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问题意识、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教育目标融于一体,相得益彰,为个性化的人格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题型约有30多类,这就决定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应用题学得好与坏关系到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也关系到教师的数学教学效果。但是在目前的数学实践中,应用题仍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应用题的教法研究,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与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喜欢数学,学会学以致用。本文笔者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感悟。
  通过调查,在小学阶段,认为应用题难学的学生占到了63%,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也认为教授学生解决应用题很困难,连很多学生家长都认为辅导子女学习应用题比较麻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反馈,一是现在教材中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应用题理解困难。二是当前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多按照教材口头讲解,或者在黑板上中规中矩地分析,一例一练,应用性不强,学生学的时候好像明明白白,用的时候还是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手。三是解法不活,解题思路不够开阔。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因为课时紧张,只讲错题,而不愿花时间再举一反三,影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四是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单一,缺乏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在讲解中教师只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想、怎么做,缺少具有启发性的引导,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推理解决问题,导致学生学得不活。面对以上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教学方法入手,转变传统的应用题讲解模式,从而增强应用题的应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果。
  一、应用题讲解应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现行教材中的部分应用题,有时学生根本没法理解应用题提供的题材内容,也无法透彻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教学时,教师应懂得随机应变,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具体内容情节作适当改动,把一些抽象的知识转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身边事,通过深入浅出的变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在教学“一辆汽车5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7小时行多少千米”这一例题时,从算理上来看,如果老师把学生所掌握的乘法、除法知识和时间、路程及速度的关系罗列出来,也许学生照葫芦画瓢,能“顺理成章”地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小学生,对5小时、150千米等数字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使问题解决了,学生对于整个算理过程仍然浮于言表,无法理解、渗透和吸收。因此,我在教学时将例题进行了改编:“杜老师买4支钢笔用去20元,照这样计算,买7支用去多少元?”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要知道买7支钢笔需多少钱,必须先知道钢笔的单价”这一认识,因而在解答这一问题时,显得更为得心应手。教师还可借此机会进一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并运用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应用题讲解形式应呈现多样化
  在变换小学数学应用题内容的同时,要改变过去应用题“纯文字化”的表述模式。教师对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应充分借助教具、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有机地将表格、漫画、情境图、数据单等引进应用题教学,做到多样化。让学生在观察表格、欣赏图画的良好氛围中快乐学习,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多角度和全方位发展。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选取一星期的平均气温、某班学生的平均身高等素材,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求平均数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的重要信息,感悟学习平均数的重要意义。更多时候,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应用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应用题变得活泼、生动,使之易于学生接受,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优化了教育教学结构,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
  三、应用题教学结构应努力实现举一反三
  我们从身边的教学案例中不难发现,应用题教学往往出现为解决问题而谈问题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出示例题、列举条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成了应用题教学的“四步曲”。如此教学,严重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与学为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积极拓展教学内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应用题的教学结构做到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如教材中解决了“修建花池”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修操场、建鱼塘等具体问题,让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四、应用题讲解应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应用题的讲解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参与,不要让学生只做看客。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调查物品价钱、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情况等等,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自主感悟,自主获取知识,并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教师进行适时、适当地点拨、归纳。教师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证明等活动,发现知识的特征和与其他知识的关系,再现知识的获取过程,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达到过程教学的目标,以便启迪学生的思维。
  总之,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学生巩固和应用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来看,教师应着重于对应用题整体结构,教学方法的研究,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讨论和实践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多层次地培养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对应用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得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应用题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做好小学应用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致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76-77.
  [2]韦腾.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12,(1):118-119.
  [3]江秀云.小学数学应用题总复习浅谈[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9):70.
  [4]邢艳春、段君丽.小学数学应用题“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115-116.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形势下要保证高职学生培养质量,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探寻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不断反思,敢于打破传统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思路,探寻现代教育工作方法,推动班级建设新发展,强化管理效果,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反思 创新  班主任工作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道德行为养成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  借着高倍放大镜,庄可佳用镊子将一颗颗碎钻嵌入银手镯的凹槽里。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某知名品牌的这款手镯的照片。  待最后一颗钻石终于稳稳地落入凹槽,妈妈恰好进来看见,说道:“我的宝贵闺女真是手巧,做的手链绝对可以以假乱真了!”  其实,这款嵌钻雕花银手镯并没有多少真材实料,不仅银的纯度很低,所谓的钻石更只是玻璃,只有上面的雕花是庄可佳用微雕刀照着真品的照片一点儿一点儿手工刻出来的。早些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多年来,中专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技能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曾几何时,许多学生为考入中专而自豪。然而近年来,随着高中生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中专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源质量差,家长对中专存在误区,学生有自卑感,觉得就业比不上高职和本科生,工作待遇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尤其表现在英语学习上,更是如此。针对以上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以改进教学方法
鸡的问题rn今年也怪,还未立冬,如雪似冰的雪粒子就刷刷拉拉地下下来了,与吼叫着的寒风交织在一起,像千万条鞭子疯狂地挥舞着,肆意地对秋后残留在地上的那些孤苦无助的生灵进