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fengt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有利性、现实可能性以及存在的误区与矫正,抛砖引玉,力求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提供参考,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三性”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据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心理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豍类似大学生伤人、杀人、自杀现象的相关报道举不胜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防患于未然,加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教育活动已迫在眉睫。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广泛认同,正在形成重视学生人格培养和潜能充分发展的共同趋向。豎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之一的高校辅导员角色内涵随之拓展:不仅是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1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三性”
  
  1.1高校辅导员具有参与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学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学习压力。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合格与否,不取决于她们最优秀的因素,而要在其自身最缺乏的方面的影响。笔者近期在开展“大学生学习动机因素测验”中发现,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较强,存在明显不适应(见表1)。学习活动过程中,挫折、压力、害怕、紧张、烦恼、孤独无助等焦虑心理会损害智力,使思路闭塞,严重阻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不少大学生因为身体有重大疾病的、家庭贫困无法完成学业、恋爱观念迷茫,人际关系困难的、沉迷网络难以自拔等情况感到心理压抑、郁闷、焦躁、苦恼、自卑、孤僻、迷茫……少部分学生有明显的性格软弱、娇气、任性、孤僻、自私等特点。
  教育应以人为本,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排山倒海的龙”,而不是“不会洗澡的猫”。教育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心理教育的对象必然是全体学生,仅仅依靠少量专职心理咨询人员是难以承受的,必须有广大的高校辅导员参加。
  
  1.2高校辅导员具有参与心理教育的有利性
  (1)参与心理教育的有利条件。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是大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豏这种特殊的制度性角色地位,使他与学生群体的关系成为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具有更大的权威与信任感,成为影响学生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一种隐性课程。相对其他教师来说,高校辅导员负责有关学生的各项工作,首先能够较容易地掌握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又有很大的连续性(往往带一届学生),就可以十分便利地动态把握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情况。在此基础上,能够在综合地、移情地理解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机会,有计划地针对每个学生进行适当的持续的指导。
  (2)工作性质的一致性。高校辅导员作为德育工作者,工作性质是一种“以心育人,以人育人,以素质育素质”豐的精神劳动。而心理教育正是“以心育心”,培养优良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教育。这正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种境界,因而也是一种优势。
  
  1.3高校辅导员具有参与心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
  在日常工作中经验积累,我们发现一般对于那些在心理咨询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不需要那么专和深的发展性心理教育的实施,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的高校辅导员们经过一定的培训是完全可以承担的,因而说具有现实可能性。
  
  2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软肋”和方式
  
  2.1阻碍当今高校辅导员自身情况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1)高校辅导员一般都是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对心理辅导一知半解,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求。
  (2)大学生危机意识“膨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W·B科勒斯涅克曾说过:“任何人都没有完美的心理健康,任何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个人的、社会的或感情情绪的问题。”豑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他们觉得大学生活似乎时时都和竞争、失败、忧郁、痛苦、前途叵测联系在一起,因而常常处于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不少人逐渐郁积为焦虑综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这就导致了高校辅导员难做,要做好就更难。
  (3)高校辅导员工作易走入心理辅导的误区。如把个体心理等于思想品质,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没有能够很好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缺陷是什么,不能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而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2.2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校辅导员在作为现代高校辅导员,应讲究方法,在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应扬长避短,结合实际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心理教育理论,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教学研究。以服务学生为根本,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在方法和内容上创新。体现在:
  (1)不要仅强调学生的社会角色,而应视其为一个普遍的社会成员,同周围环境、同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保持心理上的适应。要特别关注大学生学习求善、向上的自主追求,重视个人心理平衡与主观感受,重视自我意识的完善、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
  (2)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解决他们心理的成熟与健康问题。通过引导、宣泄、转移、缓冲心理紧张与冲突等方法,(下转第56页)(上接第42页)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其判断能力、选择能力;通过会谈、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沟通分析等方法让他们懂得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应付生活中的挫折、调整情绪状态、设计生活道路、发挥个人的主动精神与创新意识等,切切实实地解决这些每天都发生在同学生活中,影响同学思想、情绪和行为的问题。
  (3)鼓励这部分大学生适当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同时,正确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贫困的家境、就业压力等现实情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服务观。
  综上所述,作为新世纪的高校辅导员,应把提高心理教育专业知识修养、掌握心理教育理论与技术作为努力方向,深入研究探索。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同时,注意改进工作方法,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发挥心理教育在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道德完善、人格完整、具有高度进取和创新精神的全面之才。
其他文献
他有个尿床的毛病一位母亲跟人闲谈时说:“他有个尿床的毛病……”一旁的小男孩羞红了脸,露出怨恨的表情。尿床这类生理疾病,属于“难言之隐”,孩子对此特别敏感,父母一般情
摘要在教学中学习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针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进行了详细的论文。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让生活情境数学内容生活化,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数学教
摘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依据,提出了结构课程论。本文从研究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最终运用到英语学科教学中,提出了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布鲁纳结构主义英语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自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以来,不断地被运用于许多学科教学,尤其是理科,因为其是自然科学,结构比较清楚鲜明,而像语文、英语等
“开发右脑”是日本儿童教育专家早些年创立的一门新理论。他们认为,人脑在3岁前发育完成60%,在6岁前发育完成90%,但此期间左右半脑发育的快慢不一样:右脑在3岁前就已发达,而
我们都知道餐饮企业当前处于“四高一低”的困境,房租高、人工高、食材成本高、营销成本高。整个餐饮行业出于一个低利润发展期。更关键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提高价格,一提价,
在广东省惠州市交通局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惠州市行政村村道硬底化工程进度图”。人们惊喜地发现,图上所有行政村通往镇的公路,全部都划上了红线,它告诉前来参观的人们:
摘要总理衙门的设立开启了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艰难一步,在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晚清外交无论在机构还是在制度方面都逐步得到了改善。同时从选派幼童留学到储才馆的成立,为近代化的外交培养了大批的外交人才。  关键词晚清理藩院总理衙门外务部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    其实晚清的外交是一个逐渐脱离藩属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过程。1840年之前,中国没有外交。中国近代外交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摘要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问题,从“二心”(爱心、责任心)和“三意”(“严”与“宽”、“管”与“放”、“堵”与“疏”)这两个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在《班主任之友》上有这样一句话: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
创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
本文利用不同波段的时间分辨荧光和三维荧光谱对半花菁分子激发态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半花菁 /花生酸交替的Y型多层膜中 ,半花菁分子形成的H 聚集体引起其三维荧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