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美国影片《2012》中人性的光辉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杨天地,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电影《2012》剧照
  美国影片《2012》原名为《再见亚特兰蒂斯》(Farewell Atlantis),投资2亿美元,是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电影中成本最高的一部。这是一部与全球毁灭有关的灾难电影,影片集中了与灾难相关的众多元素,如特大地震、超级火山、超级海啸、毁灭整个人类的洪水、陆地的下沉与崛起、地球磁场的倒转、城市的毁灭等,罗兰·艾默里奇通过多种特技手段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在世界末日到来时的场面。《2012》场景极其恢宏,四处奔流的岩浆,浓烟滚滚,天崩地裂,大地生机不在,苍生涂炭,那种家园毁灭的绝望,使观者感同身受。
  一、影片《2012》情节解析
  影片中,杰克逊·柯蒂斯与孩子们一起去黄石公园度假,他们惊奇地发现曾经带给他们美好记忆的湖泊突然干涸,而整个地区也变成了禁止人们出入的禁区。满是疑惑的杰克逊与查理在黄石公园的附近偶然相遇了,查理告诉他由于人类长期无度地开发自然资源,对大自然疯狂的利用和索取,促使自然界的自身调整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烈度急剧增加,人类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的威胁。为了躲避这场灾难,来自于很多国家的科学家正在联合国秘密研制及修建方舟。
  但是,杰克逊对查理所说的话并不以为然,还嘲笑他是一个疯子。让人出乎预料的是就在第二天,灾难真的发生了,地壳的震动,熔浆的蔓延让人们所熟悉的温馨的家园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与此同时,在地球上其它的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相继爆发。与众多家庭一样,杰克逊一家也被迫踏上了求生的旅途。面对灾难的突然降临,杰克逊在迷茫失措之中猛然想起了查理曾跟他提起过的方舟和地图,他满怀期待地决定前往诺亚方舟的研制基地去寻找生存的希望。
  在前往基地的道路上,杰克逊一家经历了种种生死考验,在历经磨难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方舟基地。由于受灾的人群众多,所制造出来的方舟数量有限,因而并不足以使所有前来的人脱离灾难,很多人因此陷入悲观与绝望之中。面对空前的灾难,谁去谁留成为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道德选择,人们坚信“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
  会!”人性的光辉在此时获得了最完美的诠释。最终,在方舟中人们平安度过了这场全球性的自然灾难,赢得了繁衍和发展的一线生机。
  二、影片《2012》中人性的光辉
  《2012》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刺激,还有人性的思考,当然它也暗示了我们应该如何善待我们的地球。我们不能只将影片作为科幻片看待,更多的是可以通过它了解我们自身——人类的本性。那个名叫尤里的富翁角色,是影片中的亮点,不同于男主角的正面光辉。他的性格是我们大部分的人的代表,有点小自私,护犊,还有点爱钱。影片的一开始杰克森作为一名作家就曾说过:“自己被评为盲目乐观主义”,他相信在生死关头那些人会很无私。所以在甲板快上升时,意想不到又是意料之中,尤里首先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去,特别是他最后奋力把儿子举上去后自己掉进海中,他的奋力行动让人感到父爱的伟大以及人类的无私的一面,令人深思。
  塔玛拉在水淹方舟舱门关闭前第一个冲过去的不是自己,而是她抱起来的小女孩,第二个也不是自己,而是她扔过去的小狗凯撒,当她最后被困在涨水的通道时,才开始大声呼救,她一样是人,还是怕死。在面临抉择之时,她已经把自身生死忘却,影片的高潮将人的本性深刻地展现在银幕上。在《2012》里,可以看到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脆弱,那么健美的身躯,那么精美的建筑,那么温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在地震、火山、海啸、超级洪灾面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论是在什么样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或者说作为人类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还有那些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人类的尊严。
  美国总统在灾难注定来临的时刻,选择留在美国与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后时刻,“船长不愿丢下正在沉没的船,这是他高贵的选择”。在超级洪水袭来的最后时刻,那些掌握着方舟外几万人命运的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们,在瑞得里安博士“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的文明就在与互相帮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放弃他们,那么即使我们生存下来,我们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怎么去面对他们的孩子”的激切演说下,一致同意打开方舟大门,无数人欢呼着冲进方舟。在那一刻,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不论处于何种政治立场,每个人心中都会涌起一丝温暖,一丝感动。
  影片《2012》里无处不闪现着人性的光辉,这种人性,是博大宽广,是勇于付出,是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狭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是宽己及人,是虚怀若谷。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大爱无疆,大诺无言。在杰克排除故障,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尤里奋力一跃,将儿子送上方舟的那一刻;在塔玛拉展现出与她外貌一样的心地时;在萨沙孤独的飞向悬崖时;在总统选择与广大民众一起等待世界末日时,满怀感动的我们不禁为之潸然泪下。那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有种压抑,又有种激动,带着心满意足,又意犹未尽。我们仿佛与他们一起经历了世界末日,经历了割舍与抉择,经历了顿悟与蜕变,经历了自省和思考。
其他文献
我国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区域间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近年来,水资源已成为困扰城市生活、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分析建
该文从何谓花鼓灯谈起,对《中国花鼓灯》"综论编""舞蹈编""音乐编""作品编""人物编""附录"等内容做了专业评述,认为《中国花鼓灯》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花鼓灯艺术文化的面貌,是
作为浙江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本来,参加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举办的“红楼论坛”之作家作品研讨会系列也算是本职工作之一。但惭愧得很,自己参加红楼论坛的次数实在不多。
[摘要]傳统美术出版在数字出版浪潮的冲击下,不断扩大其内涵和外延,抓住“读图”这一时代阅读趋势,以图文并茂的内容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然而,美术出版并未能逃脱读者分流、市场份额缩水等数字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传统美术出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分析机遇和挑战,为传统美术出版的未来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美术出版;数字媒体;机遇;挑战  [作者简介]陈玲,四川大学文学
<正>影片《小鞋子》讲述的是一个底层家庭的两兄妹和鞋子的故事,充满了浓浓的温情和暖暖的人性关怀。一如其它电影名作一样,影片的主题意蕴也不局限在一隅之间而是仿如一面纯
与传统出版市场呈条块化、地域化分割的情形不同,由于在同一平台竞争,互联网行业往往“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商业模式的模仿难以奏效。
如今的序言据说是极好作的,领导作序有秘书代笔,教授作序有学生代笔,名人作序甚至可请作者自己代笔,更有人自序其书然后署上他人大名,不是借他人的酒浇自己块垒,却是借他人虚名壮自
索引是查检图书资料的一种工具,是收集资料、读书治学的利器,是现代学习与研究的基本工具。可是,索引的重要作用尚未引起国内辞书界的普遍重视,严重影响辞书出版质量。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