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菜有讲究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row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蔬菜中的营养素,生菜含量较熟菜多。因为蔬菜中相当部分的营养成分,在烹调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或破坏。但从人体对蔬菜的消化吸收情况分析,并非每一种蔬菜都可以生食,适宜生吃的蔬菜有黄瓜、西红柿、柿子椒、莴苣、白菜、卷心菜、茄子、辣椒、洋葱、芹菜等。生吃的方法包括饮用自制的新鲜蔬菜汁,或将新鲜蔬菜凉拌。另外,每次吃饭时适当吃点生蒜,不仅可以起到助消化、抑菌的作用,又能补充相应的营养素。
  
  适宜熟食的蔬菜种类
  
  并非每一种蔬菜都适合直接生食,有些蔬菜最好放在开水里焯一焯再吃。第一类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菜花等,这些富含营养的蔬菜焯过后口感更好,其中丰富的纤维素也更容易消化;第二类是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如菠菜、竹笋、茭白等,草酸在肠道内会与钙结合成难吸收的草酸钙,干扰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凉拌前一定要用开水焯一下,除去其中大部分草酸;第三类是芥菜类蔬菜,它们含有一种叫硫代葡萄糖甙的物质,经水解后能产生挥发性芥子油,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深绿色和黄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以熟食为好。对于这些蔬菜来说,油炒或在肉汤中煮食,会显著地提高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率。同时,熟食能大大减少蔬菜体积,使人在一天中很容易摄入500克左右的蔬菜。而且,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受水土、环境的污染,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化肥的侵害,有毒物污染在所难免。经过加热烹调后食用,在卫生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这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熟吃蔬菜有道理
  
  一些蔬菜不仅不宜生食,甚至烹炒不透也是有害的,其中豆类蔬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毛豆、蚕豆、菜豆、扁豆等豆类蔬菜的豆粒中和马铃薯的块茎中,含有一种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凝集的有毒蛋白质,叫做血球凝集素。当食用烹炒不透的这些蔬菜时,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死。在上述蔬菜中,还含有一种毒蛋白性质的抗胰蛋白酶,其毒性表现为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引起胰腺肿大。这些有毒物质在加热后便失去活性。在蚕豆的籽粒(以及花粉)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蚕豆毒素的巢苷,能破坏红细胞,当食用烹炒不透的蚕豆时,会诱发溶血性贫血,这就是著名的“蚕豆病”。所以上述蔬菜一定要炒熟、煮透后方可食用。
  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是无毒的,但经胃肠道吸收后会氧化形成毒性很强的二秋水仙碱,能刺激肠胃,出现嗓子发干、烧心、干渴、腹痛、腹泻等症状。由于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在鲜黄花菜蒸煮、干制过程中,这种植物碱已被破坏,食用黄花菜干制品时必须要经过清水浸泡。
  有些蔬菜不宜生食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它们含有有毒的苷类物质。淀粉含量很高的木薯块根中含有生氰苷类,不经浸泡煮熟,食后会发生氰氢酸中毒。也有一些蔬菜,如菠菜、芥菜等,极易富集硝酸盐。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很低,但在人体内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酸盐,并与胃肠道中的含氮化合物(如仲胺、叔胺、酰胺等)结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存在诱发消化系统癌变的危险。这类蔬菜不仅不能生食,而且必须烧透煮熟后才宜食用。
  
  (编辑/安 然)
其他文献
目前医院常用的各种胰岛素制剂均有U100和U40两种浓度。U100表示每1毫升胰岛素溶液含100单位胰岛素,通常在胰岛素注射笔中采用的都是这种浓度的胰岛素笔芯,每个笔芯的容量是3毫升(共含300单位胰岛素);而U40表示每1毫升含有40单位胰岛素,通常是10毫升溶液含有400单位胰岛素。U100是高浓度的,而u40的浓度比它低得多。目前所有的胰岛素泵的贮药器容积均为3毫升,如使用U40的普通胰岛素
期刊
病例    王泽(化名)先生60多岁,患糖尿病已经10多年了,他自学了不少糖尿病方面的知识,还经常参加医院为患者举办的糖尿病健康讲座。最近,王先生的一个病友告诉他,注射胰岛素比口服药物好,不损害肝脏和肾脏,最好换成胰岛素注射。王先生有点犯难,虽说自己得糖尿病的年头不少,可平时都挺注意的,血糖控制得挺好,肝肾也没发现问题。再说医生也没有跟自己说起换用胰岛素的事。到底该不该换呢?  陈平先生40出头,
期刊
中医常常选用一些清热而不伤阴的中药来治疗消渴病(也就是糖尿病),玉竹就是其中非常好用和常用的一味中药。关于玉竹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躏逃出皇宫,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无食充饥便采玉竹为食,久而久之,身体轻盈如燕,皮肤光洁似玉。后来宫女与一猎人相遇,结庐深山,生儿育女,到60岁才与丈夫、子女回到家乡。家乡父老见她依然是当年进宫时的青春容貌,惊叹不已,遂到山中寻找这味中药
期刊
使用中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时有出现,如中药减肥引起肾衰;中药注射剂穿琥宁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由于频发过敏反应,被国家药监局封杀。使用中药似乎变得不安全了,老百姓要想看中医、吃中药该怎么办?笔者总结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到正规医院、药店看病取药    患者找中医看病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对医院,这是最起码要求。目前中医队伍良莠不齐,正规的中医师必须通过全国中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资
期刊
前不久,记者去参加了一次健康大课堂。医生在讲台上面讲述如何运动,记者身旁的患者却议论道:“这些医生讲得都挺好,就是做起来太麻烦,我可坚持不了。”运动真的给我们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吗?还是我们没有领会运动的真谛?让我们来听听运动专家怎么说吧!    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常翠青博士告诉记者,适量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基础措施之一。有些患者反映,自己没有时间运动。如
期刊
提起糖尿病,人们通常都会把它与中老年人联系起来。但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得上了糖尿病。专家认为,偏爱碳酸饮料、高糖饮料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已成为儿童患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饿着”,对此,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给孩子们喝无糖或低糖的饮料,以补充三餐的不足。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无糖饮料呢?很多人都认为,高热量的饮料就是营养饮料,其实不然。专家指出,现在儿童中流行的碳酸
期刊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命营养素。对于糖尿病患者与微量元素硒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有的赞成补硒,而另一些人则反对补硒。    两种观点引发的争论    第一种看法是缺硒可诱发糖尿病。据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缺硒是患糖尿病的诱因之一,缺硒会出现一系列糖尿病症状。日本学者也发现微量元素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可以调节体内的糖代谢,尤其能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症
期刊
自1922年班廷等人发现胰岛素,至今已经有80多年。无论在制剂的质量标准还是品种方面,胰岛素制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和以前相比,现在可供患者使用的胰岛素品种更多,且治疗的方法也更加贴近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式。由于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因此胰岛素在拯救和延长患者的生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都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以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在糖尿病的晚期或口服降
期刊
记者在采访糖尿病患者时,常常听到他们反映控制饮食很麻烦,因为没有时间,又缺乏乐趣,因此效果不佳。如何才能让饮食治疗成为病友们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呢?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的吴小玲主任。    家中常备两件宝    吴小玲主任介绍说:“我平时接触的很多都是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我会嘱咐他们,在家里要准备两样东西——弹簧秤和血糖仪。”吴主任告诉记者,患者怎样才能知道每
期刊
原料    洋葱200克,水发黑木耳50克,青、红椒各少许,姜片少许。    制作    1.洋葱切去两端及外层老皮,清水冲洗一下,从中一剖两半,再切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青、红椒、姜片都切成菱形小片。  2.炒锅烧热,加10克油,待油温八成热时,先将生姜片爆出香味,再把洋葱入锅翻炒,加盐调味,加入黑木耳,青、红椒片,加少许水、少许鸡精,用水淀粉勾薄芡后起锅。制作过程要一气呵成,使洋葱保持脆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