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穿[护衣]安居在病家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syysy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在世界主要死因中已排行老五,糖尿病中约5%的患者为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些患者的治疗离不开皮下注射胰岛素,天天如此,年复一年。可想而知,每天餐前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了多少不便和痛苦。为此,医学界提出了移植正常的胰腺或胰腺组织替代患者受损胰腺的设想,这就是胰腺移植或胰岛移植。胰岛移植,是将健康的胰岛细胞植入患者体内,使之在患者体内成活并成为体内“新主人”分泌胰岛素,使患者不必为每天餐前注射胰岛素而发愁。该手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病人也易于接受,因而成为移植医学中的研究热点。
  但是,在施行胰岛移植术后,并非每位患者都能完全停用胰岛素。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难以获得供移植用的足够数量的功能良好的胰岛细胞;二是移植后的排异反应难以控制,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外来的胰岛细胞,导致移植手术失败。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科学家研究出微囊化胰岛移植,即将胰岛细胞穿上一层外衣后再移植到患者体内。这层外衣是一层生物膜,具有半透性,只有水、氧、葡萄糖、胰岛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出入,而引起排异反应的抗体、淋巴细胞等则被挡在膜外(附图)。移植的胰岛细胞在这层外衣的保护下,能逃避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避免排异反应。此外,它还可以采用动物胰岛细胞移植,从而解决人的胰岛细胞严重短缺的问题。那么,哪些动物的胰岛细胞最适合移植于人体?研究发现,在所有的动物中,猪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猪胰岛素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医治人的糖尿病,因而猪的胰岛细胞是最被看好的动物移植细胞来源。
  给胰岛细胞穿外衣的方法有很多,一件良好的胰岛“外衣”,应具有良好的半透性、生物相容性(即不与人体起非特异性的异物反应),还具有一定的机械、生物稳定性,不易破碎。可以说,细胞外包装技术已将细胞移植推向了一个新水平。人们利用它不仅可以治疗糖尿病,还可以包装移植嗜铬细胞来治疗顽固性疼痛,包装移植垂体细胞治疗侏儒症,包装移植甲状旁腺细胞治疗低钙血症等。
  但是,一种新技术往往并非十全十美。研究表明,包裝后细胞的远期功能可能比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包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未达到要求,时间一久,在这层外衣的外面会形成纤维化反应,使水和各种养分难以再透过生物膜供给内部的细胞。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寻找一种更好的生物材料,使之能适应于人体。1994年,美国科学家用去除杂质后的海藻酸钠包裹胰岛细胞后进行移植,成功地使一名糖尿病患者停用了胰岛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细胞外包装技术将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其他文献
*艾灸预防感冒    有的人特别容易感冒,只要周围有人感冒,他必染无疑。中医学认为这是肺气不足、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失调的缘故。艾灸通过温热的物理作用和艾绒的药理作用,刺激有关穴位,能增强肺功能,提高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在季节交替等感冒易发时节,每日或隔日灸一次,能预防感冒。在感冒初起时,每日灸1~2次,能减轻或消除感冒症状。  取足三里穴和风门穴。用市售艾条一柱,点燃后悬置于穴
期刊
今年7歲的刘勇,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没想到,上学才几天,刘勇就开始逃学。父母问他为什么不愿上学,是受了批评还是同学欺负你。刘勇哭着说,班上的同学都笑他蹲着小便,说他不是男孩,要他上女厕所。  刘勇家住边远山区,平时父母农活很忙,无暇顾及儿子的撒尿姿势,认为只要能吃、能睡、能长,不生大病就没事。直到儿子不愿上学,父亲才引起重视,只好带儿子去城里的医院看病。  医生检查后发现,刘勇的双侧睾丸在阴囊
期刊
在影视剧、小说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某人为了报复,偷偷让人吸那种掉了包的“毒烟”,使后者染上毒瘾,无法自拔;犯罪集团头目为了逼良为娼、胁迫青少年犯罪,强迫他们吸毒,使后者无法摆脱控制。然而,我们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上海市禁毒办公室等处的专家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却是:真正被逼上吸毒之路的人极少,绝大多数吸毒者的第一口是出于自愿。专家们向我们讲述了十个真实的故事。    无知酿出恶果  
期刊
古有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说,如今竟然还有糊涂的父母不辨儿女性别。忽视生理缺陷,错把男儿当女身,导致孩儿“雌雄”不辨。虽然现代医学技术完全可以矫治这些孩子的性别外形,但是其心理性别的回归与适应则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人的一生之中,儿童期是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阶段,人由一个软弱无能、不识不知的个体,成长为具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和劳动能力的独立社会成员。其中,环境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2001年2月17日早晨,我们研究中心的医生们正紧张地开展着一天的工作,门外忽然吵吵嚷嚷涌进一群人。“恐怕又有新的戒毒病人来了……“接诊医生这样想着迎上前去。这些医生长期工作在戒毒临床第一线,可谓见多识广。然而,这次他们却大吃一惊:病人竟然是一个出生仅十多个小时的婴儿。  只见这个女婴已处于昏迷状态,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抽搐、呼吸急促。追问病史,前一天傍晚她出生后不久就有频繁呕吐,继而出现口角歪斜
期刊
王大爷便秘多年,虽然试用过不少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只吃不拉,如何是好?王大爷伤透了脑筋,最后只好长期服用泻剂。又听说长期服用泻剂对肠道有伤害,故又不敢乱用泻剂,可这个“出口”问题怎么解决?最近从朋友处听说我们医院添置了一种治疗便秘的新设备,便急忙赶来找我们。  我们详细询问了病情,并给王大爷做了直肠肛管测压,分析他便秘的原因是由于排便时肛管括约肌收缩不协调所致,建议他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方法。我们
期刊
2000年12月25日晚9时35分,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都商厦发生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到12月26日,经初步核查已造成309人死亡。这起由电焊时违章作业引起的特大火灾成了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大家见仁见智,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观点。那么,作为精神卫生学界的专家,他们此时此刻想到的又是什么呢?——编者  洛阳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以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不禁产生了另一种担忧:那些受害者的家属以及火
期刊
一天,一对夫妇抱着半岁的孩子来到医院。原来,在孩子满月不久,家长发现小宝宝脸部长出一红色斑块,而且长势迅速,目前已有鸭蛋大小。由于这一病变侵及上下眼睑,致使小宝宝左眼难以睁开。  经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医生诊断为血管瘤。经激素治疗三个疗程,瘤体缩小90%,左眼开合自如,患儿父母满意而归。  血管瘤为多发病,并好发于人体的颌面部。以往,人们对血管瘤的认识模糊,笼统认为血管病变形成的瘤体及畸形均为“血
期刊
在我国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中,肥胖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发病率更高。据报道,北京地区成年人中的超重者已超过40%。我们知道,肥胖不单是一种“体形问题”,更是对健康的严重威胁。肥胖往往带来严重的代谢障碍,特别是腹部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痛风,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减肥在一些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引起肥胖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肥胖者是遗传的原因,而
期刊
尊敬的刘医生:  您好!我有一件涉及女孩子隐私的事向您请教,因为这件事确实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心理压力。  几个月前,我发现自己的处女膜“有问题”(可能是因为运动造成的,因为我比较喜欢体育)。我鼓足勇气到正规医院做了检查,妇产科医生说没事。可我总担心她们会为安慰我而隐瞒事实,因为我在自检时发现,处女膜中间有一道挺长的斜线,斜线的两个端点非常接近处女膜的两个边缘。  我知道不能将处女膜视为女性贞洁的标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