,每天用药剂量为4-18mg;利培酮12例,每天用药剂量为0.5-4.0mg;喹硫平22例,每天用药剂量为12.5-400mg。其中2例患者联合使用两种精神药物治疗。
  2.5治疗效果
  63例患者治疗后,治愈22例(34.9%),显著改善10例(15.9%),进步5例(7.9%),无效26例(41.3%),治疗总有效率为58.7%。
  2.6不良反应
  所选取的63例患者均未出现影响生命健康的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2例,中度不良反应15例,轻度不良反应反应46例,多数患者可耐受。
  3讨论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妄想、记忆力衰退、懒散、睡眠障碍、淡漠、紧张、兴奋、逻辑障碍、幻想等。且老年患者在合并精神障碍同时,还会出现系统躯体疾病[2]。本次研究中,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心血管系统20例。其中老年谵妄是另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大于60岁患者因躯体疾病住院时,约12%表现为谵妄症状。为了有效治疗老年患者精神障碍疾病,临床应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但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对精神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同时合并躯体疾病,需伴用多种药物治疗,保证用药安全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本次研究中,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抗胆碱能以及过度镇静的副反应比较多见。且随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增加,内分泌代谢异常的发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分析主要是因患者的抗胆碱能耐受性不良。相比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63例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58.7%,治疗效果显著,且用药治疗后均无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不良反应出现。因此临床用药前,首先应对患者的生活环境、躯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进行评价,针对患者的具体疾病实施对症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老年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洁.老年精神障碍特点及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55-156.
  [2]瞿艳荣.老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与治疗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12-13.
  [3]王建军,张威,李佳时.老年期精神障碍及其在综合医院的处理策略[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6):650-651.
其他文献
摘要: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与青壮年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尤其是老年患者咳痰乏力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咳出,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  关键词: 老年人; 肺部感染; 排痰;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41-01  肺部感染住院病人中以中老年病人最常见。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
期刊
摘要:目的:如何全面估计产后出血的风险、准确估计产后出血量,系统规范的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大出血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仍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1]。结论:重视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的检查以及加强这几个时期的心理指导和保健知识的普及;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助产技术、全面评估产后出血的潜在因素、正确识别产后出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41-01  由于社会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要求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喂养宝宝;宝宝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母乳是婴儿的生理食品,营养丰富比较适宜。含有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增强免疫的核苷酸;含有免疫抗体能提高宝宝免疫力;不易引起婴儿过敏;能增强母婴感情联络,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智能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替硝唑治疗,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和排除标准[2]  入选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上;存在无规律的腹痛或恶心、
期刊
摘要:口腔是人类健康的基础之一,不按时用餐、龋齿缺牙不及时修复、刷牙不管不顾、饮食不注意、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在生活中如不能尽早注意、引起重视,形同给口腔"上刑",尽早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可以有效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坏习惯;口腔 ;"上刑"  【中图分类号】R3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45-01  口腔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健康十
期刊
摘要: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腹腔内肠粘连,从而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里面不能够顺利的通过和运行,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就会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的症状。粘连性肠梗阻根据病起的急缓可以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而粘连性肠梗阻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对患者的生病造成威胁,因此作为一名外科临床医生,应该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分析并仔细确诊,从而对患者进行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42-01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 , IC )是由于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病变,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缺血性结肠炎在我国并不少见,但由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较轻,病程较短,有部分自限性而未及时就诊,故其真实发病率尚不清楚。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早期不
期刊
摘要: 孩子的身体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每个器官在发育时都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营养的结构不合理,那么一些器官就有可能发育不完全,使孩子的身体出现疲倦、无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从而增加发病率。  关键词: 均衡营养;儿童;正常发育;合理营养  【中图分类号】R1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34-01  合理营养是保证孩子不再发胖的前提,对营养的需求要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不断加剧,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缺乏科学性,糖尿病发病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是因为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高血糖,较难彻底治愈,且由于糖尿病极易并发多种疾病,累及血管以及动静脉,甚至是全身组织器官,引发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基层卫生事业,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糖尿病患者持续有效的管理、治疗以及干
期刊
摘要: 环境标准分析方法制定国家标准或者地方(行业)标准是因为在检测同一个项目时,不同的分析方法具有不同的原理、不同的灵敏度、不同的干扰因素以及不同操作要求等,因此其测定结果往往不具备可比性。这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是不允许的,所以没有必要对各个项目的分析方法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并采用标准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室内环境; 检测; 标准; 检测机构  【中图分类号】R8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