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货”进京助力扶贫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酸汤、银球茶、黑毛猪、血浆鸭、蜡染、苗绣、玉雕、银饰打制……10月16日,北京市民在前门一边欣赏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舞等原生态表演,一边游逛着的独具“黔”味“黔”韵的展销会。
  中信国安助推贵州省“精准扶贫”启动“黔货进京”活动,采用“1+3+20+100+500”模式:在鸟巢广场、工体3.3大厦等3大繁华商业街,在悠唐购物中心、北京海洋馆南广场、中央电视塔等20家商场,在100家“国安社区”品质生活体验店,以及该集团100家门店辐射范围内的500个社区举办贵州特色商品展示展销。进京参加展销会的厂家共计197家,其中有手工艺品企业34家,展销近1000种产品。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中信集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冯光,中信国安集团董事长李士林,国务院扶贫办、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北京市、贵州省相关部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信国安集团领导参加了活动。“黔货进京”系列活动是企业扶贫攻坚创新模式的充分体现,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全新探索。
  黔货进京——有品质 有特色有保障
  “我们带着绿色优质的贵州特色产品来展示给首都人民,带着贵州人民的深情厚意感谢首都人民,带着山里人的真诚、实诚,来探索和城里人新的合作方式。”启动仪式上,孙志刚亲自向首都人民推介贵州省特色农产品。
  他认为,这次活动对于助推贵州脱贫攻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东西协作、城乡互动等意义重大。“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汇聚各方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全力推动黔货进京便捷化、规模化、常态化持续发展,让更多绿色生态、安全放心的贵州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北京市场。”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表示,本次“黔货进京”消费扶贫活动是中信国安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承担社会责任,利用国安社区平台,助力贵州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大山的重要举措。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地区优质的农副产品直达北京城市社区居民的销售渠道,1对1、点对点、1对2,甚至1对3的供销,将有助于形成贫困地区稳定的供应链,这是一个很好的消费扶贫亮点。
  近年来,贵州省自觉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3D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无公害、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实现了茶叶、核桃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食用菌、火龙果、蓝莓、石斛、黄牛、山羊等生态产品规模不断扩大。
  孙志刚表示,贵州省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行标准化生产,狠抓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环节质量监测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的追溯体系,从根本上确保贵州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全力推动黔货进京便捷化、规模化、常态化持续发展,让更多的绿色生态安全放心的贵州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北京市场。
  精准扶贫——新平台 新模式新发展
  “进驻‘国安社区’平台后,农村和贫困地区就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通最后一公里,使农产品更方便地出山进城,送上城市餐桌。”中信国安集团总经理刘鑫向大家介绍国安社区情况。作为基于本地生活的社区品质生活体验与服务类平台,“国安社区”依托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体系,可以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商业服务、交互公益等多样服务,同时也可为各类型商户提供工具和平台。
  此次“黔货进京”是国安社区品质生活体验店首次正式亮相。作为国安社区引进的首个区域品牌项目,未来国安社区将进一步加强与贵州区域产品品牌的战略合作,凯里市、雷山县已经确定为下一步试点单位。
  李士祥表示,将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支持下,与贵州省、中信集团,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支持推动北京批发市场、超市专柜、饮食企业等与贵州企业深度对接,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线上展销服务,共同为贵州绿色产品开拓北京市场创造良好条件,共同创造产销挂钩,生产流通连接的常态合作机制。
  未来国安社区规划在全国设立5000多个线下服务门店,覆盖2亿用户,以品质生活体验店服务平台为依托,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成为社区精准营销的优势平台,为地方品牌走进首都、走向全国提供强大助力,形成扶贫攻坚的“城乡一体生态链”。
  据了解,贵州省扶贫办和中信国安集团签署《关于打造国安社区·贵州扶贫特产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国安社区与10余家贵州企业签署《国安社区·贵州扶贫特产平台》合作协议,意向采购金额达4亿元。
其他文献
初到安徽汇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办公楼,走进董事长陈昌会的办公室,他正伏案忙着什么,办公室的墙上是“海纳百川”几个大字。“实在不好意思,几位请稍等。”陈昌会一脸歉意,公司的副总经理说他总是这样忙碌。  回乡创业,挖掘“西山药库”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海纳百川”不仅是陈昌会为人气度的写照,也是他生活工作经历的写照。1988年,不到20岁的陈昌会离开金寨大山外出打工,经营过汽车租赁、装饰工程、建筑工
期刊
“南橘北枳”,是农产品的明显特点,不同的水土培育出的产品具有不同品质、不同口味。品种、产地,再加上传统的农耕文化成就了农产品天然的地理标志。现今,随着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地理标志也承载着更深远的意义。  11月5日,第二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昆明举办,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的重大活动之一,本次推介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会上,农业部农产品
期刊
当下,生态化、价值化、标准化、产业化、资本化的品牌农业异军突起,打开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扇大门,改变了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正引领着现代农业迈向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吃好、吃得安全的主导方向,更要大力开发优质农产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说到,品牌就是信誉、信用与信任,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创造更多更好的品牌。通过对品牌农业的深入探讨,交流品牌农业发展的经验和体会,必将对农
期刊
11月5日,宁夏“红色名片”枸杞走进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小枸杞,大健康”为主题的中宁枸杞专场推介会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  在推介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说:近年来,宁夏中宁县从顶层设计、政策扶持、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加工转化、品牌保护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枸杞已成为中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红色名片”和“金字招牌”。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开放的宁夏中宁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春天,中宁枸杞
期刊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11月4日,在这个美丽的夜晚,一场别开生面的“省部长推介品牌农产品专场”正在昆明上演。农业部及各省(区、市)主管农业的20位省部长首次集中亮相,集体给农民站台助力,讲述中国农业品牌故事,联合为我国品牌农产品代言。这是农产品交易史上的新鲜事,不仅在中国史无前例,在世界上也应该非常少见,为今夜的云南留下纪念性的一笔,正式拉开了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序幕。  舞台上的省部
期刊
在安徽省金寨县,杜方平可是名人,他是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可在老百姓眼里,“人大代表”的荣誉更多的是对杜方平的褒奖,用“科学家”来形容“老杜”更适合。  农村随意可见的发型、憨厚的笑容、黝黑的皮肤、粗布衣服和裤子、一双解放军胶底鞋,杜方平就这样走进了记者的视野。这身打扮,放到人群里,毫不起眼,难怪村民称他为“老杜”:在村民眼里,“老杜”和“老王”“老李”“老张”一样,不同的是,他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期刊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吴伯箫  如今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崇尚绿色、回归自然已经蔚然成风,家家见绿也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  都市繁忙、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久居城里的人们越来越怀念淳朴的乡村原野生活,怀念自耕自种收获的快乐。现阶段人们对饮食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以前的吃饱
期刊
11月5日-8日在昆明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2000平方米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专业展区被昆明市民围得水泄不通,章丘大葱、和田玉枣、蒙自石榴、平泉香菇、马家沟芹菜等全国各地的精品地标产品集体亮相,成为本届农交会的一大亮点。  记者在该展区采访时发现,许多企业在塑造地标品牌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有的善于策划营销、有的善于挖掘品牌故事、有的则是依托于当地地理优势,构筑企业自身产业模式,但每
期刊
前一阵,葡萄无籽是因蘸了避孕药的传言让不少消费者心生恐慌,一些产区的无籽葡萄销量甚至因此受到影响。幸好专家及时辟谣,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生活中流传的谣言耸人听闻,不少都与农产品有关。比如使用植物油做饭可致癌,带刺带花的黄瓜会导致不孕,吃草莓会致癌等。一些本来依靠简单常识就能辨别真伪的谣言也被广泛散播,农产品已成为被谣言袭扰的重灾区。  相信谣言的背后是非理性,我们也应当关注这
期刊
好蜂蜜徐亚锋  【中国蜂蜜产业应该向国外学习的几点】中国蜂蜜产业应该向国外学习的几点:1.公司产业化,养蜂技术规范。中国的养蜂太离散,品质很难统一,蜂农技能也参差不齐。2.应有抱团精神,中国的蜂行业和文学界差不多,喜欢排斥同行,喜欢互相攻击,而国外都有养蜂人自己组织的交流协会,自发交流和沟通。3.国外对蜂蜜的研究远超过国内。4.企业应多一些社会责任,用对生态和客户负责的精神做蜜,而不仅是利益驱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