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并用细润物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班主任难当”——不少同事如是说。回眸2008年大中小学几起“弑师案”,我们不免惊呼:现在的师生关系怎么了?学生动不动就与老师对着干,是老师师德的流失,还是学生思想意识的裂变?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讨,我们作为教育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不能袖手旁观。作为班主任,常批评一些有缺点的学生,批评有急风暴雨式,有和风细雨式。哪种方式效果好,就看批评者的具体操作了。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对其批评教育,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要达到这种境界,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批评的艺术。
  
  一、更新教育理念,探究批评艺术。
  
  在新形式下,“传道、授业、解惑”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元素,对学生的管理比过去复杂得多。如今的学生大多是
  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我们如果还用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师生感情对立。我们应时刻记住: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的土壤里开出的灿烂的花朵。
  我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名初到美国快餐店打工的店员,有次错把一小包糖当作咖啡给了一位很胖的女顾客,她大声嚷到:“哼,竟然给我糖!难道还嫌我不够胖?”店员完全不懂减肥对美国人的重要,只是愣在那里,不知所措。这时女经理闻声而来,在店员耳边轻声说:“如果我是你,我会马上道歉,并把她所要的东西快给她,把钱也退给她。”店员照做了,那女顾客哼哼几声就不出声了。事后店员等着经理来批评,可是她却走近店员轻声说:“如果我是你,下班后我大概会把这些东西认认真真熟悉一下,以后就不会拿错了。”这个故事说明那位餐厅女经理很讲究说话的技巧,同时也把握了批评的艺术。
  记得有一次我去上课,刚到教室门口就看到满地的瓜子壳、碎纸片和小食品袋。我很生气就想发火,但想起对学生的承诺:不轻易发火!我冷静下来,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笑咪咪地在黑板上写“教室——牛棚”,让学生以此为题进行一次小练笔。聪明的学生一看这题目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练笔中他们都写到了当天教室的卫生情
  况,并且都表示了不愿生活在牛棚中。从那以后,教室始终保持清洁。
  
  二、以爱心作前提,掌握批评的语言艺术。
  
  1.多肯定,少否定。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多用肯定、启发、开导的语言和语气,最好不用或少用“不准”、“不行”、“不能”。否定式语言不利于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赞扬代替批评
  有这样一位差生,在班上是一伙小淘气的头儿。老师找他谈心,先指出他说话算数、有能力、有威信等长处后,对他说:“如果你不仅仅是团结那几个哥们儿,而是团结全班同学,在全班同学中树立威信就更好了。”那次谈话后,他竟判若两人,带领“小淘气们”在班上做好事,积极上进,后来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
  3.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
  一些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也先用了赞扬的原则,但他们在赞扬之后却来了一个明显的转折——“但是”,有的学生一听“但是”两字就反感,认为老师前边讲的表扬是言不由衷,是批评的前奏,其结果,不但批评不会收效,前边的表扬也被学生理解为虚情假意了。例如教育一位只顾学习、自私自利的学生,老师对他说:“你的学习成绩很不错,如果你能多团结同学,多关心班集体,相信你会更受同学欢迎。”这样的间接提醒,比“但是”后面直接批评的效果要好,学生也乐于接受。
  4.循循善诱,少用问号。
  一些班主任习惯于以各种各样的问号来批评学生,诸如:“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你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等等。这种批评是教师镇住学生的绝好武器,但却不大为学生所接受。如,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口角,老师批评其中一个:“你为什么骂人?”学生说:“他先骂我父母。”“他为什么只骂你父母,不骂其他同学?”学生无话可答,便与老师发生了顶撞:“你为什么只批评我?”结果,批评教育成了僵局。如果老师不了解情况,不能责怪其中任何一个,要知道,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是故意要破坏纪律的,如果教师了解这些情况,循循善诱开导,让学生感到尊重和信任,批评就不会砸锅。
  
  三、以成长为目的,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习惯上总是把批评看作贬义,所以受到批评后,感情上不免发怒、不平、焦虑,因此,班主任老师要注意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我曾有一位学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各科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就是有点自以为是,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违纪现象。为了煞煞他的傲气,老师结合他平时的表现批评了他一通,本希望他能严格要求自己,有更大的进步,但由于没有做批评的善后工作,结果事与愿违。
  另一位同学,我对他的批评更严厉,但由于吸取了上次批评的教训,注意做好善后工作,诚恳地告诉他老师批评他的苦心,并委婉的表示了老师对他的特别关注。结果师生关系比以前更融洽,各科成绩也因此逐步提高。
  总之,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掌握恰当的批评艺术,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而改正缺点,积极上进。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与文化休戚相关。审视一国的语言政策是不能忽视和脱离其深刻的政治文化内涵和导向的。以维护和彰显英语的支配地位为宗旨的美国语言政策决定了该国的语言立法是为同化其他非英语语言服务的,因此美国对外语语言教育立法一直不够重视,致使其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很低。9.11之后美国积极推行外语语言教育立法,以期通过国家语言的子域安全带来文化的母域安全。  【关键词】9.11 外语语言立法 政治文化 
期刊
【摘 要】我们都知道,初中英语并不难,七年级入门是关键。因此七年级的英语入门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担任七年级英语教学的老师就应该认真了解分析学生、学情、教材,课标等,切实做到抓好起始年级英语教学,夯实学生英语学习基础。  【关键词】学生 学情 教材 教学策略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00-02     笔者认为七年级的英语
期刊
PCI原则是黛安.蒙哥马利(Diane Monlgomery)的有效教学的三原则之一,是一种建立在认知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是英语“Positive Cognitive Intervention”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积极的认知干预”。最有影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布鲁纳(J.S.Bruner)发展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观点,提出“认知——发现说”。他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
期刊
【摘 要】《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该文以科学发展观为主旨,挖掘现行高中教材《哲学常识》中的有关哲理,逐一对照,相互联系。这样,既宣传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为教材增添了新的内容,启引政治教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理解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该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期刊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位置,尊重和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情感 主体课堂活动和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03-01     教育是教师对学生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教与学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希望,兴趣滋生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表现,一种内在的动力。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强烈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教师讲课,无人听讲;上课
期刊
在我们现行课本三年级语文上册有一篇课文《孔子拜师》,课文以讲历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年轻的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去洛阳向聃拜师求教的事。  在第十一册语文第二十五课里,有一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教参的第130页说,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品德与社会》课五年级(下)中,用第12、13页两页的篇幅介绍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至圣先师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师范生美术史课程学习情况及其实习期间的美术欣赏教学情况进行的相关性研究,获得大量的实证数据,明确了师范院校的美术史课程在培养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尤其是美术欣赏教学能力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美术史课程 欣赏教学 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69-03  【Abstract】The thes
期刊
【摘 要】经历新课程改革的洗礼,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课堂中出现的种种形式主义的表面改革,也深深的灼伤着小学数学课堂,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势在必行。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细化课堂教学目标、优化组合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教学方法、及时抓好效果反馈和强化课堂教学管理这几个方面做了深层研究和实践,为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提高创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早餐店卖鸡蛋的事。A店和B店,他们位于同一条街上且面对面,早点都有鸡蛋出售。A店每天早上可卖出200多个鸡蛋,B店每天早上卖出的鸡蛋不足30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抛开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不说,单看两家店的服务员和卖鸡蛋就可找到原因。A店的服务员走到客户面前是这样问的:“您好,欢迎光临,请问需要点些什么?另外本店鸡蛋味道独特,您看是来一个还是两个呢?”B店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