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霄飞:康熙皇帝与康熙御窑瓷器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t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5年10月31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67讲邀请著名古陶瓷专家龙霄飞先生主讲康熙皇帝与康熙御窑瓷器。龙霄飞,文博专业毕业,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从事历史文物、北京史地及博物馆陈列展览研究,以古陶瓷研究与鉴定为专业方向。出版《古陶瓷个案研究》《假如这样——古代瓷器真伪辨赏》《北京皇宫御苑的佛寺与佛堂》《北京的宫殿坛庙与胡同》等著作及相关研究文章50余篇。
  康熙皇帝与瓷器
  康熙(1654-1722,1662-1722年在位)一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个王朝,在经历了顺治时期的经营后,清王朝从康熙时期逐渐强盛起来。
  康熙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他捍卫国家统一,开创大清盛世。其统治下,渐趋强盛的国力和国家内外逐步平稳的社会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尤其为御窑瓷业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擅长骑射,精通满语、蒙古语、汉语,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他自幼怡情翰墨,勤于学书,由王羲之到颜真卿,从米芾到董其昌,无不反复临仿,笔迹潇洒秀丽,苍劲率真,深受董书影响。他提倡科学,涉猎广泛,不局限于书本,还组织人员开展实验工作。
  作为一国之君,康熙皇帝在其当朝的瓷器发展历程中,处处可见这位皇帝倾注的关注与喜爱。康熙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丰富和提高了瓷器的品种与品味,融汇了传统与创新,显现出万千姿态。
  康熙帝为振兴御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本人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修养及其对西洋先进科技和工艺的浓厚兴趣,成就了康熙御窑的振兴与繁盛,尽展风华,彰显于中国陶瓷史册。
  康熙御窑及瓷器品种
  御窑是明清两代专门为皇家宫廷烧造瓷器的场所,是专门负责御用瓷器烧造的生产与管理机构,设立在江西景德镇珠山;明代称御器厂,清代称御窑厂。
  御窑是官窑的一种特殊形式,《饮流斋说瓷》中这样记载:“清代于官窑之中更有‘御窑’,而专备御用而下不敢僭。若官窑则达官亦得用之,设专官以监督其工,发内帑以支销其用。故所制物品日益精美,御窑画龙必作五爪,尤其显著之识别欤。”
  清代在顺治朝重建御窑厂,是沿袭明代旧制而建立的。明、清两代御窑瓷器的烧造都是通过景德镇的御窑厂来经办的,康熙朝也不例外。康熙帝及朝廷对于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造十分重视,实行了“官搭民烧”的政策,即在御窑厂内完成拉坯、成型等初期工序,然后在民窑中最好的窑位完成瓷器的烧造。这种做法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之后形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官搭民烧”在客观上促进了官窑与民窑的竞争,促进了陶瓷技术的进步和瓷业的不断发展。
  清朝改变了明代派遣宦官来做督窑官的做法,康熙时派驻朝廷官员为督窑官兼理景德镇御窑的烧造事务,并以督窑官的姓氏作为瓷窑的名字。康熙时期最著名的督窑官为臧应选和郎廷极,在他们主持窑务期间烧造的器物称之为臧窑和郎窑。督窑官对于御窑瓷器的烧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监督、指导作用。釉下彩一青花
  康熙御窑釉下彩以青花为代表,在承袭前朝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青花瓷器选用上等的浙料绘画,胎质坚硬细腻,釉面光亮莹润,色泽青翠艳丽。工匠们在吸取中国画和版画中某些创作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瓷器本身材质加以改进,发展并熟练掌握了分水技法(亦称“混水”),有人称之为“分水皴”。以分水法绘彩,仅用一种青料,便可充分描绘出景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使画面富有立体感;青花所呈现的多色阶,层次分明,如同五彩般缤纷多姿,有“青花五彩”的美称,被誉为清代青花瓷器之冠。《陶雅》记载:“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
  康熙青花将文人绘画以工艺的方式,巧妙而生动地移植在瓷器上,使我国瓷器装饰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以宫廷画师刘源、焦秉贞等人的画稿作为蓝本,再由工匠依样绘出。康熙中期的瓷器绘画,深受明末清初画家董其昌、陈洪绶、华岩、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等人的影响,构图舒展,意境深远,以山水为背景的人物画面颇多。
  颜色釉
  在青花之外,康熙御窑成就非常显著的釉色品种就是颜色釉了。颜色釉,又称单色釉。康熙御窑的陶瓷工匠熟练地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烧成气氛下的变化规律,烧造出色彩缤纷的各种颜色釉器物,并以其多样而富于变化的色彩及丰富的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康熙颜色釉瓷器品种丰富,标志着清代制瓷工艺的精进。不论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铜红釉中的豇豆红、祭红、郎窑红釉,或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天青、冬青、粉青釉,还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天蓝釉,以及低温黄釉、绿釉等,都达到了釉色纯正、色调稳定的水准,或晶莹明丽,或莹润含蓄。
  红釉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北宋初年红釉已出现,而纯正的红釉在元代烧造成功。明、清两代,红釉的烧造已十分成熟,对于器物的使用也有了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由于铜红釉烧造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至晚明几乎停烧。直到清康熙晚期,铜红釉才再度兴盛并有所突破,著名代表为郎窑红、豇豆红、祭红以及珊瑚红、胭脂水等。它们或浓艳,或淡雅,或沉稳,风格各异,反映出当时烧造技术的高度成熟,为世人所珍爱。
  郎窑红因烧成于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期而闻名,又称郎红。郎窑红虽以仿宣德宝石红釉为名,但又与之有很多不同,形成了康熙红釉的独特之处。虽恢复了红釉的烧造,但其烧造难度仍然极大,故当时就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郎廷极(1663-1715年),字紫衡,号北轩,汉军镶黄旗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出任江西巡抚,监理景德镇陶政。他在任期间,仿古创新,建树颇多。在模仿明宣德宝石红釉基础上,成功烧制出高温铜红釉——郎窑红釉。“脱口垂足郎不流”、牛血红、牛毛纹开片是郎窑红釉的三大特点。
  豇豆红釉瓷器,因釉色酷似成熟豇豆的红色而得名,其上的绿色斑点,将柔和淡雅的红釉点缀得更为幽雅悦目。豇豆红釉瓷器呈色多变而难于把握,故烧成不易,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人们赞其“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豇豆红釉器皿多为各类小瓶及文房用品,常见器形主要有莱菔尊、菊瓣瓶、柳叶尊、太白尊、苹果尊、镗锣洗、印泥盒及塑贴蟠螭瓶等。   蓝釉的呈色剂为氧化钴,可分为低温蓝釉和高温蓝釉。康熙朝蓝釉瓷器的烧造,继承了元明两代的工艺并不断发展,无论数量、质量、品种,均远远超越了前代,以祭蓝釉、洒蓝釉、天蓝釉最为著名。此时蓝釉的装饰更加丰富多彩,除描金、蓝釉白花之外,又出现了刻花、印花等多样的装饰手法。
  天蓝釉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高温釉,与普通祭蓝釉不同的是其氧化钴的含量较低,不足1%,因而烧成后釉色浅淡匀净,似蔚蓝的天空,呈色稳定。天蓝釉的烧造以康熙御窑的器物为上乘,工艺技术好,质量水平高。
  绿釉为中国古代传统陶瓷釉色之一,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同时又以铅化合物为基本助熔剂在低温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美丽色釉品种。清代绿釉在明代基础上大为发展,从康熙御窑时期开始,绿釉的烧造臻于鼎盛,烧造的品种逐渐丰富。虽然都称作绿釉,却有湖水绿、松石绿、郎窑绿、秋葵绿、鱼子绿等诸多品种。
  孔雀绿属绿釉的一种,又称法翠。始于元代,以氧化铜为着色剂,以硝酸钾为主要助熔剂,在氧化气氛中以低温烧成,呈现出透明的蓝绿色。因其色泽酷似孔雀羽毛之色,鲜艳亮丽,故名。康熙孔雀绿釉色泽或浓重翠亮,或淡雅鲜丽,器物以觚、鼎、尊等仿古造型为多。康熙时期将孔雀绿釉成功的运用到瓷器上,成为亮丽之作。
  此外,还有黄釉、白釉、青釉、紫金釉和茄皮紫釉等颜色品种,都取得了较高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彩瓷-釉上彩、斗彩
  康熙时期釉上彩中最知名的就是五彩。康熙五彩采用单线平涂的画法,设色对比强烈,强调线的笔力,故有一种坚硬的感觉,称之为“硬彩”。五彩始烧于明代,康熙五彩在继承明代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其中最显著的成就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取代了传统的釉下青花;同时大量使用金彩和墨彩,使所绘图案色彩斑斓、富丽堂皇。
  珐琅彩是清官造办处珐琅作在皇宫内完成的一种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其做法受到铜胎画珐琅的影响,俗称“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专为皇家烧造,成品极少,均秘藏宫苑。珐琅彩瓷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时期。据清室宫廷档案记载,康熙朝晚期烧制成功的珐琅彩瓷是在皇帝本人的直接授意和关注下完成的。约15世纪,画珐琅技法首先在法国问世,当法国传教士将这种画珐琅器入贡康熙时,格外受到他的青睐。经过数十年试烧,康熙晚期,瓷胎画珐琅终于烧制成功。现在在故宫还可以找到很多当时遗留下来的各种品种的珐琅料。康熙时期的珐琅料还基本上以进口为主,到了雍正时期,珐琅料在皇宫里研制成功,而且烧造出更多的颜色品种。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由于粉彩具有柔和的视觉感受,与相对有坚硬感的五彩而言,也称之为“软彩”。康熙御窑粉彩瓷器烧制数量较少,因而传世品极少。
  斗彩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的工艺。康熙斗彩继承了明代永宣时期特别是成化时期的斗彩做法,并大大发展了斗彩的装饰手法。在原有以青花勾勒轮廓或局部改样然后填彩的做法外,它最重要的发展在于大面积地使用釉下青花,并加入釉里红、豆青釉于其中,进一步丰富了斗彩的表现力。
  杂釉彩
  杂釉彩是指在各种单一色地上绘单一色釉彩的瓷器,康熙朝的杂釉彩品种丰富,以各种色地绘以各种彩色,相互组合,形成了黄地绿、黄地红、黄地紫、黄地青花、绿地紫、蓝地黄、蓝地绿、蓝地白、金地蓝、红地金等等彩瓷品种。这些品种在色彩的搭配上并非任意而为,而是与宫廷对于皇帝后官身份人员使用色地彩瓷的严格规定相关的。对此,乾隆时期编撰的《国朝官史·卷之十七·经费·铺官》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如“皇太后……黄磁盘二百五十……黄磁碟四十五……黄瓷碗百……黄磁钟三百……”;“皇后……黄磁盘二百二十……黄磁碟四十……黄瓷碗百……黄磁钟三百……”;“皇贵妃……白里黄磁盘四……白里黄磁碟四……白里黄磁碗四……白里黄磁钟二……”;“贵妃……黄地绿龙磁盘四……黄地绿龙磁碟四……黄地绿龙磁碗四……黄地绿龙磁钟二……”;“妃……黄地绿龙磁盘二……黄地绿龙磁碟四……黄地绿龙磁碗四……黄地绿龙磁钟二……”;“嫔……蓝地黄龙磁盘二……蓝地黄龙磁碟四……蓝地黄龙磁碗四……蓝地黄龙磁钟二……”;“贵人……绿地紫龙磁盘二……绿地紫龙磁碟二……绿地紫龙磁碗四……绿地紫龙磁钟二……”;“常在……五彩红龙磁盘二……五彩红龙磁碟二……五彩红龙磁碗四……五彩红龙磁钟二……”;“答应……各色磁盘八,各色磁碟四,各色磁碗十,各式磁钟六……”;“皇子福晋……各色磁盘十四,各色磁碟八,各色磁碗六,各式磁钟二十,各式磁罐二……”;“皇子侧福晋……各色磁盘八,各色磁碟四,各色磁碗四,各式磁钟八……”。
  素三彩是从不含红彩的杂釉彩瓷器发展而来,最显著的特点是不用红色,给人以肃穆优雅的视觉感受,这也是素三彩得名之由来。康熙素三彩在明代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色彩在黄、绿、紫色之外,增加了当时发明的蓝彩,新创烧了虎皮三彩。
  康熙御窑瓷器的造型
  时代审美与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对于艺术风格的创造,物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制作质量的优劣,康熙御窑瓷器正是在清初社会生活逐渐稳定,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得以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御窑瓷器原料选择精良,器物制作规整,造型质朴凝重,达到了“制作日巧,无物不备”的程度。
  康熙御窑瓷器的造型既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创新的品种,日用器物以沿用传统的式样为多,而仿古的样式以仿商、周青铜器造型和宋、明瓷器造型为常见;如仿明代永乐、宣德的鸡心碗、玉壶春瓶、天球瓶、脱胎杯、扁瓶等,仿成化时期的鸡缸杯、天字罐等。从器物造型的种类上看,除了传统的碗、盘、碟、杯、缸、罐、壶、炉、尊、瓶等样式外,还出现了帽筒、帽架、灯罩、鼻烟壶和用于镶嵌的瓷板等新的造型品种。器物造型上众多的创新样式是康熙御窑对于后世瓷业的一大贡献,影响着以后陶瓷造型的艺术创作。主要创新样式有棒槌瓶、油槌瓶、荸荠扁瓶、柳叶瓶、菊瓣瓶、凤尾尊、观音尊、马蹄尊、太白尊、苹果尊、摇铃尊、琵琶尊、莱菔尊、橄榄尊、茄式壶等。   康熙御窑器物制作精良,无论是大件器物还是小件物品,或是圆器、琢器都在制作工艺上极为讲究,修坯一丝不苟,镟削中规中矩。器物口、底、翻转的交代十分清楚,延伸和转折都是顺畅自然,准确到位;切削过的底足端用濡笔或布加以擦拭,使之过渡柔缓、匀润。即便是大件器物的接胎痕迹也都处理得看不出来了。对器物底部的处理尤其讲究,挖足镟削处理细腻,底端留有弧度,便于处理。
  康熙御窑器物体现出了大气、劲挺、壮硕、雄浑的艺术风格,注重细节的处理,无论是圆器还是琢器,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处理得谨严而恰到好处。在表现器物的外形上善于运用长短不同的直线、弧线的组合,直线单纯而劲挺,弧线有力而挺拔,线角的交代清楚,转折变化简单,器物轮廓造型看似简单而极富美感。
  康熙御窑瓷器的纹饰
  康熙御窑瓷器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多姿多彩,善于运用各种装饰手法,以平面手法为主,立体手法为辅,主要有绘、刻、印、划、塑、堆贴、镂雕等各种工艺,而以绘的手法最为常用。
  从纹饰的表现题材上来看,改变了以往以图案为主的表现形式,而是以写实形式为主,举凡人物、动物、花卉、鸟兽、虫鱼、山水风景等都作为描绘的内容。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是几种题材相互结合、相互配合来完成构图的。人物题材的内容将传统吉祥寓意的内容、小说、戏曲、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内容都作为装饰题材来使用,大大扩展了以往人物题材的表现范围。
  山水风景的内容以熟悉的文人山水画的方式应用到瓷器上,虽然是山水风景,但表现题材多样,既有人物、树石、花草,也有鸟兽、虫鱼、流水,既能表现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亭台楼阁,也能表现耕织渔乐等日常生活。
  从表现的手法来看,康熙瓷器纹饰构图饱满,用色大胆,线条爽利,体现出皇家的精致、大气与雄浑,特别是绘画手法上深受当时文人画家的影响,如董其昌、陈洪绶、刘源、华岩、四王(王时敏、王翠、王鉴、王原祁)等,匠师们在显露娴熟手法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深远的意境。
  在绘画之外,刻、印、划、塑、堆贴、镂雕等手法同样是一丝不苟,精致细微,能够很好地相互配合,或刻、印结合,或先刻、划后描绘,或先镂雕再堆贴最后描绘,各种手法运用娴熟自然而能紧扣主题。
  康熙御窑瓷器的款识
  在瓷器上写款是从明代以来御窑瓷器的传统,以此来表明瓷器的“身份”。康熙御窑瓷器早期年款较少,有的写有干支纪年款,中、晚期大量使用楷书款,在晚期出现了少量的篆书款。并不是所有的康熙御窑瓷器都写有康熙年款,因此不能把没有年款的康熙瓷器都看做民窑器。民窑器物在当时是被禁止写皇帝年款的,《浮梁县志》就曾记载,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邑令张齐仲曾下令禁止景德镇镇窑户在瓷器上书写皇帝年号及圣贤字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瓷器损坏造成残破而对帝王圣贤不敬。而在御窑瓷器上则大部分有年号款、堂名款或是寄托款。
  年号款
  年号款以书写康熙本朝年号为内容,主要有“大清康熙年制”和“康熙御制”两种。
  “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最为常见,用青花书写,其排列的形式有双行、三行和一行几种情况,款字外面围以青花双圈线、单圈线、双线方框或者没有边栏。一行款见于花盆口沿下,六字青花款从右往左排列;而对于高足盘、高足碗等器物来说,六字青花款则书写在高足的内沿,按顺时针环形排列。
  款字排列与器物釉彩有一定的关联,豇豆红釉和天蓝釉器物的款识绝大多数是排列疏朗的六字三行青花楷书款,而且没有边栏围护。
  “康熙御制”款则见于珐琅彩器物上,四字一般为双行排列,外面围以里细线外粗线的正方形双线框,其样式类似于印章,因此被人们称作图章款。
  珐琅彩器物上的年号款不用青花书写,而是采用蓝、红、黄料彩来书写的,其中又以蓝料款最多,黄料款则是用于紫砂胎珐琅彩器上。
  堂名款
  堂名款是以书斋厅堂的名字写在订烧的瓷器上作为私家用瓷或收藏的标记,康熙御窑中的堂名款来自于皇帝和王侯,不同于一般的私家堂名款器物,应与御窑瓷器同等对待。如“中和堂”是与干支款一起书写的,主要有“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壬子中和堂制”以及“康熙癸丑中和堂制”三种,书写形式为青花四行楷书款,外围双线圈。中和堂位于圆明园中,本是康熙皇帝居住的地方,可以说是为康熙皇帝本人直接烧造的用器。
  寄托款
  寄托款是本朝书写以前朝代年号的款识,又叫做仿写款。康熙朝的寄托款以仿写明代各朝的为多,尤其是仿写成化、嘉靖、万历的最好,几乎可以乱真,但大多数寄托款还是较明显地反映出康熙本朝的款字书写风格。
  总体上来看,康熙御窑款识的字体特色鲜明,从字体上看是楷书和篆书。楷书为仿宋椠体,即使用版刻印刷字体,波磔分明,棱角鲜明,笔道硬挺;珐琅彩款为书法体,可以明显看到用笔的提按、使转、停顿,用笔书写的痕迹突出。由于康熙一朝历时既久,御窑厂书写年款虽然是专人负责,但并非是一人完成,这样造成了字体风格前后各有不同:前期字体宽肥,笔道粗重挺拔,顿捺明显;后期字体清秀,笔道稍细而劲挺。
  康熙御窑瓷器的鉴识
  御窑的烧造不同于民窑,其宗旨是要为皇帝及朝廷服务,而不是为了满足一般的日常应用,因而对于品质的要求就很高,制度极为严格。康熙一朝御窑瓷器,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是精益求精,釉面光滑细腻,胎土淘炼精细,胎釉结合好,器形多样而雄浑,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
  从胎体上看,质地细密而纯净,胎色白净度较明朝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当时陶瓷原料淘洗和提炼的不断精进有很直接的关系。当时瓷胎中的高岭土含量比明代要高,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比以往更为讲究,同时繁密的工序和严格的控制也保证了器物胎体的细密与坚致。
  从釉彩上看,釉料配制纯净,釉面和胎体结合紧密,釉在致密的胎体上显示出足够的硬度,表面光亮润洁。
  康熙时期不仅延续以往传统品种的烧造,而且更多地进行了创造和发明,开发出很多新的品种。传统的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素三彩、祭红、祭蓝、黄釉等颜色釉品种外,又创烧成功了郎窑红、天蓝釉、粉彩、珐琅彩、釉下三彩、墨地三彩、虎皮三彩、胭脂红、珊瑚红等新品种,还发明了釉上蓝彩,进一步发展了豇豆红、洒蓝等品种。
  从造型上看,康熙朝器物挺拔雄浑,线条刚劲瘦硬,品种样式繁多,创新品种迭出。常见的盘、碗、壶、瓶、洗、炉等自不必说,梅瓶、玉壶春瓶、蒜头瓶、葫芦瓶等照常烧造,而观音瓶、棒槌瓶、橄榄瓶、棒槌瓶、柳叶尊、凤尾尊、太白尊、莱菔尊、茄形壶、双陆尊等新造型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瓷器的造型品种。
  从纹饰上看,康熙朝瓷器以绘画为主,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人物故事、历史典故、戏曲传说、花鸟走兽、山水风景、博古文玩等都有反映,无论是大件器物还是小件物品,纹饰描绘或细腻传神,或大气恢宏;在构图上按照圆器、琢器的不同来设计摆布,都能因物施画,或按照器物形状的方圆变化来设计图案,或依照器物不同部位的特点描摹场景;整体反映出题材广泛、构图讲究、描绘精细、笔法生动、色彩绚丽、意境不凡的特色。
  提问环节
  体温:御窑瓷器是在景德镇做成胎,然后运到故宫烧造的吗?
  龙霄飞:除了珐琅彩是在宫里最后完成的,其他都是在景德镇烧成的。
  提问:釉里红瓷似乎很少见。
  龙霄飞:釉里红从元朝时候开始烧造,在明洪武的时候烧造最为繁盛。成化以后,釉里红在明代就烧得很少了,和它对工艺的要求很高有关系。明嘉靖时期只能烧矾红釉,到了康熙时候才又恢复了烧造这种高温红釉的技术。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麻醉技术的提高,小儿麻醉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全身麻醉药主要通过改变氨酪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等受体的传递而阻断或减慢兴奋信号的传递,从而产生中
现代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药物治疗和介入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然而仍有很多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后的症状不能明显缓解.高位胸段硬膜外交感神
氙气作为吸入麻醉药具有很多优点,学术界普遍认为它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且对肝、肾功能几乎没有影响.近年来,人们将目光集中在氙气对神经及循环系统的影响上,这些影响与其特有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社会信任是市场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基础,对维护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公司违规的视角,使用独特的调查数据,系统地分析和检验社会信任对公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2017年9月6日至17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此次大会由
期刊
在2016年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粮食作物收获机市场,最为悲催非玉米收割机市场莫属。玉米收割机市场销售表现大跌眼镜,令整个行业为之惊叹不已。下滑已成定局,不能确定的是2016
期刊
德国高速公路仅对载重量在一定吨位以上的汽车征收过路费,因此私家车主的日常养车开支大致由汽车保险、保养维修费、燃油费和停车费构成,其中燃油开支比例最大.
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甚至出现高职的培养目标“不高”的现象.本文分析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